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貴妃配給太監當對食後 第665章 不好點評
汪公公疾步走了過去,那些大儒們此番卻是緊緊捏著一篇文章,竟是皇上發話也不鬆手。
汪公公凝神看去,那紙張儼然被一片鮮血浸透,他頓時倒抽了一口氣,難不成是王燦王公子的文章?
可瞧著那些大儒們的臉色,神情各異,一時間似乎爭論不休。
說明這王燦的文章有太大的分歧,是所有人都沒有辦法判定的分歧。
蕭澤看著那些大儒們抓著文章遲遲不肯鬆手,眉頭狠狠皺了起來。
汪公公瞧著皇上臉色不對,忙來到為首的南山先生麵前躬身行禮道:“南山先生,皇上發話了,要瞧瞧這文章。”
南山先生已經是快七十多歲的人,在整個大齊的儒學圈子裡可謂是德高望重。
如今他死死抓著王燦的文章,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似乎有震驚,還有更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神色。
其他人也伸長了脖子死死盯著那篇文章,宛如盯著一件瑰寶。
今天這事實在是太過邪門了,哪有人用自己的鮮血寫就文章的,這倒也罷了。
任何一篇文章送到這些大儒的手中,要麼被罵個狗血淋頭,要麼便會大加讚揚,哪裡見過如今拽著文章卻半句話都不說的,連皇上說話都似乎聽不到了。
汪公公再三提醒,終於驚動了南山先生。
南山先生手中拿著文章,親自朝著蕭澤走了過去,撲通一聲跪在了蕭澤麵前。
他蒼老的眼眸裡閃爍著奇異的光,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一時間竟是激動得渾身發抖。
蕭澤倒是有些擔心,究竟這王燦寫的是什麼,竟是讓一個德高望重一向很注重儀容儀表的人發出這種不同常人的抽氣聲。
蕭澤沉下身道:“南山先生,此二人的文章您該如何點評?”
為首的南山先生定了定神上前一步,先是看了一眼王昭緩緩道:“回皇上的話,小公爺的文章倒是中規中矩,隻是行文間頗有些慌亂,到底在文字的修飾上有些粗糙了。”
王昭眸色微微一閃,頓時低下了頭。
他寫文章一向如此,中規中矩,可遠遠達不到令人驚豔的感覺。
當他都是講究天賦的。
王昭不得不承認自己到底欠了那麼一點點的天賦,可是那份兒不屬於他的榮耀,讓他成了魔,做了鬼。
此時王昭戴著的麵具被人陡然揭開,那一瞬間他臉色一點點發白。
他不敢抬頭瞧四週一眼,四周的賓客看他的眼神都變了。
作為狀元郎再怎麼不濟也不至於落了一個如此普通的評價。
難不成那陳平三問真的不是王昭寫的嗎?
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氣,看向了跪在小幾邊因為失血過多,渾身抖個不停的王燦。
寧貴妃身邊的綠蕊端了一盞人參湯送到了王燦的唇邊,連灌帶喂迫使他嚥下。
王燦這才顫顫巍巍的被人從地上扶了起來,之前幾乎瀕臨死亡的邊緣,此番活了過來。
綠蕊低聲道:“王公子,將這血參丸含著吧,一會兒少不得皇上還有問題要問你。”
綠蕊將幾顆血參丸塞進了王燦的手中。
王燦含了一顆,壓在了舌下,頓時清朗了不少。
胳膊上的血道子縱橫交錯,如今有結果了。
那一絲絲的氣息終於又回來了,不至於身體冷得厲害。
王燦抬眸看向了不遠處的南山先生,隻見南山先生將他的文章緊緊攥在手中,他此時卻是心慌得厲害。
若是他的血書入不了這些人的眼,他和娘親的命今天怕是保不住了。
蕭澤掃了一眼不遠處搖搖欲墜的王燦,又看向了麵前的南山先生:“請問先生,王燦的這篇文該如何點評?”
蕭澤話音剛落,四周所有人都將視線凝在了王燦的身上。
南山先生頓時臉上的表情頗有些複雜。
隨後雙手顫顫巍巍地舉起了手中的鮮血淋漓的文章,嘴唇哆嗦著,好半天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蕭澤眉頭狠狠皺了起來,冷冷道:“先生倒是給個評價,是好,是壞?”
南山先生深深吸了一口氣,將那文章緩緩舉了起來,看向了蕭澤道:“老夫活了這麼些年,從未見過對陳平陳先生的觀點有如此多的獨到見解。”
“此文老夫不好點評,但是有一句話若是老夫來寫……怕是寫不出來。”
“皇上,這王公子絕對是個曠世奇才,還請皇上委以重任。”
南山先生再不多說一句,可這幾句話也已經足夠了。
蕭澤猛然起身向前走了幾步,抽出了南山先生手中攥著的文章,隨即凝神看去,頓時整個人僵在了那裡。
他雖然文章造詣不深,可也從小接受針對皇子的非常嚴格的培養。
後來又走南闖北見識了各種文人墨客。
此時眼神卻死死盯著這篇文章上的每一個字,那鮮紅的血液凝成的文字,就像是千古絕唱。
這篇文章若是論文采和思想性,甚至遠超陳平三問。
蕭澤眉頭狠狠皺了起來,突然搶上幾步,直接走到了王燦麵前。
王燦忙跪在蕭澤跟前磕頭:“皇上……”
此時的王燦卻發現問這個結果,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他將畢生心血都寫在了這短短的幾張紙上,是用他所有的心血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蕭澤緩緩上前一步,抬起手將王燦扶了起來,隨後轉身衝那些準備謄抄文章的翰林院小吏道:“不必謄抄王昭的文章,隻將王燦的文章謄抄幾份,按照之前貴妃娘娘所吩咐的地方,張貼出來便是。”
蕭澤話音剛落,王昭更是撲通一聲癱坐在地。
這已經能說明問題了,蕭澤短短的幾句話便是將王昭判刑。
他隻覺得耳邊一陣響,腦袋嗡的一聲,差點要暈過去。
沈榕寧緩緩站了出來,看著麵前癱倒在地的王昭問道:“假的就是假的,怎麼做也成不了真。”
“陳平,品行低劣之人,他所舉證的我沈家的那些罪證,我沈家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