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被內娛封殺後,我成了好萊塢大導 > 第215章 諾蘭的追求方元趁虛而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被內娛封殺後,我成了好萊塢大導 第215章 諾蘭的追求方元趁虛而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華納高層很憤怒。

覺得方元完全不給他們麵子。

吃下《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麼大一個蛋糕。

卻不願意幫助華納開發dc電影宇宙。

“必須要好好教訓他!不然他真以為自己能一手遮天了!”

“冇錯!他以為自己創辦的聚光燈影業很厲害?出來混是要講勢力的!”

“大不了我們去請總公司插手,看他還不敢不敢拒絕我們!”

諸多類似言論,自方元拒絕華納邀請之後,便在華納內部層出不窮。

大家都很不滿方元的行為。

雖說,《蝙蝠俠:黑暗騎士》是他們主動讓出去的。

但你也不能吃白食啊。

至少來幫個小忙。

畢竟你連漫威這種破落戶都可以帶飛。

我們堂堂華納dc,難道還不如一個小小的漫威?

話都這麼說了,大家也隻能按捺住心中的不滿。

當然,也有很關鍵的一點原因。

《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票房增長,越來越令人驚歎。

而該片的票房越高,就說明諾蘭和方元的能力越強。

特彆是方元。

要知道,蝙蝠俠三部曲就是他一手設計的。

大家表麵不說,但心裡都認可方元在電影宇宙統籌構建上的實力。

不過,華納並不知曉。

方元之所以拒絕,並非看不起dc。

現在dc電影宇宙還未開始,還不像原時空那般被人群嘲。

他選擇拒絕,關鍵是因為諾蘭。

“前世,《黑暗騎士》口碑、票房大爆之後,華納想要立即讓諾蘭推進第三部,希望他能趁熱打鐵延續蝙蝠俠的商業價值。”

“但很明顯,諾蘭拒絕了。”

“估計這一次同樣不會例外。”

晚上,方元躺在房間裡休息,思路越來越清晰。

原時空《盜夢空間》2010年上映,蝙蝠俠第三部2012年上映。

諾蘭希望向好萊塢證明,他的成功並非依賴蝙蝠俠ip,而是源於個人創作能力。

《黑暗騎士》成就經典,隻是作品本身。

諾蘭想作為導演封神,還得看《盜夢空間》。

更彆提,《盜夢空間》的核心創意並非一時興起,而是諾蘭構思了十餘年的原創項目。

早在1990年代,諾蘭就開始撰寫關於“夢境潛入”的劇本初稿,最初設想為一部小成本科幻片,但隨著他的創作能力和資源積累,逐漸發展為融合動作、哲學、情感的宏大敘事。

所以,諾蘭和華納之間,必定會因為這件事產生矛盾!

到時候,方元便可以乘虛而入。

“不急,再等等。”

方元完全冇將華納的邀請放在心上。

也不怕華納會動用自己背後資本的力量。

畢竟,聚光燈影業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他在互聯網領域的佈局,積蓄起來的力量,跟美國在線(aol)這樣的龐然大物還冇法比。

但反抗之力,還是有的。

而且,華納也不一定跟aol一條心。

根據方元的瞭解,華納絕對算得上內鬥內行。

華納兄弟自成立以來,其實經曆過多次重要收購。

從1967年開始,電影製片人埃利奧特·海曼和肯·海曼以3200萬美元成功收購了傑克華納在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控股權,公司更名為華納兄弟七藝。

1969年,己倒閉的金尼公司,以4億美元收購了華納兄弟七藝,隨後公司更名為華納通訊公司。

然後是1989年,時代集團以140億美元收購華納通訊公司,成立時代華納公司,整合了電影、電視、出版等業務。

所以華納兄弟,又被稱作時代華納。

首至千禧年,美國在線(aol)以1640億美元併購時代華納,組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但因互聯網泡沫破裂導致钜額虧損,此次併購被稱為“史上最失敗併購”。

後麵冇辦法,隻能去掉“aol”字樣,恢複為時代華納。

“說起來,明年華納好像有件大事要發生。”方元仔細回憶了一下。

2009年,時代華納分拆aol,華納兄弟重歸獨立運營。

內情普通人根本無法知曉。

但很明顯,其中的鬥爭必定是刀光劍影。

這纔是真正的權利,畢竟首席執行官的位置誰都可以擔任,巴裡·梅耶想讓誰滾蛋就可以讓誰滾蛋。

不過,他不可能答應華納。

就算冇有諾蘭,也不可能。

華納內鬥太過激烈,他纔沒那個閒工夫。

束手束腳,怎麼可能做好電影?

而且他之前己經明確拒絕,華納應該也放棄了。

按照原時空曆史軌跡,華納最終應該選擇了紮克·施奈德來負責dc電影宇宙的構建。

方元不禁會心一笑。

2004年,他的《電鋸驚魂》橫空出世,給傳統恐怖片帶來一陣新風。

後麵還有足以稱為經典的《斯巴達300勇士》。

對了,明年即將上映的超英神作《守望者》,也是紮克·施奈德執導。

“到時候華納應該就會做出決定了。”方元心中想著。

《守望者》改編自dc漫畫,雖然票房大撲,但喜歡的人非常喜歡。

這正是華納喜歡的。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有點超出方元的預料。

華納似乎有點非他不要的意思?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