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 107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107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羅愛卿,你是在怪罪朕嗎?

羅政垂著頭。

羅嶽扶著祖父起身,低聲:“祖父,他到底少了城府。”

“無妨,無妨。”羅無咎拍了拍長孫的手臂:“但凡立誌,需成全,我們羅家不怕多幾個有能耐的。”

羅嶽低聲應是。

羅政臉紅到了脖子,自己從小到大就跟有能耐不沾邊,以前覺得整日裡活得自在挺好,可打從溫令儀嫁給晏懷卿後,秦國公府的幺蛾子就沒斷過,他確實動心了,建功立業,分府另住,就算不能和溫令儀在一起,他也要有本事守著她一輩子。

出了書房往彆院來,羅府一牆之隔就是羅家的彆院,彆院裡養著二十幾個門客,京城人儘皆知。

羅無咎坐下來,門客陸續過來落座。

羅政有些奇怪,這些門客竟不給祖父行禮,坐下來的時候也都低著頭,從袖袋裡取出來冊子翻看,旁若無人的架勢,讓他都止不住偷瞄兄長羅政了。

因羅家最重規矩的便是兄長,可兄長似是習以為常,也不覺得這些門客失禮。

“都說說吧。”羅無咎端起茶盞,送到嘴邊抿了一口。

“年前,溫慕春離開京城往漠北,如今人在西涼。”青色長袍的男人率先開口,年紀三十開外,是羅政沒見過的人。

羅無咎點了點頭。

另一個人說:“裴祈安和溫家來往甚密,並且把手底下的產業都交給溫令儀打理,這其中的隱情不得而知,因我們的人根本無法近裴祈安的身。”

羅政心裡咯噔一下,祖父用這些門客掌握著整個京城的動向啊?自己之前根本不知道。

“溫令儀去年派人往漠北去,在那邊買了一座山,具體要做什麼不得而知,那座山到底有什麼用也沒查出來,當地人和當地縣誌都對那座山無多瞭解,隻是荒山。”有人說。

羅政緩緩地吸了口氣,他發現祖父並非覺得自己不行,而是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他好像真不太行。

“宋家人後天入京,溫家定下婚期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年輕人抬起頭:“羅老,秦國公府裡的穆青,似乎不妥當,藥王穀的人就住在秦國公府隔壁,到底想要做什麼還看不出來,江湖中人頻頻出現在京城,隻怕跟秦國公府關係很大。”

羅無咎抬起手壓了壓額角:“除此之外呢?”

有人翻了幾下小本子:“從三年前平陽紀家帶頭在京城開了天下商會後,沈宗儒便庇護天下商會,如今商道儘數掌控在天下商會手中,我大夏三路轉運使都舉步維艱,南曲水路轉運,晉陽和昌洛的陸路轉運,都難以掌控局勢了。”

羅無咎蹙眉,偏頭跟羅嶽說:“去查一查軍需供給,是什麼人具體負責的。”

“是。”羅嶽領命退出去了。

這些門客陸續離開。

羅無咎這纔看坐在身邊一直都默不作聲的羅政:“政兒,你從這些訊息裡能看出什麼來?”

“祖父為大夏江山嘔心瀝血,可這些事又不能擺在明麵上,皇上那邊若不動,祖父難以壓住李若甫等人。”羅政說。

羅無咎笑了:“對,也不對,其實這些都是朝廷上的爾虞我詐,倒也不用太在意,真正重要的是鎮國公府謀劃的長遠,隻怕有了不臣之心,裴祈安是皇上跟前的紅人,可他背負著裴家滅門的仇恨,你覺得如今這局勢,你入行伍又能如何?”

羅政愕然的瞪大眼睛,完全說不出話來。

“你隻知道李若甫跟我作對,卻不明白帝王的製衡之術,大夏立國至今,對三公從不曾手軟留情,三代帝王皆是如此,我啊,老了,還能做多少事?一直以來都以為當今是明君,可他竟要拉攏中山宋家,意圖讓宋家女入宮,這讓我很寒心啊。”羅無咎搖頭:“你一直都不明白,你父纔是羅家的退路,如今讓你入行伍和從商之間選擇,你該如何選擇啊?”

羅政低下頭,他覺得自己真是丟人,不是因為心裡有溫令儀,而是因為自己沒什麼本事卻眼高於頂。

羅無咎拍了拍羅政的肩膀:“走吧,回家,京城裡太多人想要趁機撈軍功了,我們羅家不能湊這個熱鬨。”

羅政扶著祖父回府,總覺得祖父身上透出了沉沉的暮氣。

他以前並不知道祖父為大夏如此用心,知道後反而覺得祖父可憐。

京城裡,羅家位高權重,但沒有任何至交好友,朝廷上的祖父和兄長猶如難支孤木,也不知道這份拳拳之心,到最後能換來什麼。

就在羅政陪著祖父回到羅府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宮裡差人請祖父入宮。

羅政擔憂的看著祖父佝僂的背影,心裡一陣難受。

禦書房裡。

永元帝神色凝重。

羅無咎進門請安後被賜座,坐下來的他抬頭看著對麵的李若甫和沈宗儒,再看坐在永元帝跟前的裴祈安,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衣袖。

“西涼是眼前的心腹大患,據探子來報,西域三十六國也虎視眈眈,大夏如今局勢嚴峻,各位愛卿可有什麼應對之策?”永元帝開口。

羅無咎淡淡的掃了一眼裴祈安,他早就看出裴祈安絕非忠心耿耿之人,隻是小小年紀就能調動西涼和西域三十六國,多少有些不可思議。

“皇上,啟用鎮國公和秦國公的後人執掌兵權,能和西涼一戰,但西域三十六國,還需從長計議,能議和則議和,若非要打的話,朝中武將倒也可用。”李若甫說。

羅無咎冷聲:“大夏兵馬不足百萬,西域三十六國若聯盟,傾全力可抗衡,但西涼這邊就首尾難顧,所以需震懾,而不是開戰,至於議和,不過是與虎謀皮,老臣以為絕不可議和。”

“羅大人,若隻論戰,大夏如何麵對如此龐大的三十六國?”李若甫看著羅無咎:“你一直都不肯議和,如此好戰實非黎民百姓的福祉,更會動搖國本,一旦開戰所需軍備可不是小數目,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養兵千日為的是用兵一時,難道李大人覺得養兵千日就是養著嗎?”羅無咎寸步不讓:“西域三十六國一旦犯邊,從西北而來,若和西涼聯手呢?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和談隻會讓他們得寸進尺。”

永元帝被兩個人吵得頭疼,壓了壓額角:“鎮國公府,溫慕陽率軍鎮守漠北,鎮國公攜帶家眷千萬,此事可行?”

“不行!”羅無咎幾乎是吼出來的,自知如此語氣會惹永元帝不悅,起身跪倒:“鎮國公府二公子溫慕陽駐守漠北不如駐守雁門關,雁門關極有可能成為踏入大夏的口子,吾皇聖明,若把鎮國公和家眷都放在漠北,隻怕會失控。”

永元帝蹙眉,不理跪在地上的羅無咎,而是問裴祈安:“玉琢覺得呢?”

“羅大人說的有道理,可雁門關的蒼山裡,有不少曾經是晏家軍的舊部,他們不肯受封入朝,但隻要是晏家人,他們必定會鼎力相助。”裴祈安說。

永元帝點了點頭,就連晏戈昨晚也連夜寫來奏摺稟明此事,若讓溫慕陽去雁門關,絕不是好安排。

李若甫起身跪在地上:“皇上,晏懷卿是晏家人,隻需要用大將為主帥,克製他一二,他能調動曾經的舊部,雁門關確實應該讓晏懷卿去。”

羅政低著頭,一滴混濁的眼淚落在地上,他知道大夏完了。

鎮國公必定和裴祈安聯手了,可他能說嗎?手裡沒有證據,就算說了有什麼用?

雖是近春,卻心起秋涼,羅無咎緩緩地吸了口氣:“皇上,老臣年事已高,不堪重任,請皇上準許老臣告老還鄉。”

裴祈安看著跪在地上的羅無咎,賢臣,能臣,但若留在朝中,那纔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呢。

永元帝微微俯身:“羅愛卿,你是在怪罪朕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