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手指誤傷後,我穿書了 第216章
-
這一場科舉之所以被譽為百年難一遇的科舉盛事,它並非是每百年就能舉行一場。它的出現,並冇有什麼規律。主要還是看當政者的喜歡,一般這樣的科舉盛世,可能隔個100年,或者幾百年纔會舉行那麼一次。
為什麼這個科舉這般特殊呢?其主要還是因為,一般科舉整個跨度還是很長的。
而且,一般都是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而要將這幾個步驟考完,一般都要等特定的時間開考。一般而言,冇有特殊情況一般舉子要考到殿試那一關,起碼要花費六七年時間。
童試一共分為三場(縣試,府試,院試)考過第一場或者第二場皆稱童生,考過三場就是秀才。童試每一年都會有固定的時間開考。
鄉試考過之後就是舉人,但是鄉試是五年一開考。
之後便是會試了,考完舉人之後還要再等五年才能考會試。
會試出成績後的一個月,就會進行殿試。至此,整個科舉流程就走完了。
所以,想要在最短時間內考完科舉,進入官場。那你起碼要,在鄉試開啟的前一年通過童試,緊接著下一年就要一次性通過鄉,成為舉人。
沉澱五年,再進行會試和殿試。而且,這還是要全部一次性通過才能在六七年內走完科舉。若是有哪一步失敗了,那花費的時間就更久。
童試要是遇上鄉試和會試會暫時閉考。鄉試遇上會試也一樣閉考。(以上關於科舉相關設定,皆是作者私設。務要較真)
而這個被譽為盛事的科舉就不一樣了,它的時間隻會持續一年,但是在一年內,卻可以從童試一路考到殿試。
而且,文武兩場科舉,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舉行一次完整的科舉考試,下半年又舉行一次。也就是說,如果一次考補過的學子,在一年內還有第二次機會。
當然,並不是人人都是天才。每個人考一次或者兩次就能考中,被科舉製度刷下來的人有很多,留下來的都是大晏的棟梁之才。
而能在一年之內,兩遍科舉選拔出來的修士,隻會更加優秀。
畢竟,有一些修士就等著這一場科舉盛事一舉亮相,驚豔世人了。
畢竟,這是一場全民關注度很高的盛事。有很多大人物都會下場關注,若是誰能在這一場盛事中光彩亮相,被大人物看中的機會大大提升。
這也是為什麼,這場科舉盛事為何會有這麼多人重視。就是因為負責相關事宜的人員,全員皆是大佬。
若是有人走了狗屎運,被某一位大能相中,選為弟子,那可謂是魚躍龍門,一步登天啊!
不管是平民,還是寒門,還是其他貴族。他們都願意在此次科舉盛事中亮相,實在是這一次的科舉曝光度很高。是一個揚名的大好時機,要是能被朝中重臣看中,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皇甫政一目光緊鎖在自家叔叔身上,目光隱含擔憂還有一絲不讚同:“小叔,以你的文采去參加文科科舉,不是十拿九穩嗎?你為何要如此冒險,去參加武舉?”
皇甫伊依也很是擔憂,也連忙出聲勸慰:“是啊!小叔,您還是再慎重考慮考慮吧!武舉還是太危險了,而且您剛剛進階化神,境界還不太穩點。”
“如何能與從小在大世界成長的修士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