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暴君登基橫掃九州 > 第138章 謀士張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暴君登基橫掃九州 第138章 謀士張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荊州梁王府。

梁王從大廳裡退了出來,徑直來到書房。

在此等候已久的越國密使,急忙上前參拜。

“回去轉告你們的君主,本王已經說服太子,不日便會登基為帝。”

“提醒他,彆忘了與本王的約定。”

“王爺放心,越國君主一向言而有信。答應王爺的事情,必會說到做到。”

說話間,梁王坐在書案前,提筆刷刷點點,寫了一封密信。

密封好後,抬手將密信遞了過去。

“這封信給你們君主,他知道該如何去做。”

密使將信件收好,雙手抱拳施禮。

“越臣先行告退。”

見他離開,梁王嘴裡發出一聲冷哼,隨後深吸口氣。

同一時間,郴州王府。

相比京都,郴州又冷了許多。

郴州王鄭源孝,坐在椅子上,麵前的篝火上,架著一隻羔羊。

手裡的短刀從上麵割下一塊肉,直接扔到了嘴裡,大口咀嚼起來。

旁邊的張琛,顯然有些坐不住了。

“王爺,本是萬無一失的計劃,沒想到卻被我搞砸了,請王爺降罪。”

鄭源孝並未急著說話,而是將剛剛割下的一塊肉,直接扔給了張琛。

嘴裡冷哼一聲,臉上閃過不屑。

“哼,此事不怪你,是廢太子毫無遠見。現在看來,先帝廢浩改立狄,並不是沒有緣由。”

“確定皇帝沒有抓到他嗎?”

張琛捧著手裡滾燙的羊肉,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張琛:“京都叛亂七日後,我才悄悄離京。在我離京之前,沒有聽到任何關於太子秦浩的訊息。”

鄭源孝:“如此看來,定是被人暗中搶了過去。”

“一個廢太子而已,對本王的用途不大,他們喜歡,就讓給他們好了。”

張琛:“王爺的意思,是荊州梁王派人接走了太子殿下?”

鄭源孝:“六位藩王中,隻有下三州的三人對太子有興趣。我們郴州,崇尚的是用武力去解決問題。”

“本王早就說過,與其使用這些計謀,不如痛痛快快的率軍直接殺過去。”

“好了,你先下去吧。”

有了鄭源孝的逐客令,張琛也不好再說什麼。

對著他深施一禮,沒成想,鄭源孝看都未曾看他一眼。

見狀,張琛也並未說什麼,而是退了出去。

站在門口,無奈的搖搖頭,嘴裡歎出口氣。

回到郴州已經四五日,多次請求麵見郴州王,都被回絕。

若不是今日硬著頭皮闖入王府,恐怕依舊見不到他。

按照郴州王目前的態度來看,顯然對他這個謀士失去了興致。

作為曾經開疆擴土的戰將,內心對於這些文人,多少都會有些瞧不起。

其中道理,張琛也很明白。

但是人活著,總想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再退一步說,人活著,總要有口飯吃。

投靠鄭源孝三年有餘,他極力想用心輔佐,以謀求一官半職。

好不容易熬到個近身謀士的身份,爭取到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沒想到,最後卻在秦浩的短淺目光下夭折。

剛回到郴州,接二連三的被冷落,讓他高傲的頭顱不得不低了下來。

不過一次的失利,便引得如此待遇。更何況,此行也並非沒有收獲,隻是沒有達到預想的目的而已。

今日鄭源孝的態度,更是讓他的心沉到了穀底。

尤其是他扔過來的那塊肉,對一個謀士而言,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施捨,羞辱。

回到府邸,張琛看著門口撤去的守衛和府中奴役,當即明白了這是鄭源孝的意思。

臉上閃過無奈苦笑,徑直來到廳堂。

盤腿坐在火堆旁,一壺濁酒,自顧自的喝了起來。

“夫君,天色已晚,為何還不歇息,深夜獨自飲酒。”

聽到夫人的聲音傳來,張琛臉上強擠笑意。

“有勞夫人掛牽,心中積鬱,難以入眠。”

“府內的守衛和奴役,何時撤走的。”

“傍晚時分,撤走倒也無妨,我們一家四口,也落得個自由自在。”

張劉氏臉頰閃過笑意,她長相雖一般,卻知書達理,見識非凡。多年以來,兩人相敬如賓。陪著張琛走南闖北,從未有過怨言,更是為他生下一兒一女,絕對是一個鮮有的賢內助。

“唉,想不到我努力三年,依舊沒有改變鄭王重武輕文的想法。想我張琛空有一身抱負,卻半世飄零,終無用武之地。”

張琛口中長歎一聲,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夫君的學識,終有一朝會被人賞識。隻能說郴州鄭王,並非明主。奴家覺得,夫君不妨將目光投向他處,或許可迎來新的際遇。”

張劉氏端起酒壺,為他倒上一杯酒,繼續說道:

“今日奴家聽聞,大漢皇帝登基,不僅廣施仁政,且開設招賢館,招募天下能人異士。如此可見皇帝並非崇武治國之君。”

對於張劉氏說的這些,張琛也都知道,隻是他作為鄭王謀士,從未往這方麵想。

他們的心裡,主打的還是一個忠心。隻要不是被驅逐嫌棄,認定的人輕易不會更改,免得落下個不忠的罵名。

尤其是這些謀士,他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追求不是很高,有口吃的便可。唯一追求的,便是施展抱負,得以青史留名於後世。

沉思片刻,張琛苦笑著搖搖頭。

“夫人有所不知,新帝登基,各屬地藩王無一人信服。登基大典,隻不過派去了使者,無一人親臨京都。現皇帝根基不穩,恐難以服眾。隻怕用不了多久,大漢戰火便會重燃。”

聽著張琛的話,張劉氏若有所思。

“夫君,奴家不懂政事,但曾人言,亂世出豪傑。若朝廷現狀真如夫君所言,奴家倒覺得,這未曾不是一個好機會。”

“夫人的意思是讓我效力於大漢皇帝?不可,我張琛效命於鄭王,豈能做如此不忠之事。”

張琛直接拒絕,張劉氏卻反問道:

“如今郴州依舊屬於大漢版圖。你與鄭王,同屬大漢臣子。夫君效力於朝廷,何來不忠之說?”

張劉氏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不管以後發生什麼事情,至少目前,郴州依舊是大漢疆域,這是不爭的事實。

說完這些,張劉氏也不再多言,徑自離去,隻留下張琛獨坐於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