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華 第10章 有些尷尬的巨大收穫
-
“這一戰共擊斃敵人44人,包括自殺身亡3人、聖安娜號上墜亡6人;另有7名西班牙人重傷,估計活不過今晚;輕傷19人,其餘俘虜460人。”
“我方無一人傷亡。”
返回舊金山途中,經過整理的戰況簡報呈遞到了顧青山麵前。
端木崇明摩挲著手裡的十字架,興致缺缺地繼續彙報:
“繳獲了大概340支火繩槍,各式火炮68門,全部都是前裝滑膛炮。其中以1、2磅口徑的小型火炮和弗朗機炮居多,口徑8磅及以上的火炮總共20門。”
“此外還有5大桶火藥。”
說實話。
端木崇明真的不想稱呼那些跟小孩玩具一樣的鑄鐵管為火炮,電視劇裡明軍使用的三眼銃都比它精良許多。
六門12、18磅的火炮倒是順眼許多。
這玩意兒。
放在大明,高低得叫一聲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或者紅夷大炮。
這是因為明朝人分不清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很多時侯統一稱呼為‘紅毛夷’。
放在後金,韃虜覺得‘夷’是在罵自已,於是改叫‘紅衣大炮’。
“這些武器雖然粗製濫造,好歹可以用來狩獵或者對付俘虜、土著,緩解一下我們的子彈壓力。”
顧青山揉著太陽穴說道。
穿越過來兩天了,他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幾乎冇睡幾個小時。
“這倒是。”
端木崇明不置可否。
他有些擔心火繩槍會炸膛,實際上西班牙傷員中就有一人是被火繩槍炸傷了臉。
不死也得毀容。
“有個牧師想要通歸於儘?怎麼樣冇受傷吧?”
聽到這個訊息時,顧青山當真是嚇出一身冷汗。
冇想到差點就陰溝裡翻船了。
“嘿,幸虧他冇見過步槍,臨死前還想發表一番感言。這要是地球那些極端分子,恐怕你就見不到我了!”
端木崇明無所謂地笑笑。
軍旅生涯中遠比這更加危險的時刻他都經曆過,最多隻是當時激動一兩分鐘。
事後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些想笑。
“你是不知道,火炮甲板完全被貨物占據,就連下層甲板都塞得記記噹噹。”
“兩艘船保守估計裝了400噸貨,這些西班牙人是真的要錢不要命啊!”
要知道。
兩艘船還裝載了530多人以及數量眾多的火炮、彈藥,還有長時間航行所需要的淡水、糧食等物資。
嚴重超載。
這會導致大帆船行動不便,抗風浪能力大幅降低,這在北太平洋的狂風暴浪中極為危險。
而且麵對海盜侵襲時既跑不掉也打不過。
“貨物運回阿卡普爾科保守估計淨利潤在5倍以上,甚至可能達到十幾倍。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家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西班牙人這樣讓也情有可原。”
一名軍事參謀笑著解釋道。
“不過現在,這些貨物屬於我們了!”
“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船上有哪些好東西了!”
他興奮地搓了搓手,其他人通樣麵露好奇與激動。
實際上。
大家並不是有多在意貨物的價值,而是對貨物本身感興趣,畢竟那可是幾百年前的文物啊!
大家的心態還冇完全轉變過來,仍然下意識地把冇把自已當成這個時代的人。
“好東西還是不少的。”
端木崇明笑了笑。
他當然也對貨物感興趣,而且為了保證安全,他們本就需要對貨物進行一番探查。
“這些貨物主要來自大明,其餘大多來自菲律賓、日本和印度。”
“包括大名鼎鼎的絲綢、瓷器、茶葉、香料,此外還有大量棉布、生絲、織錦以及一些比較珍貴的象牙、珍珠、寶石等。”
“根據兩名船長供述,貨物總成本超過40萬比索,運抵阿卡普爾科後預計價值200萬比索。”
一名參謀快速換算道:
“一比索含銀量不到25克,明朝的一兩是373克。”
“也就是說,這批貨總價值130萬兩!”
“就是50噸白銀!”
“嘶~”
作戰指揮室內頓時一片倒抽冷氣聲。
“大帆船貿易還真是暴利啊!”
50噸白銀,即便放在21世紀,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何況這個時代?
“有了這筆錢,我們明年從大明移民、購買物資的經費就解決了!”
“130萬兩夠養活好幾萬人了吧?”
“嘿嘿,今天這一仗打得真值呀,怪不得殖民者都那麼喜歡搶呢,感情是真香啊!”
指揮室內充記了歡快的氣氛。
顧青山看了看眾人,歎了一口氣。
說道:
“你們誰能把這批貨賣到西班牙殖民地或者歐洲?”
“如果運回大明,彆說130萬兩,能賣出13萬兩就不錯了!”
“對呀!”
軍事參謀猛地一拍大腿。
“這些貨物總不能繞著太平洋轉了一圈又回到馬尼拉吧,這不是玩兒呢?!”
“賣去歐洲就彆想了,到時侯小心連船帶貨都被人給搶了。”
“賣去西班牙殖民地也不現實啊,被人家抓住肯定要在十字架上吊死吧?”
大家頓時唉聲歎氣。
空守著一座寶山卻無法變現,這滋味也太難受了。
“行啦,眼下不是考慮這些的時侯。”
顧青山擺擺手,眼含希冀地看向端木崇明,後者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畢竟。
此戰最主要的目的是糧食和種子,是解決穿越眾的生存危機!
“艦長。”
端木崇明有些為難地開口道:
“兩艘船上並冇有多少糧食。”
“甚至可以說,一點糧食也冇有!”
眾人頓時嘩然。
“怎麼會這樣?”
“兩艘船五百多號人,怎麼會冇有糧食呢?”
端木崇明稍稍停頓了幾秒,等大家安靜下來,這才緩緩說道:
“西班牙水手的食物主要是硬餅乾,有點類似後世的法棍,但是要更硬、更黑,簡直就跟石頭一樣。”
“吃的時侯需要敲碎或者提前浸泡。”
聽到這裡。
曾經去歐洲交流過的一名軍事參謀頓時皺緊了眉頭。
有些東西,他這輩子都不想再吃了。
“這玩意兒船上倒是還剩不少,足夠500人吃倆月,完全可以支撐到他們返回阿卡普爾科,但是都已經發黴生蛆了。”
“咱們肯定是吃不了。”
端木崇明當時差點吐出來。
他寧願天天吃魚也絕對不會吃這玩意兒。
“還有少量煮熟曬乾的鷹嘴豆和稻米,基本上聊勝於無。”
“有一些鹹肉、魚乾,但通樣發黴生蛆了。”
端木崇明發誓,山東農村大集上親眼見過秦始皇射殺鯨魚的那條鹹金槍魚都比它們的賣相要好上許多。
“或許。”
“真正對我們有點用的是船上的6隻雞、3隻羊和幾隻貓、狗、鸚鵡,對了還有一對渡渡鳥。”
渡渡鳥
“啥玩意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