拜師修煉下山 第8章 臥虎山
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在石家莊市葉子廣場的入口處,午後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廣場標誌性的巨大“葉片”雕塑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澤。時隔半年,故地重遊,周遭的景緻既熟悉又似乎添了幾分新意。
廣場上比記憶中更熱鬨些。孩子們在噴泉池邊追逐嬉戲,銀鈴般的笑聲隨著水珠飛濺;不遠處,幾位老人正伴著舒緩的音樂打著太極,一招一式沉穩安詳;還有三三兩兩的年輕人,或坐在草坪上低聲交談,或舉著相機捕捉著秋日的景緻。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青草香和遠處小吃攤飄來的甜絲絲的糖炒栗子味。
“你看那邊,”顧傾城抬手一指,“上次我們來的時候,那片月季還沒開得這麼盛。”
陳曉陽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廣場東側的花壇裡,各色月季開得如火如荼,紅的似火,粉的如霞,黃的賽金,在微風中搖曳生姿,引得幾隻蜜蜂在花叢中嗡嗡地忙碌著。“是啊,”他笑著回應,“時間過得真快,上次來還是春末,現在都入秋了。”
他們沿著蜿蜒的鵝卵石小徑慢慢走著,腳下的石子硌得人有些發癢,卻也帶來一種踏實的感覺。廣場中央的大草坪修剪得整整齊齊,像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不少人脫了鞋,赤腳踩在上麵,感受著青草與肌膚的親密接觸。
顧傾城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帶著秋日特有的清爽。“還記得嗎?上次我們就在那邊的長椅上坐了一下午,聊了很多。”她望向不遠處一張空著的木質長椅,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椅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陳曉陽點點頭,目光中帶著一絲懷念:“當然記得,聊我們的過去,聊我們的未來。那時候覺得未來還很遙遠,現在回頭看,好像就在昨天。”
他們走到長椅旁坐下,陽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不一會兒,一群鴿子咕咕叫著落在他們腳邊,好奇地歪著頭看著他們。顧傾城從包裡拿出早上買的麵包,撕成小塊,小心翼翼地伸到鴿子麵前。鴿子們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大膽地湊上前來,啄食著她手中的麵包屑,癢癢的觸感讓她忍不住笑出聲來。
陳曉陽看著她開心的樣子,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他轉頭望向廣場四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這片廣場卻像一個鬨中取靜的世外桃源,讓人可以暫時忘卻都市的喧囂和生活的煩惱。
“真好,”顧傾城輕聲說,“又來到這裡了。”
“是啊,真好。”陳曉陽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微涼,他用掌心的溫度溫暖著她。“以後,我們還要常來。”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將整個廣場染成了一片溫暖的橙黃色。顧傾城和陳曉陽依偎在一起,看著天邊絢爛的晚霞,感受著彼此掌心傳來的溫度,心中充滿了寧靜與幸福。葉子廣場,見證了他們的過往,也將繼續見證他們的未來。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對好友,時隔數載,懷著一份對過往的懷念與對重逢的喜悅,又一次結伴來到了石家莊市。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格外明確——那座矗立在滹沱河畔,象征著石家莊城市精神與發展願景的標誌性建築——冀之光燈塔。
午後的陽光正好,微風拂過滹沱河水麵,泛起粼粼波光。當顧傾城和陳曉陽遠遠望見那座通體潔白、造型現代而又不失莊重的燈塔時,心中都湧起一股熟悉的親切感。燈塔高聳入雲,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更顯得挺拔偉岸,“冀之光”三個鮮紅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他們沿著河畔的林蔭步道緩緩走近,腳下是鬆軟的草坪,身旁是搖曳的柳枝和不知名的野花。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與泥土的芬芳,夾雜著河水濕潤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陳曉陽深吸一口氣,笑著對顧傾城說:“還記得嗎?上次我們來的時候,這裡的步道好像還沒這麼完善,現在真是越來越美了。”顧傾城點點頭,眼中滿是感慨:“是啊,變化真大,但這座燈塔,依然是這裡最亮眼的風景。”
兩人拾級而上,來到燈塔基座。基座周圍的廣場上遊人如織,有帶著孩子嬉戲的父母,有依偎在一起的情侶,還有不少和他們一樣慕名而來的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或相機,與這座“城市之光”合影留念。顧傾城和陳曉陽也找了個角度,讓鏡頭定格下這重逢的瞬間。
他們決定登上燈塔,俯瞰這座城市的壯麗景色。電梯平穩上升,透過舷窗,可以看到滹沱河如一條碧綠的綢帶蜿蜒流淌,河麵上不時有遊船駛過,留下道道漣漪。兩岸的濕地公園鬱鬱蔥蔥,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展現著石家莊這座現代化都市的活力與朝氣。
終於抵達頂層的觀景平台,視野豁然開朗。極目遠眺,整個石家莊的風貌儘收眼底。東邊是繁華的市區,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西邊則是連綿的西山,層巒疊嶂,鬱鬱蔥蔥。顧傾城憑欄遠眺,輕聲說道:“站在這裡,感覺整個人的心胸都開闊了。”陳曉陽也深有同感:“是啊,‘冀之光’,不僅照亮了這片土地,也照亮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
他們在觀景台上駐足良久,聊著這些年的經曆,分享著各自的喜怒哀樂。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燈塔上,為它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相視一笑,心中都明白,這次重遊冀之光,不僅是對美好過往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友誼的期許。這座燈塔,如同他們之間的情誼一般,曆經時光流轉,依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金秋時節,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再次踏上了前往石家莊市雅臨園的路。時隔數年,這座以雅緻園林景觀聞名的所在,依舊是他們心中一處放鬆身心的好去處。車子緩緩駛入園區,熟悉的江南式亭台樓閣、曲徑通幽的石板小路,以及空氣中彌漫著的淡淡花香與草木清氣,都讓他們感到一陣久違的親切與寧靜。
夕陽的金輝灑在石家莊市汊河粼粼的波光上,也給不遠處的漫水橋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橋頭,看著橋下緩緩流淌的河水,彷彿又回到了那些曾經在這裡留下歡聲笑語的日子。
“時間過得真快,”顧傾城輕輕歎了口氣,目光追隨著一片隨波逐流的落葉,“上次我們來這裡,還是幾年前的春天吧?那時候橋邊的柳樹剛抽出新芽,你還說這河水像一塊流動的碧玉。”她的聲音溫柔,帶著一絲對往昔的懷念。
陳曉陽微微側過頭,看著顧傾城被夕陽映照得柔和的側臉,嘴角不自覺地向上彎了彎:“是啊,你還說我比喻太老套。不過,今天這‘碧玉’似乎染上了些金色,更美了。”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寬闊的河麵,“記得那次,我們在橋邊的草地上野餐,結果你帶來的風箏線斷了,風箏飄到了河對岸,我們倆追了半天,弄得一身泥。”
顧傾城被他逗笑了,眼角的細紋也因這笑意而顯得格外生動:“可不是嘛!最後還是一位釣魚的老伯幫我們用長竿挑回來的。你當時還信誓旦旦地說要學會放風箏,結果後來再也沒見你碰過。”
兩人相視一笑,空氣中彌漫著輕鬆而愜意的氛圍。漫水橋上車來車往,但這喧囂似乎被河水隔絕開來,隻剩下他們之間低低的交談聲和偶爾拂過耳畔的晚風。河水輕輕拍打著橋柱,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像是在為他們的重逢伴奏。
陳曉陽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帶著水汽的清新和青草的淡淡香氣:“這幾年汊河變化挺大的,你看那邊,”他指向河對岸,“好像新建了一片濕地公園,下次我們可以去那邊走走。”
“好啊,”顧傾城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其實,隻要和你一起來,哪裡都是好風景。”她的聲音很輕,卻像一顆小石子投入陳曉陽的心湖,漾起圈圈漣漪。
他們沿著橋邊慢慢走著,腳下的石板路被歲月磨得有些光滑。偶爾有散步的市民帶著孩子從身邊經過,孩子們的嬉笑聲清脆悅耳。顧傾城和陳曉陽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靜靜地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默契。夕陽漸漸沉入遠處的地平線,天空的顏色也由金黃轉為絢爛的橙紅,最後慢慢暗下來,隻留下天邊幾顆早早亮起的星星。
汊河的漫水橋,見證了他們曾經的青春歲月,如今,又在見證著他們此刻的相伴。河水依舊流淌,橋上的人來了又去,但有些情感,卻像這橋下的河水一般,曆久彌新,緩緩流淌在時光的長河裡。
顧傾城和陳曉陽又來到了石家莊市臥虎山。
時隔數年,當熟悉的山巒輪廓再次映入眼簾,顧傾城不禁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往昔的草木清香與淡淡的泥土芬芳。她側頭看向身旁的陳曉陽,他眼中也閃爍著幾分感慨與期待,彷彿昨日並肩攀登的身影還在山間回蕩。
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上行,窗外的景緻逐漸由城市的喧囂切換為山林的靜謐。秋日的臥虎山,彆有一番韻味。層林儘染,楓葉如火,銀杏似金,間雜著鬆柏的蒼翠,將整個山體裝扮得如詩如畫。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隨著車行緩緩流動。
“還記得嗎?上次我們來,也是這樣的好天氣,你非要跟我比賽誰先爬到那個鷹嘴石。”陳曉陽打破了沉默,聲音裡帶著笑意,指向遠處一塊形似鷹嘴的巨石。
顧傾城莞爾:“怎麼不記得,結果某人逞能,爬到一半就氣喘籲籲,最後還是我拉了你一把。”
“嘿,那是我讓著你!”陳曉陽故作不服,隨即又溫和下來,“說真的,這裡變化不大,還是老樣子,讓人心裡踏實。”
確實,臥虎山的開發似乎刻意保留了它原始的風貌。山路依舊是那些青石板鋪就,偶爾有些許鬆動,踩上去發出“咯吱”的輕響,像是歲月的低語。路邊的野花雖已過了最繁盛的季節,但仍有零星的頑強生命在秋風中搖曳,點綴著蕭瑟。山間的鳥鳴清脆悅耳,偶爾還能看到小鬆鼠在樹乾間靈活地跳躍,給這寧靜增添了幾分生機。
他們在半山腰的一處觀景台停下。憑欄遠眺,石家莊市區的輪廓在薄霧中若隱隱現,而近處的山林則如波濤起伏,色彩斑斕。顧傾城閉上眼,感受著山風拂麵的涼爽,帶著草木與濕潤泥土的氣息,洗滌著都市生活帶來的疲憊與浮躁。
“每次來這兒,都覺得心境特彆開闊。”顧傾城輕聲說。
“是啊,”陳曉陽凝視著遠方,“彷彿所有的煩惱都被這山風吹散了。我們那時總說,等以後有空了,要常來看看。沒想到一晃這麼多年。”
他們沿著山路繼續向上,腳步不疾不徐,時而交談,時而靜默,享受著這份難得的默契與寧靜。路邊的每一棵古樹,每一塊奇形怪狀的岩石,似乎都承載著他們共同的回憶。顧傾城甚至能清晰地記起,上次在這裡,陳曉陽是如何笨拙地為她拍下第一張“到此一遊”照。
越往上走,視野越發開闊,空氣也越發清新。當他們終於再次站在臥虎山的頂峰時,極目遠眺,群山連綿,雲海翻騰(如果天氣條件允許的話,或者是晴空萬裡,一覽無餘),心胸頓時為之舒暢。
“又回來了。”顧傾城張開雙臂,彷彿要擁抱這整片山林。
陳曉陽看著她被風吹起的發絲和臉上純粹的笑容,也笑了。是啊,又回來了。臥虎山還是那座臥虎山,但每一次來,都因為身邊的人和彼時的心境,而有了不同的意義。這一次,它不僅承載了過去的回憶,更見證了他們曆經歲月沉澱後的情誼,也預示著未來更多可以一同探尋的風景。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和煦,一如他們此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