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415
溫家的治家之道
在大昭,溫家的權勢無人能及,是絕對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存在。
不止是溫令儀,裴祈安心裡也清楚得很,溫家就算是再位高權重,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家族,不是某個人,而是整個溫家。
宴席結束後,宋明月帶著女兒陪婆母回去了溫家。
裴祈安和裴佑璽請溫長安、溫慕春往禦書房去。
溫一鳴和溫一凡則跟著太子去了東宮。
儘管舟車勞頓,確實辛苦,可一晃三年過去了,有很多話迫不及待的想要說。
禦書房裡。
裴祈安退了左右服侍的人,這禦書房裡就不再是君臣,而是家人。
“大哥,你在大齊的日子裡,大昭發生了很多大事。”裴祈安開啟輿圖,把四夷將軍的事都跟溫慕春說了。
溫慕春微微點頭:“如此安排最好不過,溫家就算傾儘一族之力,也不過是幾個人,但大昭百姓有七千萬之多,人才濟濟需給他們一展才華的機會。”
“是啊。”裴祈安給溫長安和溫慕春斟茶後,說:“大齊太遠,封疆大吏的人選確實不好找,大哥在大齊還需要一些年頭,說起來我心裡是愧疚的。”
溫慕春笑了:“祈安,用不了多久,大昭的強大就會足以讓大齊那邊更安定,屆時隻要是能臣,都可在大齊群島上任職,趙誠的水師收攏回到歸海府,大齊的船塢也已成熟了,若是還需要進一步穩固,遷徙是一個很好的法子。”
此言一出,裴祈安和溫長安的眼神都亮了。
“此法甚好。”溫長安看著裴祈安:“大昭百姓不管身在何處,根都在大昭,如此一來可以讓大齊群島上的人來大昭,如此一來,但凡有心懷不軌的人也都不得不安定下來。”
裴祈安笑了:“好,這件事就如此安排下去,大哥也彆著急走,等準備好帶回去。”
禦書房裡商量的都是大事。
東宮書房裡,裴佑璽、蕭鼎、溫一鳴和溫一凡,四個人少年說的是將來,裴佑璽說江南所見所聞,說民生,蕭鼎說大周的風光和三十六郡,說自己對大周將來的設想,溫一鳴和溫一凡則說大齊,說戰艦,說海外群島上的物產。
少年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畢竟屬於他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溫府裡。
在溫城和溫老夫人去世後,自然而然的府裡稱呼就變了,溫夫人成了溫老夫人,宋明月成了大夫人。
宋明月給仆從們發了紅封,跟婆母做在一起聊起來了這些年的日子。
提到孩子們在大齊,溫老夫人輕輕地歎了口氣:“雖說,溫家門楣需要溫家人支撐,做什麼也都是應該的,可到底你們為令儀的心思更多。”
“母親,這是咱們關起門來說的話,阿寧貴為皇後,可咱們自家人誰又能忘記阿寧最難時候,如何一步步從深淵裡走出來的呢。”宋明月柔聲:“我們如今能為她做的並不多。”
溫老夫人拍了拍兒媳的手,儘在不言中,作為母親她比誰都清楚,當年解毒若是真要用阿寧的心,她也不會猶豫的,輕輕地歎了口氣,話鋒一轉:“明月啊,一鳴也可以議親了,他可有心儀的姑娘?若是沒有的話,京中的花名冊剛好我手裡有,可以選個稱心如意的。”
“母親,一鳴的婚事。”宋明月抬眸看著婆母:“宋家那邊?”
溫老夫人輕輕地搖了搖頭:“雖說可以親上加親,可溫家如今的權勢太大,看似風光無量,可物極必反,月滿則虧,宋家富可敵國,若再聯姻,隻怕不妥。”
宋明月心裡咯噔一下,婆母的意思她懂,正因為懂才會有些後怕,祖母是宋家女,婆母是宋家女,她也是宋家女,二房的夫人更是自己的親妹妹,這般三代姻親關係,確實會是隱患,不管是對溫家還是對宋家,都是如此。
“母親,那宋家那邊該怎麼說呢?”宋明月說。
溫老夫人提起來了裴明熙的婚事,聽得宋明月又是吃了一驚,怪不得婆母會想要斷了和宋家的聯姻,原來宋家竟想要娶長公主,那豈不是說,宋家女更可能是想要入宮?
思及此,宋明月問:“母親,當今皇上和皇後感情甚篤,難道會開後宮?”
“不會。”溫老夫人說:“當今皇上和阿寧一路走來到今天,任憑什麼樣的女子也走不到兩個人中間去,但太子也很快就到了要議親的年紀,就算是天家子議親可能不會太早,但後宮極有可能會有皇後和妃嬪。”
宋明月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清了清嗓子:“母親,溫家會讓家裡的姑娘入宮嗎?”
“不會。”溫老夫人說:“溫家兒孫需靠自身的能力在未來的朝堂上立足,若無這樣的本事,溫家可載譽退隱,至於溫家的女兒,明月啊,母親這一生有兩個女兒,令容早早嫁人,還是低嫁,可還是遇人不淑,遭了大罪,阿寧更是如此,母親是前車之鑒,明月要為我們的言兒好好籌謀,擇婿且不能著急。”
宋明月心裡踏實下來了,跟婆母看了京城中各家小姐的名冊,二人也沒做主,隻等著溫一鳴得了空閒再定,雖說以溫家現在的地位,任憑去哪家提親都會極順利,可溫一鳴是否稱心纔是最重要的。
甚至,溫老夫人說:“溫家不需要和任何官家有裙帶之情,可所有官家隻怕都想要得到溫家的庇護,所以一鳴擇妻,人品最重要。”
“兒媳省的。”宋明月鬆了口氣,一鳴是大房長子,能得到婆母這番推心置腹的話,她都為兒子感覺到輕鬆了。
宮中,禦書房。
時辰不早,裴祈安便讓溫長安和溫慕春回府休息。
溫家父子告退離去。走在出宮的路上,月色清輝灑在宮道之上,四周寂靜。
溫長安看著身邊沉穩的長子,輕聲道:“慕春,今日在禦書房,皇上推心置腹,待我溫家,確實仁至義儘了。”
溫慕春頷首:“是。皇上胸襟開闊,是明君,更是重情之人。正因如此,我們溫家更該謹守臣節,兢兢業業。”
回到府裡歇息,孩子們捎信兒回來說要夜宿東宮,好不容易回來一次,縱容點兒也無妨,再者誰都知道,孩子們會成為太子的近臣,多培養一下感情也是應該的。
溫老夫人跟溫長安說了婆媳之間說的婚事。
溫長安笑了:“好,如此安排最好不過。”
同樣,宋明月也在跟溫慕春說兒子的婚事,溫慕春輕輕握著宋明月的手:“這次皇上要安排大昭百姓遷徙事宜,我們確實會在京中多住一些日子,我陪著你回去孃家走一走吧,也好多年沒回去了。”
這話讓宋明月眼圈都紅了,輕輕地嗯了一聲。
一夜無話,第二天溫家書房裡,溫長安和溫慕春說起來了長孫的婚事。
“你母親方纔派人傳話,說是在與明月商議一鳴的婚事。”溫長安頓了頓,說道,“家裡的意思,是希望一鳴的婚事,低調些,尋個妥當的人家便可。你意下如何?”
溫慕春幾乎沒有猶豫:“兒子與明月也是這個意思。溫家如今,不宜再結高門。一鳴是個踏實的孩子,隻要姑娘品性好,家世清白,兩人投緣,便是良配。”
“好,你能如此想,為父就放心了。”溫長安欣慰地點了點頭。長子能如此清醒,不因權勢而迷失,溫家的未來,便又多了一重保障。
溫慕春給父親斟茶:“母親可有彆的安排,若是沒有的話,慕春想要陪著母親和明月回去宋家一趟,明月已經多年未曾回去孃家走動了。”
溫長安點頭:“確實可以回去看看了。”
上一章寫錯了姓氏,不是沈明月,是宋明月,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