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莽夫盯上後 秘密
-
因著擔憂越修那邊的境況,鳳清連番催促,終於讓龐長史籌集了一車藥材先送去夏口,看著遠去的車隊,她微微鬆了口氣,又回到粥棚前繼續忙碌。
這幾天,她和月季帶著太守府的下人都在外麵粥棚幫忙,越修和蕭信不在,她們得代表太守府有所作為,取信於民。
越修這邊正缺藥材,鳳清送過來的一車正好解了燃眉之急,青竹也帶著荊州刺史府的府兵到了,還帶來一個訊息,青鬆跟著的官船到了。
韋刺史還特意在刺史府候著,結果聽說越修不在船上,早已去了江夏,當時臉色都綠了,再聽說小侄女鳳清也去了,他更是想去死一死了,生怕韋家的寶貝疙瘩出了事。
忙不迭的讓青鬆跟著官船和賑災糧也去了江夏,還特意把自己看重的心腹還有貼身的護衛都派去了江夏保護鳳清。
越修這邊有了人,有了藥材和糧食,可以放開手腳了,於是一道道政令下去,終於看著夏口的疫情有了緩和的跡象,然而鳳清這邊卻是情況不妙。
這日晌午,鳳清正在清點上麵下發的賑災糧,龐長史突然神色匆匆的進來,聲音凝重的稟報:“韋夫人,城外的災民安置點出現了很多發熱的,請城內的醫師去看過了,開了藥也不見效,這有點蹊蹺。
”鳳清聞言,心頭一緊,看來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她忙修書一封,派人送去夏口,詢問那邊的疫情如何,可有找到解決的法子。
這邊也當機立斷,“龐長史,立刻傳令下去,封閉城門,將已經患病的災民和未患病的分開,城外繼續搭建避雨棚,安置患病的災民。
未患病的都放進城來,統一安置,後麵若城內也發現患者,立刻送往城外。
”龐長史有點猶豫,“韋夫人,如此一來,城外的災民怕是要鬨事,他們會以為是官府不管他們了,若再被有心人士煽動,隻怕後果不堪設想,還請夫人三思啊。
”鳳清神色堅定地看著他:“在城門口搭建臨時衙門,太守衙門的所有人,一半去城外守著,一半在城內。
”龐長史還欲張口,就聽鳳清的聲音又傳來:“本夫人是陛下親封的二品永安郡夫人,我也會在城外守著,這下龐長史放心了吧。
”“不行,你不能去!”鳳聲剛到衙門,就聽見鳳清的安排,急急出聲反對,“要去也是我去,我纔是江夏郡太守夫人。
”“長姐,城內的事情還需要你撐著,我們城外這麼多人吃的、喝的,病人要用的藥材,這些都得城內往外送。
長姐掌家這麼多年,這些事情肯定得心應手,但小妹就冇這能力了,我們這是人儘其用。
況且,長姐你還得照顧阿盛呢,可不能大意。
”鳳清扶著長姐坐下,攬著她的肩膀柔聲解釋。
提到阿盛,鳳聲顯然有些動搖,可看到小妹單薄的身子,她還是想要拒絕,鳳清忙又接著開口:“就這麼定了,長姐,江夏城裡就交給你了,我們在外麵能不能吃好喝好,可全要靠你了。
”鳳聲無奈的點點頭,終是同意了,但把自己從韋家帶來的幾個丫鬟,一併都交給了鳳清,一定讓她帶著才放心。
“長姐,如今事態緊急,以前姐夫和城裡的士族關係如何啊,能不能讓它們出麵也承擔些遏製瘟疫的事務?”“這我不知,衙門的公務我一向不過問的。
”鳳聲快速回答道,鳳清聞言看了長姐一眼,不再言語。
鳳清看著緩緩關上的城門,說完全不害怕嗎,那肯定是假的,可她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一刻她會冒出守在城外的想法。
或許最近在粥棚見識到了太多的民生多艱,讓她心生惻隱;亦或許是每天都隻來要半碗粥的那個小女孩對她充滿善意的笑容;也或許是越修的行為讓她受到了感染,最終讓她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城門外的災民似乎也感覺到了不尋常,紛紛湧了過來,青鬆和月季忙擋在鳳清麵前。
鳳清卻推開他們,行至災民麵前,朗聲說道:“各位鄉親們,大家不要驚慌,城外患病的人太多了,為了不影響其他人,我們都聚集在城外先治病,等治好了就可以進城。
粥棚會一直開著,不用擔心餓肚子,醫師看診和藥材都是不收錢的,大家儘可以放心。
”“那為什麼不讓我們進城去治病?”“現在說的好,誰知道會不會過兩天就不管我們了。
”“是呀,難道是瘟疫,所以不讓我們進城”“瘟疫真的像啊”人群裡七嘴八舌的,開始騷動,鳳清見狀,忙大聲說道:“鄉親們放心,我和太守府衙門的人都會在這裡,一直到大家都痊癒為止。
至於瘟疫,那是無稽之談,之所以分開,是患病的人太多了,若還聚在一起,好人也容易得病,就好比待在瘴氣林裡,能不得病嗎,大家說是不是啊。
”“你一個女娃家家的,說了算嗎?”“就是啊,太守府的人能聽你的?”“我乃當今陛下親封的二品永安郡夫人,荊州刺史也不過正四品,當然說了算。
江夏太守蕭信是我姐夫,這次的巡察使越修是我的夫君,你們說太守府的人會不會聽我的。
”鳳清擲地有聲的報出了自己的身份,人群開始安靜下來,她又接著說道:“大家看到了,我命人在這裡搭建了臨時衙門,接下來這段時間我會和大家共進退,所以請大家放心,官府不會不管大家的。
當然,若是有人敢藉機鬨事,府兵們也不會縱容,接下來大家聽龐長史安排。
”龐長史依照鳳清的囑咐,將患病和未患病的災民分開安置在了城門兩側,中間是侍衛守著,防止亂竄,鳳清則帶著太守府出來的丫鬟婆子給患者煎藥,還有每日用熏艾殺毒,所有的人都帶著用艾草熏過的布巾,防止被過了病氣。
很快越修的回信也到了,當看到信中的“傷寒”二字時,在場的人俱是麵色凝重,鳳清的心也沉了下去。
傷寒會死多少人,她冇經曆過,但她從史書上看到過,那一個個數字觸目驚心,好在前朝研製出了治療傷寒的法子,可是對於眼下是不是真的有用,誰也不知。
沉默了片刻,鳳清沉聲道:“既已確定病由,那就對症治療吧,勞煩幾位醫師開出方子,所需的藥材也開個單子出來,我派人去籌集,都各自去忙吧。
”“姑娘,要不咱們回城吧?”所有人都走後,月季帶著哭腔的勸著鳳清。
“傻丫頭,這路都已經走了一半了,此時回去,豈不是前麵的努力都白費了,我們自己注意點,帶好麵罩,每日熏艾,不會有事的,你若是擔心,我送你進城。
”月季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姑娘不走,我也不走!”鳳清揉揉她的臉頰,“不怕,有這麼多大夫在,肯定都能治好的。
”話是這麼說,現實卻無比的殘忍,隨著病程的進展,每天都有很多患者不治身亡,遠處的焚屍坑幾乎整日不停,整個災民安置點都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
鳳清再次修書一封,送去了荊州刺史府,將江夏和夏口的災情詳細敘述,請求從襄陽籌集藥材和大夫,她現在也管不了瘟疫的訊息會不會擴散了,隻能先救眼前的人。
這天晌午施粥時,有個小姑娘一直冇有來,月季就問了幾句,才知道她也染病了,施完粥月季去看她,冇想到前日還言笑晏晏的小姑娘竟然已經奄奄一息。
鳳清聽聞,心裡也有點泛酸,她也記得那個小姑娘,每次給盛完粥,她都會收穫對方一個感激的笑容。
她沉默著套上罩衣,戴上麵罩,想去看看那個小姑娘,月季看著她,雙眼含淚,終是冇出聲勸阻,也跟著動作。
兩人到的時候,小姑娘已經昏迷,她母親過來照顧她,懷裡還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在邊上啜泣,看到鳳清到來,眼神還有些呆滯,還是旁邊的人提醒,才反應過來,忙笨拙的給鳳清行禮。
鳳清攔住他,坐到小姑娘身旁,她母親叫了她好幾聲,她才緩緩睜開眼睛,“阿孃,我是不是要死了?”小姑娘微弱的話音剛落,她母親的淚水便掉了下來,泣不成聲,鳳清偏過頭努力平靜自己的心緒,撫上她的頭髮,柔聲說道:“怎麼會呢,你纔多大啊,說什麼死不死的,這裡有這麼多大夫,你肯定能挺過去的,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可是我看到這裡好多人,像我這樣子冇幾天就死了。
”“你跟他們不一樣,你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上天肯定會眷顧你的,你想要吃什麼,姐姐待會兒給你送來,我們吃飽了,纔有力氣堅持。
”“我想吃芙蓉糕,我以前上街賣花時聽人說很好吃。
”“好的,姐姐這就讓月季姐姐去買,很快就回來。
”月季也忙點頭,轉身就往外跑去,小姑娘聞言臉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可她最終還是冇能嘗上一口心心念唸的芙蓉糕,聽著她母親不再壓抑的哀嚎,鳳清突然有種喘不上氣的感覺。
她站起身,四處張望著,目之所及的都是一張張麵黃肌瘦,毫無生氣,充滿絕望之色的臉,還有時不時的咳嗽聲響起,看著他們飽含求生欲的眼神,她再也待不下去了,衝了出去。
回到臨時衙門裡她的房間,看見桌上一直放著的她愛吃的桂花糕,她拿起一塊就往嘴裡塞,淚水也不知何時流了下來,和糕點混在一起,而她毫無所覺,隻一個勁兒的往嘴裡塞。
“姑娘,你坐了快兩個時辰了,米水未進,喝點粥吧。
”月季端著碗清粥進來,擔心的勸道。
鳳清搖了搖頭,“去讓龐長史過來,讓他把死亡的災民名錄也拿過來,我想再看看。
”月季無奈,應聲出去了,不一會兒,龐長史便匆匆過來了。
鳳清接過冊子,一頁一頁的翻著,手指摩挲著那一個個普通的名字,之前看時不覺得,如今再看,卻彷彿看到了一張張打過照麵的臉。
突然,她猛地站起身,睜大眼睛,快速的翻過每一頁名冊,直至翻到最後,她無力的癱坐在椅子上,她似乎明白了父親和叔父在荊州的秘密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