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48章 邯鄲大賀莊古村落
顧傾城點了點頭,兩人輕輕推開那扇厚重的木門,門軸發出“吱呀”一聲悠長的輕響,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痕跡。
閣內光線昏暗,隻有幾盞長明燈在神龕前搖曳,投下明明滅滅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檀香,沁人心脾,讓人不自覺地收斂了心神,變得虔誠起來。正中供奉的觀音大士像,慈眉善目,寶相莊嚴,即使在昏暗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悲憫眾生的目光。
他們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蒲團前,各自想著心事。顧傾城雙手合十,微微垂眸,長長的睫毛在燭光下投下一小片陰影。她在祈禱什麼呢?是祈禱歲月靜好,還是祈禱心中的那份執念能夠放下?陳曉陽看著她的側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這座觀音閣,對他們兩人而言,都承載了太多無法言說的記憶與情感。
過了一會兒,顧傾城緩緩睜開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將心中的鬱結都吐了出來。她轉過身,對陳曉陽露出了一個淺淺的笑容,那笑容裡,似乎有釋然,也有幾分無奈。
“走吧,我們上去看看。”她說著,率先邁步向通往二樓的樓梯走去。
樓梯是木質的,踩上去會發出輕微的“咚咚”聲,在這寂靜的閣樓上顯得格外清晰。每上一級台階,彷彿就離塵世遠了一分,離回憶近了一分。二樓供奉著不同姿態的觀音化身,三樓則是一些關於觀音閣曆史的圖文介紹。他們一路拾級而上,腳步輕緩,彷彿怕驚擾了這閣樓裡沉睡的時光。
終於,他們來到了頂層的閣樓。這裡視野開闊,推開吱呀作響的木窗,一股更為清涼的夜風灌了進來,吹動了兩人的衣衫。憑欄遠眺,邯鄲古城的夜景儘收眼底。遠處的萬家燈火,如同散落人間的星辰,閃爍著溫暖的光芒;近處的街巷,則沉浸在一片寧靜的夜色之中。
“邯鄲的夜景,還是這麼美。”顧傾城輕聲感歎道,目光悠遠。
“是啊,”陳曉陽站在她身邊,與她一同望著遠方,“隻是,心境不同了,看到的風景,似乎也不一樣了。”
顧傾城沒有接話,隻是靜靜地望著那片燈火。是啊,心境不同了。曾經以為刻骨銘心的愛戀,如今看來,也不過是過眼雲煙;曾經以為無法逾越的鴻溝,如今似乎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或許,時間真的是最好的良藥,能夠撫平一切傷痛,也能衝淡一切執念。
夜風依舊吹拂著,帶著遠處的喧囂和近處的靜謐。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觀音閣的頂層,沉默不語,卻彷彿心意相通。這座古老的觀音閣,再次見證了他們的相聚與離散,也見證了他們心境的悄然變化。
不知過了多久,顧傾城輕輕說了一句:“曉陽,謝謝你陪我來這裡。”
陳曉陽轉過頭,看著她眼中閃爍的星光,微微一笑:“我也謝謝你,傾城。”
謝謝你,讓我還有機會,與你一同站在這裡,看同一片風景,憶同一段過往。
他們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靜靜地站著,感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默契。夜色漸深,觀音閣的燈火在夜空中顯得愈發溫暖而明亮,彷彿為這對各懷心事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或許,這一次的重遊,會成為他們心中又一段難忘的記憶,一段帶著釋然與祝福的記憶。
暮春時節,惠風和暢,楊柳依依。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踏著清晨的薄霧,再次來到了邯鄲城外的洺河灣。河水潺潺,波光粼粼,倒映著兩岸初綠的草木,帶著幾分詩意與寧靜。
沿著河岸蜿蜒的小徑徐行,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與淡淡的花香。遠遠地,那座掩映在蒼鬆翠柏之間的盤古佛殿,便映入了眼簾。它不像城中大寺那般金碧輝煌,卻自有一番古樸莊嚴的韻味。紅牆黛瓦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飛簷翹角上懸掛的風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叮鈴鈴”的清脆聲響,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都帶著幾分熟稔與期待。這並非他們初次造訪,每一次來,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沉澱。走近佛殿,門前的石階被歲月磨礪得光滑,幾株古老的銀杏樹枝繁葉茂,投下斑駁的光影。殿門虛掩著,隱約可見內裡供奉的盤古神像,莊嚴肅穆,令人心生敬畏。
顧傾城輕輕推開略顯厚重的木門,門軸發出輕微的“吱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卻又迅速被更深遠的寂靜所吸納。陳曉陽緊隨其後,目光掃過殿內簡樸的陳設,以及牆上斑駁的壁畫,那些描繪著開天辟地、創世造物的圖景,雖曆經滄桑,線條依舊雄渾有力,引人遐思。
他們此次前來,或許是為了再尋一份內心的安寧,或許是想在這古老的佛殿中,探尋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又或許,僅僅是想重溫舊地,感受這份遠離塵囂的古樸與平和。洺河灣的流水聲,盤古佛殿的檀香味,以及兩人之間無需多言的默契,共同交織成一幅寧靜而意味深長的畫麵。
暮色四合,殘陽如血,將邯鄲郊外的紅山寺籠罩在一片沉鬱而蒼茫的光暈之中。顧傾城一襲素色長衫,裙擺隨著山風微微拂動,襯得她本就清麗絕俗的容顏更添了幾分出塵的寂寥。她並肩站在山門前那棵虯曲的古鬆下,目光沉靜地望著寺廟那飽經風霜的朱漆大門和門楣上“紅山寺”三個蒼勁有力的匾額,彷彿要透過這斑駁的木石,窺見歲月深處的某些痕跡。
身旁的陳曉陽則顯得略微有些風塵仆仆,他身著青色短打,腰間佩劍,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他比顧傾城更先一步踏上台階,伸手輕輕拂去了門環上的些許蛛網和塵土,發出“吱呀”一聲輕響,在這寂靜的山間顯得格外清晰。
“傾城,我們終究還是來了。”陳曉陽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感慨。他轉過身,看著顧傾城,眼中閃過複雜的情緒,有探尋,有關切,或許還有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忐忑。
顧傾城緩緩拾級而上,走到他身邊,伸出纖纖玉指,輕輕觸控著冰涼而粗糙的門柱,指尖傳來歲月侵蝕的凹凸不平。“是啊,終究還是來了。”她輕歎一聲,聲音輕柔得幾乎要被山風吹散,“這裡的一草一木,似乎都還和十年前一樣,隻是……”她頓了頓,目光悠遠,“隻是我們,都已不再是當年的我們了。”
十年前,他們也曾一同來過這裡。那時的紅山寺或許比現在更破敗一些,但他們的心境卻是明朗而熾熱的,懷揣著少年意氣和對未來的憧憬。而今故地重遊,山寺依舊,人事已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混合著山間草木的清新氣息,遠處隱約傳來晚鐘的悠揚回響,一下一下,彷彿敲擊在兩人的心絃上。
陳曉陽沉默了片刻,目光掃過寺廟院內。幾株古老的鬆柏依舊挺拔,庭院角落的石桌石凳上積著薄薄一層落葉。他彷彿能看到當年那個梳著雙丫髻、笑靨如花的少女,正圍著石桌追逐嬉鬨,而自己則在一旁含笑看著,手中還拿著剛從山下買來的糖葫蘆。
“還記得嗎?那年你非要在寺後的許願樹上係紅綢,結果爬得太高,下不來,還是我……”陳曉陽試圖打破這略顯沉重的氣氛,語氣中帶著一絲回憶的暖意。
顧傾城嘴角終於漾起一抹淺淺的笑意,如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麵,瞬間融化了眉宇間的清冷。“記得,怎麼不記得?”她嗔怪地看了陳曉陽一眼,“你還笑我笨手笨腳,結果自己上去幫我拿紅綢,差點也摔了下來,惹得老方丈直搖頭說我們是兩個小皮猴。”
提及往事,兩人之間的氣氛似乎緩和了許多。那些塵封的記憶如同被拂去塵埃的珍珠,在這一刻重新煥發出溫潤的光澤。
“進去看看吧,”顧傾城收回思緒,率先邁步走進了山門,“或許,老方丈還在。”
陳曉陽緊隨其後,踏入了這座承載著他們少年記憶的古寺。庭院深深,禪意幽幽。他們不知道此行紅山寺,除了追尋回憶,是否還能找到他們心中想要的答案,或者,又將開啟一段怎樣未知的旅程。但此刻,並肩走在這熟悉的石板路上,聽著遠處傳來的誦經聲,兩人的心中都百感交集,既有對過去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迷茫與期許。紅山寺的晚鐘,似乎也為這對重逢的故人,敲響了一曲深沉而悠長的序曲。
暮春時節,惠風和暢,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好友,再次踏上了尋訪古村落的旅程。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境內的大賀莊古村落旅遊區。車子駛過喧鬨的市區,沿著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空氣也漸漸變得清新起來,帶著山野特有的草木清香。
當“大賀莊古村落”的古樸牌坊映入眼簾時,兩人都不禁眼前一亮。相較於他們之前遊曆過的一些過度商業化的古鎮,大賀莊似乎更多地保留了一份原始與靜謐。村口那棵數百年的老槐樹,枝繁葉茂,像一位滄桑的老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見證著歲月的流轉。
顧傾城身著一襲素雅的棉麻長裙,烏黑的長發簡單地挽起,手中握著一部複古相機,眼神中充滿了對未知景緻的期待與好奇。她深吸一口氣,感歎道:“曉陽,你看這裡的空氣,多清新!果然沒讓我們白來。”
陳曉陽則一身休閒裝扮,背著一個雙肩包,裡麵裝著兩人的水和一些小零食。他性格沉穩,此刻正微笑著環顧四周,目光落在那些錯落有致的石屋上:“是啊,看這些石頭壘砌的房子,還有蜿蜒的石板路,很有味道。我們慢慢逛,仔細感受下這裡的古韻。”
他們沿著村口被歲月打磨得光滑溫潤的青石板路緩緩前行。路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古民居,大多是典型的北方石木結構,灰瓦石牆,斑駁的牆麵訴說著悠久的曆史。有些房屋的院牆上,還攀爬著不知名的藤蔓,開著星星點點的小花,為這古樸的村落增添了一抹亮色。偶爾有幾隻雞悠閒地在路邊踱步,或是幾條小狗友好地搖著尾巴從腳邊跑過,更顯村落的寧靜與祥和。
顧傾城不時停下腳步,舉起相機,捕捉著那些打動她的瞬間:或許是一扇雕刻精美的木門,或許是窗台上一盆生機勃勃的蘭草,又或許是一位坐在自家門檻上抽著旱煙、神情淡然的老者。她一邊拍,一邊低聲念著:“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瓦,似乎都有故事。”
陳曉陽則對村裡的佈局和建築結構更感興趣。他會仔細觀察房屋的梁架結構,辨認門上的磚雕圖案,偶爾還會和遇到的村民聊上幾句,詢問一些關於村子曆史和民俗的情況。“傾城,你看那座院子,典型的‘明三暗五’佈局,門樓的磚雕是‘福祿壽喜’,很有講究。”他指著不遠處一座儲存完好的四合院說道。
兩人走走停停,時而為一處精美的石雕駐足,時而被一陣從農家小院飄出的飯菜香吸引。不知不覺間,他們來到了村子中心的一處小廣場。廣場上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口由巨大的青石圍砌而成,繩索在石沿上勒出了深深的凹槽。幾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正坐在井邊的石凳上,搖著蒲扇,用帶著濃重鄉音的方言閒聊著家常,臉上洋溢著淳樸的笑容。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古老的村落上,給一切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顧傾城和陳曉陽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滿足與愜意。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人群的擁擠,隻有那份久違的寧靜與安詳,彷彿時光在這裡放慢了腳步。
“曉陽,下次我們還來這裡好不好?”顧傾城輕聲問道,眼中滿是留戀。
陳曉陽點點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連綿的青山和腳下這片古老的土地:“好,等秋天,我們再來看看這裡的層林儘染,聽聽不一樣的故事。”
大賀莊古村落的寧靜與古樸,如同一股清泉,滌蕩著他們內心的浮躁。顧傾城和陳曉陽知道,這次重遊,又為他們的記憶寶庫增添了一份珍貴而獨特的體驗。他們繼續並肩前行,身影漸漸融入了這如詩如畫的古村落景緻之中,留下一串串輕輕的足跡,與這裡的曆史和寧靜交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