憊駁飾毆aRQB致閹 329
十二門徒碑
【我當然知道裡麵很危險,但李重樓那混賬跑了我還能有什麼辦法?】
【青年聞言氣憤,望著帝師府的第四進院子眼神裡充滿忌憚道。】
【那好吧,如果師伯非要進的話,那師伯請罷。】
【二位道童立在第四進院子的門口,讓開了進入院門的道路。】
【青年深吸一大口氣,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設的模樣,才緩緩伸出手,吱呀一聲推開了前方的門扉。】
【透過院門,青年看到前方一條狹長的巷道,兩旁是青磚高牆,巷道的儘頭是一扇斑駁的朱紅院門,門扉上書著三個大字:烏衣巷。】
【巷子裡靜悄悄的斜照著慵懶的陽光,看著普普通通的並無什麼特彆。】
【青年深吸了好幾大口氣,幾次抬腳想往裡走,最後關頭又都停了下來】
【最後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變幻著一咬牙一跺腳,一頭闖了進去。】
【巷子裡安安靜靜的隻有青年自己腳步的回聲。】
【就像他走進的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巷子,但隻有青年自己知道,就是這條很普通的巷子,當年到底曾吞噬了多少條的人命。】
【不可名狀者勿思勿念勿慮勿想…不可名狀者勿思勿念勿慮勿想…】
【青年走進巷子裡,低垂著眉眼口中念念有詞的走向對麵那扇門扉。】
【腳步不疾不徐,不敢快也不敢慢,口中念念有詞不敢向兩側瞥哪怕一眼。】
【巷子進深大概也就二十來米,青年硬是走了有一盞茶的功夫才走到那扇歲月斑駁的朱紅院門之前。】
【直到青年吱呀一聲推開了那扇朱紅院門,才微不可察的鬆了口氣。】
【但青年其實知道,現在還不是他真正可以放鬆的時候。】
【他隻是跨過了剛入門的門檻而已。】
【深吸一口氣,青年才邁過漆皮斑駁的朱紅院門。】
【迎門是一麵影壁,經過歲月斑駁已經看不清上麵書寫了什麼。】
【青年也沒興趣瞭解,就徑直繞了過去,來到了院中。】
【院子不大,隻兩三百平,像是個農家場院,一排五間坐北朝南的青磚綠瓦房,院子中間一棵歪脖爆肚老柳樹,老柳樹下有個黑色粗瓷大水缸,院中鋪著一條米許寬的青石板路,打掃的很乾淨,李重樓應是經常進來打掃。】
【院中的青石板道旁立著許多石碑。】
【青年繞過影壁進來迎麵就看到了第一麵石碑:烏衣碑。】
【正觀十三年,餘出東海,斬妖王十七,遇妖王化龍,興風作浪,斬之,傷歸。】
【青年看到這麵石碑的瞬間臉色就刷的一下變成了煞白。】
【白的臉上沒有了一絲血色。】
【雙瞳裡更是充滿了巨大的恐懼,就像是他突然看到了完全沒有預料到的大恐怖。】
【李重樓!你怎敢!你怎敢?!】
【青年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彷彿看到了人間最大的大恐怖一般。】
【一邊說著,青年就一邊就驚恐的開始腳步向後退卻,退回道影壁的後方,扭頭就向門外跑去,一邊跑一邊就忍不住喃喃自語道:我要上報,我一定要把訊息報給宗門,石碑字顯,烏衣將歸!】
【隻是,就在他踏出小院的院門瞬間,他就猛然感覺四周彷彿物換星移】
【一抬頭,就發現自己又回到了那農家小院裡,看到了第二麵石碑。】
【碑名:東海垂釣碑。】
【上觀十七年,東海垂釣,遇一老者,編一故事,曰:一地有情侶二,竹馬青梅兩小無猜,男曰富貴,女曰春花,是年,二人尚年幼,富貴欲離鄉搏富貴,春花不忍離,言曰:苟富貴,勿相忘;老者問餘何意,餘答曰:狗日的富貴,莫要把我忘了!老者開懷大笑。】
【青年看到第二麵石碑,神色已經驚恐至極。】
【嘴裡不停的唸叨著李重樓,李重樓…】
【一邊唸叨一邊扭頭撒腿就向外跑,隻是一如此前,他前腳剛踏出小院大門,一抬頭,就發現自己又回到了院中,看到了第三麵石碑。】
【他向天飛行,也一霎就會回到院中地麵,還是站在那石碑之前。】
【碑名:妙賊碑。】
【正觀九年,適南嶺,路遇妙賊一雙,做兩小兒辯日狀,迫人作答,正反皆錯,需納買路錢,非曰買路,言曰買學問,吾把二賊湊做一頓胖揍,錢皆沒收,非曰買路,言曰買教訓,二賊歎服,曰:果然還是拳頭大好掙錢;吾聞之,甚得意,吾常年習武豈非正為今日?否則習武作甚?】
【青年看到此處,神色驚恐已極,嘴唇哆嗦著已經說不出話來。】
【而他身影未動,就已又來到另一麵石碑之前。】
【一麵麵石碑記載都是些許瑣事。】
【但卻讓青年的神色變的越來越驚恐。】
【直至當他看到最後一麵石碑。】
【碑名:十二門徒碑。】
【乾元六年,聖皇在世,史稱:聖皇之治,餘生六歲,父母皆亡,不知所歸,以乞食為生,路遇老道,自曰:不老神仙,收餘為徒,入青山,於青山道旁見大師兄,高冠峨服形容甚美,持雞腿欲食,吾遂高舉食盆曰:餓餓,大師兄見吾年幼,且衣著襤褸雙目生盼,果然心中見憐,舍雞腿與吾,吾遂便知,大師兄心善,當可引為長期食主。】
【入劍廬,遇二師兄對劍悟道,吾遂掃蕩其廬,得山果數枚,食之,甚飽,恰二師兄悟道醒來,大驚曰:此吾辟穀靈果,食一枚而三日不知其餓,爾竟儘食之?恐有性命憂也!遂急抱吾至三師姐處救治,不見怪吾,吾遂知,二師兄亦可引為長期食主,方入山便得兩位食主,吾心甚悅。】
【三師姐初見吾,不甚喜,亦不儘然隻不甚喜吾,三師姐於天下人皆不甚喜,曰:天下碌碌皆不類我;吾遂答曰:三師姐碌碌亦不類吾;三師姐大驚曰:何其甚類吾耶?遂逐二師兄於門外,揍吾一頓,曰:爾當儘速成長,與吾並肩;此後數年,常揍吾,美其名曰:對吾負責,然揍吾竟從不予吾美食,吾深恨之。】
【四師兄癡戀三師姐,師門儘知,然三師姐心中七竅僅開六竅,人間情愛一竅不通,見四師兄天賦不類她,竟敢擾她,甚怒,常揍之,四師兄遂賄賂吾,吾食人嘴短,然亦拿三師姐無法,遂騙之曰:世間女子愛美,當以此為引;四師兄從之,然三師姐因四師兄以她與天下女子相類,勃然大怒,揍之愈狠,四師兄遂與吾抱怨:吾從爾言,何其揍之更甚?吾答曰:汝獨不聞世間俗語打是親罵是愛乎?三師姐愛汝深矣,四師兄大喜曰:如此,吾當重謝汝;吾遂知,四師兄心中七竅僅開情愛一竅,遂常騙之美食,甚易。】
【吾入青山數月,未謀五師姐麵,師門亦少提及,吾遂以為此人已死,至某日誤入後山,見之,絕美,驚為天人,遂情不自禁親之一口,五師姐便獨愛吾,知吾愛美食,便每日與吾美食,吾雖恐之,亦難耐美食之勾引,遂隻好忍痛與五師姐相親相愛,三師姐聞之,甚怒,訓吾曰:爾與吾年歲差之甚遠,如此怠惰,何時方可與吾並肩?遂不許五師姐再予吾美食,吾怒之曰:休要張狂,吾早晚揍汝,報此深恨;三師姐大喜曰:求揍也;吾甚怒,然亦無法,隻好暫且忍此大辱。】
【六師兄與吾同齡,其人甚醜,入青山當日夜間方見,以為見鬼,遂揍之,發現是人,再揍之,諸師兄姐聞之,急勸吾曰:小六貌雖醜,然心善,切不可欺也;吾見六師兄甚悲,遂知諸師兄姐皆不通世務,遂常揍六師兄,然六師兄與吾關係最好,吾有所求無有不應,諸師兄姐皆以為怪,然卻不知,唯吾從不以六師兄姿容為怪,六師兄所求,僅此而已。】
【八師弟形容甚美,吾入門三年其方入山,時年六歲,顧盼生輝楚楚可憐,然吾卻知,此貨包藏禍心,定欲奪吾寵位搶吾美食,四下無人時吾遂警告曰:山中財貨及諸師兄姐爾儘可取之,唯美食不可與吾爭搶,否則定不饒也;然此貨大膽,竟不聽吾勸,吾遂心生一計,引其至五師姐處,五師姐見之果然大怒曰:何來臭男子膽敢私入吾廬,看吾如何訓爾!此貨遂噩夢三日,此後見吾,畢恭畢敬。】
【九師弟共八師弟同入山門,時年亦止有六歲,天生善庖廚,人間美食一道迄今吾未見出其右者,乃吾之最愛,然九師弟甚不愛吾,嫌吾食之甚多,言吾糟蹋美食,常躲吾,吾遂請五師姐勸其改過,與吾為善,後果見其從善如流棄惡向善,唯背後無人時常罵吾曰:不要臉;吾不甚在意,心中亦知,此人間俗語打是親罵是愛也,九師弟愛吾深矣。】
【師門十二人吾最厭十師弟,此人甚皮,常擾吾,揍之不聽,罵亦不行,五師姐亦嚇之不住,使吾無法,遂求之二師兄,二師兄此人甚好,唯性子執拗,吾言之曰:十師弟幼年失怙恐有心疾,常與吾言曰,二師兄甚類吾父,吾欲近之,然未知其法,亦恐師兄厭吾,故常言反語;】
【吾師兄姐弟十餘人境遇皆相仿,多年幼失親,二師兄聞之果心有慼慼,遂帶十師弟在側,類如父子,吾又言之曰:十師弟心思古怪,如其辱罵,定是恐失師兄,言反語,師兄切莫當真;二師兄答曰:汝當知,吾境界雖不及大師兄,天賦亦不及汝,然耐心天下無雙,必待其親若父子;自此,人間清淨,唯十師弟眼神常見哀怨,生無可戀,吾心甚慰。】
【十一十二兩位師弟為師門人見打之兩大禍害,比十師弟之害遠甚,入門之年偽癡裝傻,見吾諸師兄姐弟便恐,言曰:不要吃吾;諸師兄姐弟聞之皆心中見憐,待之甚厚,便有錯漏亦不甚怪,隻安慰曰:莫怕;後吾等方知,此二人看似癡傻其實最精,摸清吾等老底遂便無法無天,實為師門兩大禍害,常為三師姐提劍追殺,大師兄叉腰大罵,五師姐都為之搬了好幾次家,最後無法,允吾把二人吊起來打,然亦收效甚微,後經諸師兄姐弟商議,每日功課做完,便把二人吊至山門之前,供人參觀,望能喚起二人羞恥之心,然清淨不過三月,二人便練成絕技,方吊完,便脫困,滿山亂竄,甚煩。】
【此既為吾大青山十二門徒。】
【自吾出山已曆百年。】
【故刻碑留念。】
【未知老鬼何日再入吾夢,吾甚思念,甚想再殺一遍!】
【青年看到此處已經麵無人色,驚恐的整個身子都在顫抖,尤其是看到那殺意凜然的殺之一字時,整個人便如受到重擊,噗的一口鮮血便衝口而出噴在了那十二門徒碑上。】
【而隨著青年一口鮮血噴在石碑上,頓時便見那石碑彷如活了一樣,字型開始蠕動,青年也開始感覺到四周的空間開始扭曲。】
【隱隱他耳邊也彷彿聽到有人在斷斷續續自語:是他,是時間的氣息,我感覺到了,是他來了,他終於來了!我要告訴他…這世界…我…他危…啊…】
【而伴著那斷斷續續的自語聲在青年耳邊響起,他便赫然看到,整個小院像是長毛了一樣,無數黑色毛發從牆體、石碑上,地麵上,水缸裡,還有那五間坐北朝南的大瓦房裡紛紛湧現,如海浪一樣蔓延,越來越長。】
【把青年乃至整個小院都包裹纏繞在了其中。】
【不!不要!不要!】
【青年在那無數黑色毛發的包裹纏繞之下瘋狂劇烈的掙紮著發出淒厲無比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