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54章 君臨澶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54章 君臨澶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在這親征之路上一直磨磨蹭蹭的趙恒。

大軍剛離開京城不久,趙恒在半路上接到了從開封傳來的急報:留守京城負責監國的雍王趙元份突然身中暴疾無法理事!

再沒有比這更晦氣的事了,趙恒為此而不得不緊急重新安排回去監國的人選。幾經考慮之後,趙恒選出的這人是參知政事王旦。當麵領受任命後,王旦突然向趙恒提出了一個要求。

“陛下,要我回去代理監國也可以,但是請你現在把宰相寇準叫來,臣有話要說!”

寇準到了之後,王旦向趙恒問道:“陛下,如果我回去之後在十日內沒有得到前方的捷報,那麼我該怎麼辦?”

十日?王旦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趙恒這次禦駕親征不能在十天之內擊退遼軍,或者是被遼軍擊敗,那麼到時候他在京城裡該如何應對那極度險惡的局勢?王旦這話說得很隱晦,他就差沒有說如果皇帝陛下你死在了澶州,那麼他該怎麼辦?

趙恒當然能夠聽得懂王旦這句話的意思,他沉默良久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波譎雲詭的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值此兩國最高統治者直接麵對麵較量,如果雙方幾十萬人馬真要打起來指不定是誰會下地獄,趙恒也是心裡沒底。

沉思良久之後,趙恒頗為有些悲壯地對王旦說道:“立太子!”

這話幾乎就是趙恒在提前交代遺言。王旦這樣做其實無可厚非,他隻是在未雨綢繆而已,可這卻不可避免地讓隱藏在趙恒內心深處的恐懼開始持續發酵。

這裡順便說一點,在《宋史》的記載裡王旦是在這年的十二月才因為趙元份的暴疾而受命回去代理監國之職,可這明顯說不通。如果按照《宋史》所提到的這個時間點,這時候宋遼雙方已經達成了和議,遼軍這時候甚至已經完全回到了遼國境內,既然如此那王旦又何來的“十日不得捷報,將若之何如”的說法呢?王旦這話明顯就隻有在趙恒前往澶州的路上纔有可能說得出來。考慮到元朝人在編修《宋史》、《遼史》和《金史》上的巨大工作量以及他們完成這三部史書前後所用時間之短就無法不讓人對其中的某些記載產生質疑。

繼續來說趙恒。

前麵已經交代過趙恒在親征的路上得到了王繼忠再次寫來的信,他在得知曹利用還被王欽若“扣留”在大名府的訊息後便下詔讓王欽若放人以便讓曹利用前去遼營議和。在這之後,讓畢士安和寇準此前都擔憂不已的幺蛾子終於還是出現了——被趙元份的暴疾和王旦回開封前的那一番話給整得心神不寧的趙恒再次在心裡打起了退堂鼓。當親征大軍到達韋城縣(今河南滑縣)後,也就是在遼軍抵達澶州的同一天,趙恒突然停住不走了。

趙恒的退堂鼓是由兩方麵原因促成的,首先就是王繼忠寫來的信。他這時候才明白為何曹利用出去了那麼久卻沒有傳回丁點的有關於議和之事的奏報,原來和談根本就沒有開始。既然如此,那為何不等到曹利用傳回訊息後再決定是否要禦駕親征呢?畢竟戰場可不是遊樂場,而且他也對宋軍能夠擊退遼軍沒有多大的把握和信心。

另一個讓趙恒打退堂鼓的原因就是他身邊的那些“膽小鬼”。此行跟隨趙恒親征的某些大臣再次於私下裡建議他不要再往前走了,還是去南唐的故都金陵暫避一下為好。這些人具體都是誰在史書裡沒有交代,此時王欽若雖然被寇準給拖到大名府去站崗了,可繼承了他逃跑精神的人卻大有人在。

這些人向趙恒分析了眼前的形勢:遼軍一路南下無可阻擋,陛下你去了澶州簡直就是羊入虎口,而且你上個月就詔令王超前來澶州與你的親征大軍會合,可王超直到現在都沒有動身,此時難保他沒有彆的心思,他可是手握十幾萬大軍。陛下可彆忘了後晉時期同樣在遼國大舉南侵時擁兵自重的杜重威,後晉就是亡於他和遼國人的暗中勾結。所以,陛下你完全沒有必要以身犯險,打仗的事交給李繼隆他們就行了,而你還是先去金陵避險吧!

耳根子極軟的趙恒就這樣被說動了,他不想再往前走了。他當即命人把寇準叫到他的行營,看樣子他是準備把寇準帶著一起去江南旅遊一番。寇準心懷忐忑地趕到了行營,還沒進屋他就聽到一個太監正在慫恿趙恒趕緊逃跑:“陛下,某些大臣嚷嚷著要你親征到底是為什麼啊?他們究竟想把你逼到哪種地步啊?你還是趕緊下令讓我們回到京城去吧!前麵實在是太危險了!”

當寇準進來之後,這個太監立馬閉嘴了。可是,趙恒可不怕寇準。

他直接開門見山地對寇準說道:“愛卿啊,你看朕現在就去金陵怎麼樣?”

看著趙恒殷切的目光,寇準再次氣不打一處來,可這是他的皇上,而他也不是什麼目無君上的權臣。

寇準屏息良久,然後耐下性子勸道:“陛下啊,你身邊的那些給你說這些話的人簡直就跟鄉下的老太婆子沒什麼分彆。現在遼國人已經打到我們眼跟前了,全國軍民的目光現在可都聚焦在你的身上,你難道想讓他們看到你轉身後退嗎?河北前線各地的將士們可都知道你已經禦駕親征了,他們正翹首以盼地等著你呢!等著你去激勵和鼓舞他們奮勇殺敵驅逐敵寇!如果你這時候轉身回去甚至是直接跑到金陵去,那麼勢必會讓前方將士的軍心士氣瞬間瓦解,遼國人如果趁勢南下的話,你可能連金陵都到不了啊!”

寇準這一番話可謂是句句在理,但趙恒還是在搖擺不定。他低頭不語就像是在生寇準的悶氣,見此情形寇準轉身就走了出去。剛出行營的大門,寇準迎頭就跟禁軍殿前都指揮使高瓊撞上了。

寇準問道:“太尉受國厚恩,如今可想回報於國?”

高瓊不知他何出此言,但仍然慨然回道:“瓊乃一武人,如有需要,當以死報國耳!”

寇準也不跟高瓊廢話,他直接拉著高瓊就再次去見趙恒。

“陛下,你如果覺得我剛才說的話不對,那麼你現在問問高瓊,看看他對於你去金陵有什麼話說!”

趙恒望著高瓊,等著他發言。

高瓊立馬說道:“陛下,寇大人說的沒錯。況且,禁軍將士的父母妻兒可都在京城,他們肯定不想舍棄家小跟你去金陵,說不定走到半道上人就跑光了。臣懇請陛下立馬趕赴澶州,臣等願為陛下效死力,遼軍必不難破!”

寇準趁機說道:“陛下,機不可失,請你不要猶豫趕快出發吧!”

趙恒還是在猶豫,他又把目光投向這時候正持劍侍立在他身前的禦前侍衛王應昌,意思就是:你常年跟隨我左右,忠心可鑒,這事你怎麼看?

這個王應昌彆看隻是一個小小的禦前侍衛,但人家可是大有來頭,此人的祖父在北宋的曆史上大名鼎鼎——北宋忠武軍節度使、平滅後蜀的宋軍主帥王全斌。同樣作為一個武人和血性男兒的王應昌此時也被寇準和高瓊對國家的一片忠貞所打動,他朗聲回道:“陛下此次出征是在替天伐賊所向必克,如果你現在不往前走,恐怕遼國人會認為你膽小而更加猖狂。一旦你去了澶州,然後再強令王超率軍前來助戰,那麼遼軍自然知難而退,我軍必勝!陛下必勝!”

王應昌這一番慷慨激昂且讓人熱血沸騰的回答總算是徹底讓趙恒從逃跑的漩渦裡掙紮了出來,他決定不再逃跑了。他隨即對左右說道:“從今以後不要有人再跟朕說什麼南巡的事了,朕意已決,明日一早全軍向著澶州——前進!”

聊這些事的工夫,趙恒事實上已經在韋城逗留兩天了,當他再次起駕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二十四日。這天晚上,趙恒到達了衛南縣,他派遣翰林侍讀學士潘謹修先去澶州傳諭澶州各級官吏:澶州駐軍將帥及澶州知州等文武官員一律不得擅離職守前來迎候車駕。

兩天之後的十一月二十六日,趙恒到達了澶州南城。坐在禦輦上的他準備就此駐蹕於南城的行宮,而僅僅一河之隔的地方就是澶州北城,那裡有頂在最前線的李繼隆,再往前就是十萬遼軍以及趙恒此時的死對頭蕭燕燕和耶律隆緒。毫無疑問,北城乃是凶險之地,是真正的戰場。趙恒覺得自己到了澶州南城也就是他此次親征的終點站了,難不成還真的要他也像他伯父和父親一樣親自去最前線臨戰對敵嗎?

開什麼玩笑?我趙恒哪能跟他們兩位老爺子相比?就這樣吧!傳旨,朕要入住行宮休息了!

寇準見禦輦停下了就跑來問趙恒怎麼回事,趙恒說他要下輦入住南城的行宮,可寇準執意讓他過河到北城去。

“陛下,你不過河則人心和軍心不穩,敵人現在可是還很囂張,你得到北城去給將士們打氣啊!我們四方的援軍包括王超的定州大軍現在正在往澶州趕,而且他們馬上就都到了,你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趙恒不以為然地說道:“這可不是朕的意思,朕的舅舅李繼隆前幾天派人給朕報捷的時候說了,澶州北城又冷又小,他希望朕就住在南城。”

趙恒明顯是膽小不肯去,可他把李繼隆抬出來就讓寇準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纔好,這時候就輪到同為軍人的高瓊說話了。

高瓊幾乎是和寇準一起來到了禦輦前,他先是像大人哄小孩一樣勸趙恒去北城,可說到激動處,這位性格耿直的武將卻直言道:“陛下,如果你不去北城,那北城的將士就好比老百姓死了爹媽一樣難過啊!”

這話可是太重了,如果高瓊敢這樣跟趙匡胤和趙光義說話,那他高瓊指定是活到頭了。可是,趙恒是一個有教養的貴族子弟,他可沒有那麼粗魯,對於高瓊的這話他毫無反應,根本沒有動怒的意思。

有人可就看不下去了,趙恒身邊的另一位朝廷大佬、簽樞密院事馮拯立馬對高瓊厲聲喝道:“高瓊,你這話可就太放肆了!不得在皇上麵前如此無禮!”

高瓊和寇準當即用目光將馮拯掃射了一番。寇準本以為搞走了王欽若會省點心,可誰知道還有個馮拯也在壞他的事,這對死對頭再次頂上了牛。可還沒等寇準出麵收拾馮拯,高瓊倒是突然才思敏捷了一回,然後他說出了千年以來讓人無不拍手稱快的一句話。

他對馮拯諷刺道:“馮大人,你以文章和才學升到了兩府高官的位置上,現在遼國人就在眼前,你說我高瓊勸陛下去北城督戰是禦前無禮,你既然這麼能乾怎麼不賦詩一首把遼國人給打跑啊?”

吼完之後,高瓊也不管趙恒是什麼態度,更不管馮拯此時的麵部被氣得有多麼的扭曲變形,他直接命令負責抬輦的士兵把趙恒抬起來。

高瓊厲聲喝道:“趕緊把皇上的禦輦給我抬起來!過浮橋,去北城,出發!”

就這樣,趙恒幾乎是被寇準和高瓊以綁架的形式給抬向了北城。磨人的是,當禦輦行至浮橋的橋頭時又停了下來。這裡麵沒有彆的原因,除了趙恒沒人敢叫人停下來,麵對前麵的刀山火海,趙恒在臨門一腳上再一次地焉了。

又是高瓊!他拿出了戰場上殺敵的氣勢和勇氣衝上來就是一頓鞭子抽在了抬輦的士兵身上!

“乾嘛又停了?還不快走!現在都走到這裡了,哪裡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高瓊明麵上在打罵士兵,實際上誰都聽得出來,他這話是在罵車輦上坐著的那位已經小心肝噗通亂顫的皇帝。要說趙恒也真是好脾氣,他還是沒有動怒,而馮拯這時候麵對暴怒的高瓊哪裡還敢說什麼。

趙恒在輦上一聲輕歎,然後他幾乎是以上刑場的心態對抬輦的士兵發話道:“走吧!過河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