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103章 鋌而走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103章 鋌而走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103章

鋌而走險

趙恒提拔馮拯出任樞密使的詔令一經下發就把丁謂和曹利用都給整懵了:三位樞密使?這莫不是陛下在委婉地提醒我們當中的某一個趕快主動辭職?抑或是寇準的人在陛下麵前又說了我們什麼壞話?

忐忑中,丁謂和曹利用相繼上表請求辭去樞密使一職。直到這時候趙恒才發現自己乾了一件荒唐事,他又隨即找來知製誥晏殊準備重新任官。可是,他不會想到這一次他又找錯了人。

趙恒對晏殊簡單說了召他前來的用意,可晏殊直接頂了一句:“陛下,這事不是我該乾的,這是掌管內製的翰林學士的活兒啊!”

這裡就要說一下晏殊了。此人前麵已經說了他是個神童,他小小年紀就開始混跡於一幫朝廷大員之中,長大以後更是成了個人精。上次罷免寇準要他寫詔書以及這一次要重新任免樞密使都被他給推脫了,雖說他的理由非常正當,但從中也可看出此人著實油滑:你們這幫神仙打架,我最好還是退避三舍,以免得罪人甚至弄得自己一身都是血。

眼瞅著晏殊罷工不想乾活,趙恒隻好又去找了一個翰林學士過來,而他找來的又是錢惟演。雖然自己隻是個翰林學士,但錢惟演在這個時刻卻掌握著朝廷大員的仕途升遷,他雖然沒有決定權,但他的話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趙恒的意誌。

他對趙恒說道:“陛下,馮拯之前可是做過參知政事,如今讓他當樞密使是完全可行的。不過,中書省現在隻有李迪一個人,臣覺得是不是應該讓丁謂或曹利用也去中書省任職?”

趙恒問道:“你認為他倆誰去中書省比較合適呢?”

錢惟演答道:“丁謂是文臣,所以他去中書省更合理一些,曹利用赤膽忠心,而且對國家曾立有大功,所以應該給他一個使相的頭銜。”

趙恒點頭稱善,然後便命錢惟演草製。如此這般之後,現在的宋朝兩府班子就算是搭建完畢:中書省這邊李迪和丁謂成了宰相(平章事),樞密院那邊馮拯和曹利用同為樞密使,二人也都得了個“同平章事”的使相頭銜。然而,丁謂一黨一心想藉此機會把寇準趕出京城的願望卻落了空,錢惟演費儘心機和口舌也沒能讓趙恒下定決心趕走寇準。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寇準一天不走就讓丁謂等人是如芒在背,這些人顯然不會就此罷休。

就在丁謂榮登宰相之位的同一天,寇準得到了麵見趙恒的機會,這也是宋朝每一位被免職宰相的權力。寇準這次可是有備而來,而且他一上來就在趙恒麵前大力揭發丁謂和曹利用這些日子以來的種種不軌之舉。具體是哪些內容我們如今已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這些日子以來寇準肯定也沒閒著,他定然是收集了大量的對丁謂和曹利用不利的情報,而趙恒在聽了寇準的這些話之後也是龍顏大怒。

這還沒完,或許是因為李迪接任宰相一事讓寇準覺得很是不痛快,他甚至有可能覺得李迪也是丁謂的同黨,所以他決定趁此機會在背後捅李迪一刀以出口怨氣。

寇準對趙恒繼續說道:“陛下,如果臣真的如丁謂等人所言的那樣犯下了過失,那麼李迪作為臣的副手,他也應該和臣一起被罷免,你不應該單單隻處罰我而放過李迪。”

正在氣頭上的趙恒立馬讓人把李迪叫過來與寇準當麵對質。李迪沒想到自己一直都對寇準敬重有加卻會被寇準捅這麼一刀,寇準的這種行為根本沒有一點仁德長者的風範,李迪也就不打算給他什麼麵子了,二人在趙恒麵前是你來我往相互對噴。

見此情形,趙恒的心裡可是糟透了,他滿臉黑線地看著這二人在他麵前好一陣唇槍舌劍。這就是他現在所倚重的宰相,想想當初的呂蒙正、李沆和王旦,這二人哪裡比得上他們的這些前任?

寇準爭得是麵紅耳赤,他絲毫沒去在意皇帝陛下此時的臉色,等到李迪再三示意他不要再吵了以免皇帝陛下大動肝火後寇準這才停了下來。等到二人都被趕走了之後,趙恒越想越生氣,他又讓人單獨把李迪叫到了他跟前。

趙恒一肚子的邪火瞬間噴湧而出,他對李迪嚷道:“你們這幫所謂的朝廷重臣,如此看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包括你李迪!寇準確實應該馬上外貶出京,你李迪和丁謂,還有那個曹利用,你們也不能留,你們都給朕滾,都給朕滾到地方上去任職!”

從趙恒這句話裡我們可以就此確定寇準確實向趙恒揭露了丁謂和曹利用的諸多醜行,要不然他不會說這番話更不會這般怒火衝天。麵對趙恒這一頓疾言厲色的訓斥,李迪一肚子的委屈沒地方說,他隻好順著趙恒的意思說道:“陛下聖明,我們確實都有錯,我們都不配為朝廷大臣。丁謂和曹利用如果要貶官,那麼還請陛下找一個翰林學士為他們降麻,而我就不用了,你隨便讓我去一個地方當個知州就行了。”

李迪這話聽起來很有發牢騷的意思,但趙恒聽了卻感覺特彆順耳,他認為李迪這是在向他認錯請罪。沉默了半晌之後,趙恒的怒氣明顯減弱了很多。他讓李迪回去寫一份“情況說明”呈上來,也就是讓他把這段時間裡圍繞著寇準和丁謂所發生的大事小情做一個情況說明。

李迪在這份奏表上麵說了什麼不得而知,但趙恒看了之後算是對整個事件有了一個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相對客觀的事實陳述。於是乎,趙恒對李迪的態度也由此而改變,他認為在這一係列事件裡李迪並無什麼大的過錯。不過,他也就此認定寇準和丁謂身上的問題確實很大,眼下這諸多的是非曲直都是由他們二人所引發和促成的。

趙恒隨後又找來丁謂問話。丁謂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有什麼錯,他說自己對寇準的一切所為都是出於對江山社稷的一片忠心。趙恒當然也不能因此而過重地責備他,畢竟丁謂的旗幟是舉對了的,他滿口都在說自己是在為了大宋的江山以及趙恒的皇位考慮問題。

在被丁謂一頓忽悠之後,趙恒對丁謂的氣也消了大半,可這不代表趙恒就完全地信任了丁謂。前有寇準的“言辭鑿鑿”,後有李迪的那份奏表,丁謂在趙恒心目中絕對不是什麼童叟無害的善類。因此,當丁謂再次趁機向趙恒建議讓寇準去外地當個節度使時,趙恒用沉默予以了拒絕:你丁謂還真把我當成老年癡呆了?我還沒到那個程度!如果我把寇準趕出京城了,那你丁謂在朝堂之上不得翻天啊!

不得不說,趙恒這時雖然經常犯病,但當他清醒的時候還是很有腦子和主見的。眼看寇準和丁謂的爭鬥正趨於白熱化且勝負難分,可就在此時寇準得到了一個“豬隊友”的神助攻,而這也徹底地將他推下了政治生命的懸崖,此人便是當初送他登上相位的大太監周懷政。寇準剛剛當了一回周懷政的豬隊友,而這一次周懷政很有禮貌地還了他一個。

各位還記得寇準為什麼要讓楊億草擬由趙禎監國的奏表嗎?就是因為周懷政給寇準報的信,是他把趙恒有意讓太子監國的意思傳達給了寇準。丁謂等人通過此事讓寇準丟了相位,然後他們順藤摸瓜最後摸到了周懷政的屁股:原來你周懷政跟寇準是一夥的,既然如此,那你也就是我丁謂和曹利用的死敵了,而且,你也是皇後劉娥的死敵!

史書不會記載劉娥在寇準被罷相一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作為此時大宋帝國實際的最高掌權者,劉娥不可能沒有參與其中。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認為,與其說是丁謂一黨導致了寇準的罷相,與其說是趙恒罷了寇準的相位,還不如說是這一切是劉娥最後拍板搞倒了寇準。

寇準倒台了,作為寇準的同黨,周懷政的日子能好過嗎?顯然不能!

寇準被罷相之後,周懷政隨即也跟著倒了大黴,劉娥動用她手中所掌握的權力將周懷政與趙恒隔絕了,理由是周懷政涉嫌偽造天書。他現在雖然沒有被清算,但卻從此失去了與趙恒和趙禎見麵的機會,他的官職仍然保留著,但卻幾乎形同一個被幽禁的廢人。

眼看劉娥和丁謂對寇準的打壓是一天勝過一天,周懷政預感到自己很快也將大禍臨頭。難道他就這樣等著丁謂和劉娥哪天過來拿刀砍他嗎?他可不想坐以待斃!

就是在這種惶恐不安之中,周懷政決定鋌而走險乾一票大買賣:他決定儘殺丁謂一黨,然後廢掉劉娥,再讓寇準重新為相,最後再把趙禎扶上皇位,讓趙恒去當太上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