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書童告搶功名,我琴棋書畫打臉 第454章 收割積分——審卷!
若不是林治提醒,他壓根不知道下麵的人竟然隱瞞地宮滲水的事情。
如果不是事前進行了緊急處理,自己的死對頭例行巡檢,那麼事情必定會上報。一旦這個事情被捅了出來,哪怕徐家都保不了自己的項上人頭。
所幸林治上次提醒及時,讓他有時間進行操作,這才讓他的死對頭並沒有發現此事,從而僥幸逃過一場大禍。
正是如此,如今的林治不僅是一位值得結交的後輩,而且還算得上是他的救命恩人。
「姑父,敢問可是已經徹底解決這個隱患?」林治知道現在想要將事情徹底解決,唯有用整石取代地宮的碎磚墓牆,但這個可能性似乎並不大。
戴銀山苦澀一笑,卻是輕輕搖頭道:「地宮裡麵的積水已經清理乾淨,在裡麵開了暗渠,牆上加了三合土和灰漿。現在墓牆已經不再滲水,這個事情在可控的範圍內,此次是真的謝謝你了!」
林治可沒有戴銀山這般樂觀,這種補救措施真能防住地宮滲水還好,一旦事情敗露便直接是人頭落地。
原本最好的方案是按照設計方案,地宮的墓牆用整石砌牆,但吃進肚子裡的銀子又豈會那般輕易吐出來。
現在隻希望徐家能夠一直可以隻手遮天,直到皇帝的棺槨成功送進地宮而沒有暴露,否則戴銀山隨時都有人頭落地的風險。
「好了,我是此次殿試的讀卷官之一,等你金榜題名後,咱們再敘!」工部右侍郎戴銀山看到同伴已經走遠,亦是連忙告辭地道。
林治看著戴銀山急匆匆的背影,亦是感到他的不容易。
雖然這般做事十分的危險,但他如果不肯充當徐家的黑手套,壓根沒有機會坐上工部右侍郎這個實權位置。
不怪大夏王朝最終會走向滅亡,如今的官場確實太過於腐敗,連給皇帝修的陵墓都敢如此偷工減料。
紫禁城,午門廣場。
林治是最後一個離開紫禁城的考生,當他跟隨著領路的鴻臚寺官員出來後,卻是意外發現外麵竟然正站著上百號人。
【積分
1】
【積分
1】
【積分
1】
……
林治安全渡過了殿試危機,腦海突然持續響起了熟悉的機械聲音,敢情這幫人是給自己送積分的好人。
「林會元,你沒事吧?」張世美上前,顯得關切地詢問道。
林治還沒有答話,結果旁邊一個青年男子滿眼敬佩地道:「林會元肯定沒事了,你們沒瞧見剛剛陳成憲被抓了嗎?」
就在剛好,他們看到哭著被拖出來的陳成憲,所以他們已經猜到林治是最終的勝利者。
「林會元,你剛剛是怎麼樣逢凶化吉的,我們還以為你……要被扣上抄襲的帽子了呢!」張世美猶豫了一下,於是小心翼翼地打聽道。
此話問出在場所有人的心聲,當即紛紛好奇地望向林治。
林治不想將這個事情說得太過於複雜,於是微微一笑道:「在殿試上,我用的其實是舊作。隻是為了防止被陳成憲陷害抄襲,所以我隻敢寫半篇,不想陳成憲還是抄了我的文章。你們亦是看到了,我要求從家裡拿來舊作,如此便證明抄襲之人是陳成憲了!」
「原來如此,林兄果真機敏過人!」張世美等人得知事情的原委,亦是紛紛得到滿足並稱讚林治道。
【積分
1】
【積分
1】
【積分
1】
……
林治又聽到一連串熟悉的機械聲音,突然意識到這幫人是真來給自己送積分的,所以更加不能讓他們知道真相,免得因嫉妒而不給積分。
麵對這幫喜歡吃瓜的考生,他故意僥幸地歎息道:「此次亦是形勢所迫,亦幸得我多留一個心眼,否則我真的要下大獄了!」
「現在善惡有報,恭喜林兄了!」有人看到林治平安無事,亦是進行道賀道。
林治的眼珠子一轉,卻是故意反問道:「你難道覺得這個福氣?為了防止陳成憲陷害,我可是差點交白卷的!」
「這……這確實不是!」張世美等人麵麵相覷,而後老實地搖頭道。
林治僅僅隻完成半篇文章,雖然成功避過了陳成憲的殺機,但亦是喪失了狀元寶座的角逐。儘管林治在會試的成績十分亮眼,但想要以半篇文章奪魁,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積分
1】
【積分
1】
【積分
1】
……
林治發現在示弱還真的有意外之喜,在場僅有一百多號人,而今收獲的積分已經超過了一百。雖然一百積分有點少,但這僅僅隻是開始,接下來的積分隻會越來越多。
殿試結束後,閱卷工作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此次殿試的審卷地點放在禮部衙門,亦是采用「封院」的操作。
殿試並不會進行「謄錄」,所有呈到讀卷官手裡的試卷都是原卷,所以書法好的考生往往更容易得到高分。
殿試並沒有主考官,設首席讀卷官一名,其餘七名為普通讀卷官。為了削弱舞弊的可能性,要求非執政大臣不可擔任讀卷官。
此次的首席讀卷官由夏閣老擔任,吏部尚書嚴默、戶部尚書錢貫中、刑部尚書孫繼宗、兵部尚書胡東林和工部右侍郎戴銀山等,個個都是權傾朝野的大人物。
監視官由錦衣衛大統領暗鳳擔任,隻見她將存在試卷的箱子取來,在大家的見證之下將封條開啟,然後分給八位讀卷官,每個讀卷官得到一捆試卷。
由於殿試隻有三百零一份試卷,加上題目僅僅隻有一道,所以不設同考官的分工模式,而是每個讀卷官都會讀到考生的試卷。
八位讀卷官圍著一張大桌而坐,每審閱完一份試卷,就會遞交給右手邊的讀卷官,這種審閱的方法便是「轉桌」。
讀卷官需要在考生的試捲上麵寫上自己的姓或名,然後以「甲乙丙丁戊」來評分,其中甲為上等,戊為下等。
當然,他們八位讀卷官隻有評分的權力,最終會選擇成績最好的十二份試捲上交皇帝,而後由皇帝進行最後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