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悍梟 第108章 風雨欲來
北風呼嘯,卷著雪花,將天地染成蒼茫一片。
在這風雪中,常勇親自護送的車隊在風雪中顯出了輪廓。
車隊浩蕩,綿延數裡,超過兩百輛牛馬大車頂著風雪前行,車輪碾過積雪發出「嘎吱」的聲。
這是常九得了劉家產業送來的物資。
秦猛與他合作不假,但產業購置款還是要給的。
即便不按競標誇大的資料支付,購置南河鎮碼頭,船塢,布莊等產業,所需錢糧也不在少數。
眼下,這僅僅是送來的首批物資!
更多的糧秣需待來年開春丶道路通暢後才能送達。
卸貨時場麵頗為壯觀。
兩千餘石糧食被漢子們喊著號子送入新夯建的糧倉。
新來的流民看著那鼓鼓囊囊的糧袋就心安。
根本就不用動員,便自發來幫忙。
老保長王槐拄著柺杖,在糧倉與貨場間來回忙碌,褶皺深刻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
他活了大半輩子,從未見過哪個軍堡能如此闊綽。
此刻寨內十幾座大糧倉已被塞得滿滿當當,七八個庫房也堆積如山:棉花丶鐵料丶布料等軍需物資與油醋丶薑蒜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
這些物資,足以支撐萬人大寨度過漫長寒冬。
糧食物資雖足,卻終究有限,更是真金白銀換來的。若不創造收益,坐吃山空終非長久之計。
湧來的流民更不能閒下來生事。
老保長王槐明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他領頭,與行營主簿諸葛風丶文案李恒等人連日商討。
最終擬定出一份覆蓋冬春的流民安置細則。
秦猛審閱後當即批準執行。
李恒起草公文,諸葛風核驗內容,秦猛簽字蓋印後,書吏們謄抄多份,張貼於寨內各處。
告示明言:流民安置後,以工代賑,每日可賺米糧。
待來年春暖,分田種地,幫工更可獲銀錢報酬。
文書羅列了各類活計:呼籲人們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長來選,如隨兵卒巡邏放哨丶入作坊打下手丶進工程隊修建營地住房丶鏟雪清道等。
其後還明確標注了各活計的工時丶對應的飯食與米麵發放數目。
並列出『禁止私下鬥毆丶嚴禁偷盜財物丶不容屢教不改者丶不許破壞寨內團結』四條符合軍寨作風的核心律法。以約束軍民丶凝聚人心。
末尾蓋著通紅的軍寨官印!
下方特彆註明:邊寨與普通州縣不同,雖條條框框少,卻執行嚴厲,望所有軍民自覺遵守!
能吃飽穿暖丶安穩求生,本是流民最樸素的願望。
如今不僅有飯吃,還能掙銀錢,眾人無不振奮,乾活格外賣力。
寨內處處可見忙碌景象:青壯隨兵操練巡邏,半大少年協助值守瞭望,老者修繕營房丶入坊幫手,婦人進入縫補坊丶醫療所,養馬……
就連冷豔山救下來的那批女子,除部分入醫療所和作坊外,竟也自發組織,仿效兵卒練習刺殺……
用老保長的話說:「雪殼子不齊腰深,就不能閒!」
兩千餘勞力各司其職,一派熱火朝天。
鐵砧叮鐺轟鳴,鋸鑿刺耳不絕,號令低沉緊張,工程隊呼喝如號子般起伏,寨外馬蹄隆隆踏雪……
種種聲響,交織成軍寨大興土木的激昂樂章。
而瞭望樓上時刻呼嘯的刺骨寒風,則為這景象添上一筆悲壯。
秦猛立於官署的瞭望臺上,望著寨內外軍民乾勁十足丶忙而不亂的畫麵,心中踏實了不少。
他明白,唯有物資為基礎丶人口漸增丶管理體係初成,鐵血軍寨才能真正在這苦寒之地紮根。
也隻有軍寨自給自足,有兵有糧,他保衛邊疆丶開疆拓土丶馬踏草原的抱負,纔有實現的可能。
眼前的安穩僅是暫時的,更大挑戰還在後頭。他凝視廣袤草原片刻,轉身下塔,巡視軍寨。
鐵匠工坊已氣象一新。
幽州大營調來的數十名熟練工匠,半數為鐵匠。加入後,作坊規模迅速擴大,逐漸移至堡外。
一座座熔爐逐漸聳立,火光映雪,蔚為壯觀。白鬆嶺那邊的匠人也建起熔爐,初步冶煉鐵礦。
鐵料充足供應下,馬鐙丶馬蹄鐵源源不斷產出。
李鐵匠帶隊組建兵器小隊,正嘗試打造新兵刃。
「大人,您看這刀如何?」
李鐵匠見秦猛到來,急忙捧出一把新鍛的環首刀。
秦猛接過細細檢視:入手分量十足,刀身修長挺拔,脊線流暢勻稱,刀柄纏著防滑麻繩,刃口寒光隱隱,刀背厚,近戰時能砸擊敵人。
他取來一把製式軍刀對砍,「鐺」的幾聲脆響過後,製式軍刀刃口崩出幾個豁口,新鍛的環首刀卻僅略捲刃。
又試著重削木料,刀刃輕鬆斬斷木段,不見滯澀。
「好!」秦猛由衷讚道,「這刀的韌性與鋒利度,都比普通軍刀強上不少,也超過韃子彎刀。」
「產量如何?」秦猛話鋒一轉,直奔關鍵問題。
李鐵匠掰著手指頭算道:「鐵料現在綽綽有餘,就是人手分配嘛!
目前六成人手在趕製馬鐙丶馬蹄鐵,隻有兩成人手專門打造武器,一天,能出十把環首刀。」
「嗯,馬蹄鐵關係到整個虎賁軍,確實重要。」秦猛摩挲著下巴,隨即向李鐵匠提出量產建議。
「咱鍛造時,可以拆分工序:李叔你帶老手藝人專門負責刀身鍛造與淬火這兩道關鍵工序。
至於開鋒丶打磨丶刀柄綁繩這些活兒,交給學徒來做,既能練手也不耽誤進度。
另外你們再琢磨琢磨刀坯的塑形模具,要是能做出統一模具,批量生產效率肯定能提上來,造出的刀也更規整,優先裝備咱們的軍隊!」
「好!」李鐵匠眼前一亮,重重點頭,爽快地攬下這擔子。
隨後,秦猛冒雪趕往火器坊。
幾日前,範良按照計劃,已帶著徒弟把作坊遷到了遠離堡寨的窯廠附近,避開人多之地。
一次次試驗黑火藥的配方,一心要找出威力最暴烈的配比。
剛到坊外,忽聽「轟隆」一聲悶響,大地微微震顫。
十餘丈外的空地上,一團黃煙衝天而起,爆炸中心那塊十來斤重的硬石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石簌簌落在雪地上,刺鼻的火藥味彌漫。
「大人,有些眉目了!」範良臉上沾著黑灰,眼神卻亮得驚人,手裡攥著一截粗製竹筒火管跑過來。
「您看,這火藥的火勁已經夠了!就是裝藥和封口的法子還得再琢磨。現在要麼容易自爆,要麼會漏氣噴火,暫時沒法放心用在實戰裡。」
方纔的爆炸隻是引燃了散放的藥包,沒在竹筒火管裡成功引爆,但那威力已讓秦猛看到了希望。
這東西要是能完善,引爆時必定是震懾敵人的殺器。
天色漸暗時,通往雙渦堡的道路上,響起「得得」的馬蹄聲,秦大壯帶著隊伍頂著風雪趕回。
一進堡就即刻去見秦猛稟報情況。
「雙渦堡是小堡,那邊有八十來戶人家,總共約四五百人,戍卒有近百,沒設管隊官和堡主。
隻有一個叫黃安的隊將管事,那人心性穩重,做事也謹慎。隻是朝廷糧餉不足,邊堡殘破。」
「穩重?謹慎?」秦猛不屑地撇嘴。
兩年前,韃子圍堡,不見相鄰的雙渦堡增援。
秦大壯沒看到他的神色變化,繼續彙報:「之前差人快馬彙報過的,咱們支取的銀子還剩下五百兩。
商隊那邊送來的貨物也都收好了,存進了堡裡的糧倉,共買了兩千石糧食……」
秦大壯頓了頓,神色變得凝重:「不過我們回來的路上,滅掉的契丹的遊騎不像是偶然路過。」
「契丹韃子?」秦猛麵色瞬間沉了下來,眼中閃過凜冽的殺機。
這具身體的父親秦武就是死在契丹韃子手裡。
根據地牢裡那些女真俘虜的口供。
契丹和女真這種半遊牧半定居的部落不一樣。
他們是草原上的老牌部落,人口多丶勢力強,部落分支遍佈廣袤草原。
據說在草原北邊還建了契丹王庭,號稱有百萬控弦之士,甚至效仿大周朝的製度建了國,國號叫「大遼」,還設了各級官職,規整得很。
「我覺得那夥韃子兵是先鋒隊,後麵肯定有大隊韃子。」秦大壯撓了撓頭,說出自己的判斷。
「大壯叔你都這麼覺得,那這事**不離十嘍!」秦猛聽他這麼說,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著。
秦大壯都有預感,那還用說嗎?
秦猛越發肯定,契丹韃子這是要有所動作了,而且極有可能是從雙渦堡那邊越境過來。
畢竟以前的南河邊堡被搗毀過一次,人員逃的逃丶散的散,今年換成雙渦堡,其概率極大。
他已經有了打算,覺得有必要親自去雙渦堡一趟,實地檢視那邊的情況,也好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