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20章 滄州市河間府署
陳曉陽表示讚同:“是啊,相比於書本上的文字,親身站在這裡,感受會更加真切。這大概就是我們為什麼喜歡一次次來這裡的原因吧。”
他們在公園內漫步,走過一處處標識著“某某門遺址”、“某某街巷遺址”的地方,努力在腦海中勾勒出舊城的風貌。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遺址公園的每一個角落,為古老的城牆和鐵獅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更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陳曉陽看了看天色說道。
顧傾城回眸,再次望了一眼遠處的鐵獅和那些靜默的遺址,眼中滿是不捨:“嗯,下次有機會,我們還要再來。”
他們並肩走出公園,身後是漸漸隱入暮色中的鐵獅與舊城遺址,而心中,卻因這份與曆史的再次邂逅而變得更加充實與厚重。這次重遊,不僅讓他們再次領略了滄州鐵獅與舊城遺址的魅力,更讓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曆史與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與感悟。
暮色四合,殘陽如血,將滄州市河間府署那巍峨的青磚灰瓦染上了一層悲壯的暖色。顧傾城與陳曉陽並肩而立,站在府署前那對飽經風霜的石獅子旁,再次踏上了這片既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土地。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塵土氣息,混雜著遠處市井隱約傳來的喧囂,以及府署特有的、沉靜肅穆的古韻。朱漆大門雖已不複當年的鮮亮,斑駁的痕跡卻更顯其曆史的厚重。門上銅環,在夕陽下泛著幽暗的光,彷彿承載著無數過往的秘密與故事。
顧傾城一襲素雅長裙,風吹起她額前的幾縷碎發,她微微眯起眼,望著府署深處那層層疊疊的飛簷翹角。上一次來,是何年何月?記憶似乎有些模糊,隻記得當時心境匆匆,未曾細細品味這河間府署的恢弘與滄桑。而今故地重遊,心境已非昨日,府署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帶上了彆樣的意味。
“傾城,你看那‘河間府署’四個大字,筆力遒勁,果然有古州府的氣派。”陳曉陽的聲音將顧傾城的思緒拉回現實。他身著青色長衫,目光落在門楣上方那塊黑底金字的巨匾上,語氣中帶著幾分讚歎。他還記得,上次他們來此,是為了追查一樁陳年舊案,府署內的迴廊曲折,庭院深深,曾留下他們奔波的足跡。
顧傾城輕輕頷首,目光從匾額移開,投向府署兩側延伸開去的高牆。牆頭上爬滿了不知名的藤蔓,此刻葉片在夕陽下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黃色,更添了幾分蕭瑟之美。“是啊,歲月流轉,這府署卻依舊矗立在這裡,見證著河間的興衰榮辱。”她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
兩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複雜的情緒。或許是為逝去的時光,或許是為未解的謎題,又或許,是為這再次踏入的、可能隱藏著無數未知的深宅大院。
“走吧,我們進去看看。”陳曉陽率先邁步,踏上門前的石階。每一步踏下,都似乎能聽到曆史的回響。顧傾城緊隨其後,裙擺拂過冰冷的石階,心中暗自思忖:這一次,又會在這裡發現什麼?又會有怎樣的遭遇在等待著他們?
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緩緩融入了河間府署那深邃而神秘的懷抱之中。府署內,似乎有晚風吹過庭院,帶來了遠處更夫隱約的梆子聲,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又那麼引人遐想。他們的再次到來,彷彿為這座古老的府署,又添上了一抹新的、待解的注腳。
顧傾城和陳曉陽二人,懷著一份對曆史的敬畏與對文化的好奇,再次踏上了滄州這片熱土,目的地正是他們心心念唸的滄州市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
午後的陽光正好,透過展示館古樸而不失現代感的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兩人剛一踏入館內,一股濃鬱的曆史氣息便撲麵而來,彷彿瞬間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回到了那條承載著千年興衰與繁華的大運河畔。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漕運時代的淡淡水汽與船工號子的悠遠回響。
“還記得上次來,這裡的‘滄州武術’展區就讓我印象深刻,那套形意拳的演示,真是剛勁有力!”陳曉陽一邊回憶,一邊興奮地對顧傾城說,目光已經被入口處那艘按比例縮小的漕運商船模型所吸引。船體斑駁,繩索纏繞,彷彿剛從千裡運河上駛來,帶著一身風塵與故事。
顧傾城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是啊,大運河孕育了太多璀璨的文化瑰寶。我聽說這次展示館似乎又有了新的布展,特彆是關於‘滄州鐵獅子’的傳說和鑄造工藝,好像增加了更詳實的互動體驗區。”她的聲音輕柔,卻難掩內心的嚮往。
他們並肩漫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運河滄桑”主題展區。巨大的弧形螢幕上,正迴圈播放著大運河滄州段的曆史變遷,從隋唐的開鑿通航,到明清的漕運鼎盛,再到如今的文化遺產保護,一幕幕波瀾壯闊的畫麵,配合著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解說,讓兩人彷彿置身其中,親身經曆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展櫃中,一件件出土的古代漕運工具、瓷器碎片、船票契約,無不訴說著昔日運河碼頭的喧囂與繁華。
“你看這個,”顧傾城指著一件精緻的剪紙作品,那是一幅“運河漕運圖”,方寸之間,人物、船隻、碼頭栩栩如生,線條流暢,刀法精湛,“這就是滄州著名的‘剪紙藝術’吧?真是巧奪天工!”
陳曉陽湊近細看,連連稱奇:“以前隻在書本上見過,沒想到實物這麼精美。這得需要多麼深厚的功底和耐心啊!”
他們繼續前行,穿過“武術之鄉”的刀光劍影,感受著滄州武術的豪邁與堅韌;駐足於“民間工藝”展區,欣賞著古樸典雅的滄州木版年畫、色彩斑斕的布老虎、巧奪天工的柳編技藝,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民間藝人的智慧與汗水。陳曉陽對一件用運河古木雕刻而成的擺件尤為喜愛,那木頭的紋理間,彷彿還能嗅到運河水的氣息。
在“舌尖上的非遺”區域,滄州獅子頭、吳橋老豆腐、黃驊麵花等美食的模型和製作工藝介紹,讓兩人不禁食指大動,彷彿能聞到那誘人的香氣。顧傾城笑著說:“看來今天參觀結束,我們得去嘗嘗正宗的滄州味道了。”
不知不覺,兩人來到了顧傾城之前提到的“滄州鐵獅子”互動體驗區。這裡不僅有鐵獅子的詳細曆史介紹、不同時期的複原模型,還設定了虛擬現實體驗裝置。戴上vr眼鏡,他們彷彿瞬間來到了北宋年間的鑄造現場,親身感受那千錘百煉、烈火熊熊的壯觀場麵,瞭解鐵獅子“鎮海吼”的由來及其背後的文化象征。
“太震撼了!”摘下眼鏡,陳曉陽仍意猶未儘,“這樣的展示方式真是太新穎了,讓我們對非遺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
顧傾城深有同感:“是啊,大運河就像一條紐帶,將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串聯起來,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每一次來,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夕陽的餘暉為展示館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走出館門。他們的腦海中,依然回蕩著大運河的濤聲,浮現著那些精美的非遺瑰寶。這次重遊,不僅讓他們再次領略了滄州大運河非遺文化的魅力,更讓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曆史與未來有了更深的思考與熱愛。他們相約,下一次,還要再來,帶著更多的朋友,一同探尋這流淌在運河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顧傾城與陳曉陽並肩漫步,再次踏上了滄州南川老街的青石板路。
腳下的青石板被歲月和行人的腳步打磨得溫潤光滑,縫隙間偶有幾株倔強的青草探出頭來,帶著幾分野趣。兩側的建築多是青磚灰瓦的老式院落,飛簷翹角,雕花窗欞,在昏黃的路燈下更顯古樸典雅。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複雜卻又和諧的氣息,有老木頭的沉靜味道,有街邊小吃攤飄來的誘人香氣——是糖炒栗子的甜糯,還是剛出爐的火燒夾肉的鹹香,又或是遠處茶館裡飄來的淡淡茶香,交織在一起,勾連著人的味蕾與回憶。
“記得上次來,還是前年的深秋,”陳曉陽率先開口,聲音被晚風拂過,帶著一絲悠遠,“那時候你還說,這老街的糖葫蘆是你吃過最好吃的。”
顧傾城莞爾一笑,眼波流轉,掠過街邊掛著紅燈籠的店鋪,“是啊,那老爺爺的手藝確實地道。不知道今晚還在不在。”她的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彷彿在尋找著什麼熟悉的印記。
兩人緩緩前行,腳步不疾不徐,像是在與這條老街的脈搏同步。偶爾有三三兩兩的遊客擦肩而過,低聲交談著,好奇地打量著兩旁的景緻,他們的喧鬨聲很快又被老街的寧靜所吸納。也有住在附近的老街坊,搬個小馬紮坐在門口,搖著蒲扇,悠閒地看著過往行人,眼神裡滿是淡然與平和。
一家經營著古玩字畫的小店吸引了顧傾城的注意,她停下腳步,隔著蒙著一層薄塵的玻璃窗,細細端詳著裡麵擺放的舊物。那些泛黃的書頁,鏽跡斑斑的銅器,彷彿都承載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陳曉陽便安靜地站在她身側,陪著她一同凝望,並不打擾。
“這條街,好像沒什麼變化,又好像處處都有些不一樣了。”顧傾城輕聲感慨道。是啊,建築還是那些建築,格局還是那個格局,但每一次來,心境不同,身邊的人或許也有了細微的變化,老街在記憶中的模樣,便也隨之有了新的層次。
陳曉陽點點頭,深有同感:“是歲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跡吧,不明顯,卻真實存在。就像我們一樣。”
晚風更涼了些,吹動了顧傾城額前的碎發。陳曉陽很自然地脫下自己的薄外套,輕輕搭在她的肩上。顧傾城微微一怔,隨即攏了攏衣服,一股暖意從肩頭蔓延至心底。
他們繼續往前走著,走過一家亮著暖黃燈光的小書店,走過一家傳來悠揚評劇唱段的茶館,走過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角落。老街的儘頭,是一片開闊的河麵,晚風拂過,波光粼粼。
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河邊,望著遠處城市的燈火與近處老街的剪影,一時都沒有說話。南川老街,就像一位沉默的老友,見證著他們的過往,也陪伴著他們的當下。每一次的到來,都是一次心靈的回歸與沉澱,讓他們在紛繁的塵世中,尋找到片刻的寧靜與安穩。今夜,他們又來了,帶著新的故事,也帶著對未來的期許,將身影融入了這條老街的溫柔夜色之中。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對老朋友,時隔數載,終於又相約來到了滄州。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明確——便是那承載了不少童年回憶與歡聲笑語的滄州動物園。
車子緩緩駛入熟悉的區域,遠遠便看到了動物園那標誌性的大門,比記憶中似乎又氣派了些,門口的廣場上遊人如織,充滿了熱鬨的市井氣息。兩人下了車,相視一笑,眼中都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還記得嗎?小時候我們為了看那隻威風凜凜的東北虎,在這裡排了好長的隊。”陳曉陽一邊說著,一邊熟門熟路地拉著顧傾城往售票處走。
顧傾城莞爾:“怎麼不記得,你還差點把手裡的麵包扔進去餵它,被管理員叔叔說了一頓呢!”
買好票,兩人隨著人流走進園內。一股混合著青草、泥土與動物特有的氣味撲麵而來,熟悉而親切。園區似乎比以前擴建了不少,規劃也更加合理,指示牌清晰明瞭。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鮮花點綴其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他們首先來到了靈長類動物區。一群活潑的金絲猴在假山上躥下跳,時而抓取遊客投喂的食物,時而互相嬉戲打鬨,憨態可掬。顧傾城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它們靈動的身影。不遠處,幾隻大猩猩則顯得沉穩許多,有的閉目養神,有的則用充滿智慧的眼神打量著圍觀的人群,彷彿在思考著什麼哲學問題。
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耳邊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鳥類展區更是種類繁多,色彩斑斕的孔雀拖著長長的尾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引得不少遊客駐足等待它開屏的瞬間;優雅的丹頂鶴亭亭玉立在水邊,伸長脖頸,姿態曼妙;還有那些不知名的小鳥,在枝頭跳躍歌唱,構成了一麴生動的自然交響樂。
“走,我們去看看猛獸區!”陳曉陽提議道,眼中帶著一絲興奮。
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他們來到了猛獸區的觀光棧道。隔著堅固的玻璃,昔日記憶中的那隻東北虎如今已是兒孫滿堂,幾隻小老虎在草地上互相追逐打鬨,虎媽媽則在一旁慵懶地曬著太陽,偶爾睜開眼睛巡視一下自己的孩子們,儘顯母愛。不遠處的獅子山上,威武的雄獅發出低沉的咆哮,那聲音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不愧是“森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