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 448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448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裴祈安讓位

裴佑璽微微一愣,耳根有些發燙,但並未迴避,沉吟片刻,坦誠道:“母後,曦兒妹妹聰慧堅韌,見識不凡,兒臣甚為欣賞。”

溫令儀笑了:“隻是欣賞?”

裴佑璽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兒臣知母後之意。若得曦兒為妻,不僅是兒臣之幸,亦是大昭之幸。她理解大周,熟悉大齊,見識廣博,將來必能成為兒臣的賢內助,共同治理這萬裡江山。隻是不知曦兒她會不會中意兒臣。”

“曦兒那邊,母後去說。”溫令儀柔聲道,“但你需記住,婚姻大事,雖關乎國體,亦需兩情相悅。母後希望你們是因為彼此契合,而非僅僅因為身份和利益。”

次日,溫令儀召蕭曦入宮,摒退左右,母女二人說起了體己話。溫令儀並未直接提親,而是問起了蕭曦對未來的打算。

蕭曦聰慧,立刻明白了姨母的用意,臉上飛起兩朵紅雲,垂首輕聲道:“曦兒……曦兒但憑姨母和母後做主。”聲音雖輕,卻並無忸怩抗拒之意。這幾年的遊曆,讓她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那位沉穩睿智、心懷天下的太子表哥,早已在她心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得了蕭曦的默許,溫令儀心中大定。她與裴祈安商議後,決定正式向大周提親。

國書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大宛皇城。蕭玄策與溫令容接到國書,相視而笑。他們早已樂見其成,蕭鼎更是為妹妹高興。大周朝廷上下,亦將此視為鞏固兩國盟約的天作之合,無人反對。

於是,一場跨越兩國的盛大訂婚儀式,在大宛皇城和京城分彆舉行。大昭太子裴佑璽與大周長公主蕭曦,正式定下婚約。婚期,則定在了一年之後。此舉既給了兩國充足的時間準備這場註定舉世矚目的婚禮,也給了兩位年輕人一段時間,讓他們在婚前有更多的相處和瞭解。

訂婚之後的一年,對於裴佑璽和蕭曦而言,是充實而忙碌的。

裴佑璽更加勤勉於政務,將之前移民安置、協助大周削藩的經驗融會貫通,在裴祈安的指導下,開始著手處理一些更深層次的國策問題,如賦稅改革、漕運優化、邊疆開發等,展現出越來越成熟的治國才能。

蕭曦則並未安心待在閨中待嫁。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學識,積極參與一些她感興趣的領域。她協助裴明熙管理部分皇家商貿,將大齊的海貿經驗引入大昭;她關注女子教育,向溫令儀提議並協助籌辦了京城第一所麵向官宦和民間女子的“**書院”,教授詩書、算學、女紅乃至簡單的醫理;她還時常被裴佑璽召去,就一些涉及大周、大齊或海外的事務提供建議。她的聰慧與能力,漸漸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認可與尊重。

兩人雖各有忙碌,但相處的時間反而比以往更多。他們一同批閱奏章,一同探討國策,一同微服出巡體察民情。在朝夕相處中,感情日益深厚,從最初的欣賞與默契,漸漸升華為相知相惜的深情。

時光飛逝,佳期將至。

整個大昭京城,乃至全國,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中。太子大婚,乃國之大典,普天同慶。皇宮內外張燈結彩,街道灑掃一新,各國使節紛紛攜重禮來賀。

大周送嫁的隊伍更是浩浩蕩蕩,由皇帝蕭玄策、皇後溫令容親自率領,儲君蕭鼎護送,帶著無數象征著大周情誼與公主尊榮的嫁妝,跨越千裡,抵達京城。

大婚之日,京城萬人空巷。

太子裴佑璽身著大紅蟠龍喜服,騎乘駿馬,儀仗煊赫,前往驛館親迎新娘。蕭曦則身著由大昭、大周頂尖繡娘共同趕製、融合了兩國服飾特色的華麗嫁衣,頭戴鳳冠,珠簾遮麵,在兄長的攙扶下,登上鳳輦。

婚禮在莊嚴肅穆的奉先殿舉行,告祭天地祖宗。隨後,盛大的婚宴在皇宮舉行,歌舞昇平,觥籌交錯,賓主儘歡。

當裴佑璽輕輕挑起蕭曦麵前的珠簾,看著燭光下那張明豔不可方物、帶著羞澀與幸福的臉龐時,他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滿足與責任感。從此,他的人生,將與身邊這個聰慧堅韌的女子緊密相連,共同麵對未來的風風雨雨。

蕭曦亦抬眸望著他,眼中是全然的愛戀與信任。她知道,她選擇的,不僅是一個丈夫,更是一個誌同道合的夥伴,一個將與她並肩守護這片錦繡河山的未來君王。

洞房花燭夜,紅燭高燒。

裴佑璽握著蕭曦的手,鄭重道:“曦兒,從今往後,這萬裡江山,你我共擔。”

蕭曦嫣然一笑,反握住他的手,聲音溫柔而堅定:“嗯,無染哥哥,曦兒願與你,攜手同行,共守太平。”

至此,大昭太子裴佑璽與大周長公主蕭曦,禮成。

太子大婚,盛世典儀餘韻未散,東宮便又迎來了另一樁普天同慶的喜事。婚後第二年,在一個春和景明的日子裡,太子妃蕭曦順利誕下了一對麟兒。

訊息傳出,舉國歡騰。雙生子在大昭被視為吉兆,象征著國運昌隆,福澤綿長。裴祈安與溫令儀喜不自勝,親自為兩個皇孫賜名。長子名“承燁”,取光明熾盛,承繼江山社稷之意;次子名“承煜”,寓意光輝照耀,德澤廣被。

百日宴辦得極為隆重,不僅大昭文武百官、勳貴宗親儘數到場,大周皇帝蕭玄策、皇後溫令容、齊王溫慕春、王妃宋明月等至親亦不遠千裡,再度齊聚京城,共襄盛舉。宴席之上,觥籌交錯,笑語喧闐,三世同堂,其樂融融。

就在這喜慶達到頂峰之時,裴祈安於宴席之上,當著滿朝文武與各國使節的麵,緩緩起身,牽著溫令儀的手,走到了禦階之前。他目光掃過下方濟濟一堂的親人臣工,最終落在並肩而立、抱著幼子的裴佑璽與蕭曦身上,臉上露出了無比欣慰與釋然的笑容。

“朕,自登基以來,已二十餘載。幸得祖宗庇佑,百官輔佐,百姓擁戴,更有皇後不離不棄,方有今日大昭之海晏河清,盛世初現。”裴祈安的聲音沉穩而充滿感情,“然,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朕深感精力漸不如前,而太子佑璽,仁德睿智,文武兼資,曆經錘煉,已堪當大任。今日,趁此佳期,朕決意,傳位於太子裴佑璽!自即日起,朕為太上皇,皇後為皇太後,移居慶寧宮頤養天年!”

此言一出,滿場皆驚,隨即便是山呼海嘯般的“萬歲”之聲。雖感突然,但眾人皆知,太子能力威望早已足夠,太上皇此舉,正是順應時勢,給予新君最充分的信任與空間。

裴佑璽與蕭曦抱著孩子,跪地接旨,眼中既有對父母突然放權的驚愕,更有沉甸甸的責任與堅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