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12章 石家莊市周漢河濕地
秋日的午後,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在石家莊市丁香園的石板路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還殘留著幾縷若有似無的淡香,那是屬於晚丁香最後的餘韻。顧傾城深吸一口氣,側頭看向身邊的陳曉陽,嘴角揚起一抹淺淺的笑意:“還記得嗎?上一次我們來,這裡的丁香開得正盛,滿園子都是甜香。”
陳曉陽推著輪椅,步伐沉穩而緩慢,他的目光落在顧傾城被陽光鍍上一層柔和金邊的側臉上,眼神溫暖:“怎麼會忘。你那天穿了條淡紫色的裙子,站在丁香樹下,我差點以為是花仙子下凡了。”
顧傾城被他逗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眼角的細紋因這發自內心的喜悅而顯得格外生動:“就你嘴甜。”她輕輕拂過輪椅扶手上一片不小心飄落的銀杏葉,葉片邊緣已經染上了淺淺的金黃,“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又是一年秋深了。”
兩人沿著蜿蜒的小徑慢慢前行,路兩旁的丁香樹雖然已無繁花,但茂密的枝葉依舊遮天蔽日,隔絕了外界的喧囂。偶爾有秋風吹過,帶來一陣沙沙的葉響,夾雜著遠處孩子們清脆的嬉笑聲。
“這裡變化不大,”陳曉陽環顧四周,感慨道,“還是我們記憶中的樣子。前麵那個小亭子還在,以前你總愛坐在那裡看書。”
顧傾城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古樸的六角亭靜靜矗立在不遠處的草坪旁,亭下似乎還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在悠閒地打著棋譜。“是啊,”她眼中閃過一絲懷念,“那時候總覺得日子過得太慢,恨不得快點畢業,去看看外麵的世界。現在才發現,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都留在了這裡。”
陳曉陽將輪椅停在一片開闊的草坪邊,這裡可以看到遠處的人工湖,湖麵上波光粼粼,有幾隻野鴨正在悠閒地遊弋。他從隨身的包裡拿出一塊柔軟的毯子,細心地鋪在顧傾城的腿上:“累不累?要不要在這裡歇一會兒?”
顧傾城搖搖頭,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不累,這樣走走真好。曉陽,謝謝你陪我來。”這些年,她的身體不太好,出門的機會越來越少,是陳曉陽一直不離不棄,默默陪伴,滿足她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心願。
陳曉陽握住她放在膝上的手,那雙手因為歲月和病痛的磨礪,已不複當年的光滑細膩,但在他掌心依舊溫暖。“傻丫頭,跟我說什麼謝。隻要你開心,彆說再來一次丁香園,就是走遍天涯海角,我也陪你。”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顧傾城靠在輪椅背上,微微眯起眼睛,感受著這份寧靜與愜意。陳曉陽靜靜地陪在她身邊,目光溫柔地注視著她,偶爾低聲說上幾句話,或是為她理一理被風吹亂的發絲。
雖然丁香花已謝,但此刻的丁香園,因為這份相濡以沫的陪伴,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芬芳動人。他們的身影,在秋日的暖陽下,構成了一幅最美的畫卷,定格成永恒的溫馨。
秋日的午後,陽光透過漸漸稀疏的雲層,灑下一片溫暖而柔和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石家莊市周漢河濕地的入口處,望著眼前這片比記憶中更加開闊、也更顯生機勃勃的景緻,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變化可真大啊,”顧傾城輕輕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芬芳和淡淡的水草氣息,“上次來的時候,這邊好像還在規劃,沒想到現在已經這麼美了。”她的目光掠過波光粼粼的河麵,岸邊的蘆葦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幾隻白鷺悠閒地在淺灘上踱步,時而低頭啄食,時而展翅低飛,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陳曉陽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指著遠處新修的木質棧道:“是啊,你看那邊,以前我們隻能在岸邊走走,現在可以沿著棧道深入濕地腹地了。聽說為了保護生態,這棧道的修建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儘量不打擾到這裡的動植物。”
他們沿著蜿蜒的棧道緩緩前行,腳下的木板發出輕微而有節奏的“咯吱”聲。棧道兩旁,是叢生的香蒲和各種叫不出名字的水生植物,葉片翠綠欲滴,有的還頂著毛茸茸的褐色花穗。偶爾有調皮的小魚從清澈的水中躍起,帶起一圈圈漣漪,又迅速消失在水草叢中,留下一圈圈擴散的波紋。
“你還記得嗎?”顧傾城忽然停下腳步,指著不遠處一片開闊的草坪,“以前我們就在那附近野餐,結果被蚊子叮得不行。”
陳曉陽笑著回憶道:“怎麼不記得!你還說再也不來了呢。現在好了,你看那邊,專門開辟了野餐區和觀鳥台,設施齊全多了。”他順著顧傾城的目光看去,草坪上果然有幾處三三兩兩的遊人,鋪著野餐墊,孩子們在一旁嬉笑打鬨,一派祥和溫馨的景象。而新建的觀鳥台則像一個安靜的守望者,靜靜地矗立在濕地邊緣,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架著“長槍短炮”,專注地捕捉著鳥兒的倩影。
他們繼續往前走,穿過一片茂密的柳樹林。柳枝如絲絛般垂下,輕撫著水麵。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偶爾能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回蕩在林間,更添了幾分幽靜。
“感覺這裡的水更清了,鳥也更多了。”顧傾城感歎道,“政府這幾年對生態環境的治理真是下了功夫。”
“是啊,”陳曉陽望著遠處一群遷徙的雁陣,排成“人”字形從天空飛過,“周漢河濕地現在不僅是石家莊的‘綠肺’,也是這些野生動物的樂園了。能在城市裡有這麼一片淨土,真不容易。”
兩人聊著天,欣賞著沿途的風景,不知不覺走到了濕地的另一端。這裡有一個小小的親水平台,延伸到水麵上。他們並肩站在平台邊緣,看著夕陽的餘暉灑在河麵上,將水麵染成一片溫暖的金色。遠處的城市輪廓在暮色中漸漸模糊,而身邊的濕地卻顯得愈發寧靜而富有詩意。
“真好,”顧傾城輕聲說,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以後我們要常來。”
陳曉陽轉過頭,看著她被夕陽映照的側臉,眼中充滿了溫柔:“好,常來。”
一陣晚風吹過,帶來了遠處桂花的甜香,也帶來了濕地草木的清新氣息。顧傾城和陳曉陽相視一笑,心中都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周漢河濕地的擴寫,不僅拓展了城市的綠色空間,更給市民帶來了一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也讓像顧傾城和陳曉陽這樣的老石家莊人,重新找回了與自然親近的快樂。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時隔數載,懷著幾分久違的期待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再次踏上了石家莊市這片熟悉的土地。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那片曾給予他們無數寧靜與遐思的太極湖。
車子緩緩駛入景區,空氣中似乎已經彌漫開湖水特有的濕潤氣息,夾雜著岸邊草木的清香,驅散了旅途的疲憊。遠遠地,太極湖的輪廓便映入眼簾,比記憶中更顯開闊與靜謐。
當他們並肩走上橫跨湖麵的石橋時,眼前的景緻豁然開朗。秋日的太極湖,彆有一番韻味。湖水澄澈如鏡,倒映著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以及岸邊那一抹抹逐漸染上金黃與緋紅的樹影。微風拂過,湖麵泛起粼粼波光,像撒了一把碎金,又似無數閃爍的星辰。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在湖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隨波蕩漾,煞是好看。
顧傾城微微眯起眼,深吸一口氣,彷彿要將這湖光山色儘數吸入肺腑。“曉陽,你看,這裡好像沒什麼變化,又好像……更靜美了。”她的聲音輕柔,帶著一絲感慨。
陳曉陽望著遠處湖心小島朦朧的輪廓,以及偶爾掠過水麵的水鳥,嘴角噙著一抹溫和的笑意:“是啊,沒變的是這份寧靜,變的是我們又多了幾分閱曆來看它。還記得上次來,我們在這裡爭論哪個角度拍照最好看嗎?”
“當然記得,”顧傾城莞爾,“結果爭了半天,太陽都快落山了,照片也沒拍幾張。”
兩人沿著湖岸緩緩漫步,腳下是鬆軟的草地與潔淨的石板路。岸邊的蘆葦已經抽出了潔白的蘆花,在風中輕輕搖曳,平添了幾分詩意。偶爾有垂釣愛好者靜坐於柳樹下,神情專注,與這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遠處,隱約傳來孩子們嬉鬨的笑聲,清脆悅耳,卻不顯得喧鬨,反而為這寧靜的湖麵增添了幾分生氣。
他們找了一處臨水的長椅坐下,靜靜地看著眼前的湖水。時光彷彿在這一刻慢了下來,那些生活中的煩惱與喧囂,似乎都被這溫柔的湖水滌蕩乾淨。顧傾城將頭輕輕靠在陳曉陽的肩上,感受著這份難得的愜意與安寧。
“真好,”她輕聲說,“能再一起來到這裡,真好。”
陳曉陽握緊了她的手,目光溫柔而堅定:“隻要我們想,以後可以常來。這太極湖,就像我們的一個老朋友,總會在這裡,靜靜地等著我們。”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湖麵,將一切都染上了一層溫暖的色調。顧傾城和陳曉陽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對這片湖光山色的喜愛,以及對彼此相伴的珍惜。太極湖的再次相遇,不僅是對過往美好的重溫,更是對未來歲月的期許與祝福。這方水土的寧靜與秀美,將再次成為他們心中一段珍貴的記憶。
顧傾城和陳曉陽再次來到了這個充滿活力的地方——石家莊市活力廣場。
這裡是城市的心臟,人群如織,熱鬨非凡。廣場上的音樂噴泉隨著節奏跳動,水花四濺,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彩虹。孩子們在噴泉邊嬉戲玩耍,笑聲和尖叫聲此起彼伏。
顧傾城和陳曉陽手牽著手,漫步在廣場的小徑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溫暖的影子。他們欣賞著周圍的風景,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生機。
顧傾城和陳曉陽又來到了唐山市。闊彆數載,這座涅盤重生的城市再次迎來了這兩位故人。車窗外,曾經的記憶與眼前的景象交織:高樓鱗次櫛比,街道寬闊整潔,現代化的氣息撲麵而來,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曆過那樣深重的災難。他們此行或許是為了重溫舊夢,或許是為了探尋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亦或是帶著新的故事,準備在這片充滿韌性的土地上,續寫屬於他們的篇章。陽光灑在唐山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他們眼中複雜的情緒——有對過往的感慨,更有對這座城市如今生機與活力的讚歎。
顧傾城和陳曉陽又一次攜手漫步,來到了唐山市南湖公園。午後的陽光正好,金色的光輝透過稀疏的雲層,溫柔地灑在這片曾見證過創傷與重生的土地上,如今已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公園入口處,巨大的石刻牌坊莊嚴肅穆,無聲地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他們熟門熟路地穿過一片鬱鬱蔥蔥的草坪,草坪上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引得陳曉陽忍不住拿出手機抓拍了幾張。顧傾城則微微眯起眼睛,深吸了一口帶著青草與泥土芬芳的空氣,臉上露出了愜意的笑容。
“你看那邊,”顧傾城伸手指向不遠處的南湖,“今天的湖麵真靜啊,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
陳曉陽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寬闊的南湖在陽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湖麵上幾艘腳踏船慢悠悠地劃過,留下一道道淺淺的水痕。遠處的湖心島若隱若現,島上的亭台樓閣點綴在綠樹叢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湖邊的垂柳依依,長長的柳條垂到水麵上,隨風輕輕搖曳,偶爾有調皮的魚兒躍出水麵,蕩起一圈圈漣漪。
他們沿著蜿蜒的湖邊長廊慢慢走著,長廊兩旁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樹木,有高大挺拔的白楊樹,有枝葉婆娑的梧桐樹,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灌木,枝葉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偶爾,他們會在路邊的長椅上坐下歇歇腳,看著來來往往的遊人:有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父母,有相攜而行的白發老人,有追逐嬉戲的孩童,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輕鬆愉快的笑容。
“記得我們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陳曉陽輕聲說道,“這裡還沒有這麼多設施,有些地方還在建設中。現在變化可真大啊,越來越漂亮了。”
顧傾城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慨:“是啊,時間過得真快。每次來,都能發現新的驚喜。這裡不僅風景美,更重要的是,它承載了太多唐山人的記憶和情感,是這座城市涅盤重生的象征。”
他們繼續往前走,穿過一片茂密的花田,各色鮮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香氣撲鼻。蜜蜂在花叢中嗡嗡地采著蜜,辛勤而忙碌。不遠處的兒童樂園裡傳來孩子們陣陣歡快的笑聲,充滿了童真與活力。
夕陽西下,天空被染成了絢麗的橙紅色。顧傾城和陳曉陽站在南湖邊的觀景台上,看著落日的餘暉灑在湖麵上,將湖水染成了一片金紅。晚風吹拂著他們的頭發,帶著一絲涼意,卻也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真美啊,”顧傾城靠在陳曉陽的肩上,輕聲說道,“下次我們還要再來。”
陳曉陽握緊了她的手,溫柔地回應:“好,隻要你想來,我們隨時都來。”
暮色漸濃,華燈初上,南湖公園在夜色中展現出另一番迷人的景象。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公園,但南湖的美景和那份寧靜愜意的感覺,卻深深留在了他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