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93章 折戟府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93章 折戟府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西夏軍隊在三鬆嶺的戰敗讓李元昊頓時急火攻心,他在麟州城下的舉步維艱已經讓他夠窩火的了,可沒想到如今又來了一場如此慘痛的大敗。太原的高繼宣已經殺來了,而陝西方麵的一支萬餘人的宋軍也在許懷德的率領下正在向麟州疾馳,李元昊可不想跟宋軍來一場你死我活且實力對等的決鬥。再者說,已經圍攻麟州十幾天了,西夏軍隊的銳氣早已被消磨殆儘,如今又遭此大敗,軍心士氣更是跌得一塌糊塗,這個時候唯有撤兵纔是最為妥當的策略。

李元昊這個人看似勇猛激進,就像個沒腦子的莽夫,但實際上此人的內心與外在所顯現的實質完全相反,這是一個心思極其謹慎和穩重的人。具體到戰場上而言,在自己占據主動的情況下,他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即便是勢均力敵的仗他也不會打,他要打誰就一定要在自身占據壓倒性優勢的情況才會向對方開戰。此外,這人也足夠的警覺,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讓他瞬間繃緊神經繼而能夠讓自己成功地規避風險。

撤出對麟州的包圍後,西夏軍隊在距離麟州十五裡處的地方紮下了營盤進行休整。此次圍攻麟州前後共計十八日,但李元昊什麼好處也沒得到,骨灰盒倒是用出去了不少。據他自己對外宣稱他在這一次的戰役裡總共折損了三萬名將士,如果加上傷員的話,那麼這個數字應該是可信的。不同於以往的是,李元昊這一次並未退兵回國,而是決定繼續留在宋朝境內乾出一番作為。

如果說李元昊之前在陝西的軍事行動是以消滅宋軍的有生力量為目的,那麼他此次出兵宋朝的河東地區則明顯是以佔領土地和城池為目的。他確實很會挑地方,這裡不但是宋朝國土的邊角地帶,而且這裡還是宋遼的邊界地帶,如果他能夠通過此次的軍事行動成功地將遼國也拉入戰爭的泥潭,那麼宋朝就會更容易對付。參考此前同為邊城的靈州是怎麼被李繼遷奪取的,再參考李繼遷是怎麼在宋遼兩國的交惡中一步步坐大的,李元昊此時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在向他的爺爺李繼遷致敬。

在這裡說句可能不該說的話,李元昊憑借自己手裡雄厚的兵力其實完全可以重複之前的延州和好水川之戰,那就是通過向麟州施壓而在半路伏擊前來救援麟州的宋軍。假如他真的這樣做了,那麼高繼宣和許懷德可能都會變成一個個的悲劇性人物,可偏偏他這次想要的不是殺戮,而是宋朝的城池。

在對麟州撤圍的第二天,李元昊率軍直撲府州,在路上他順帶著就將位於麟州和府州之間的寧遠寨給攻破了,寧遠寨主將王世亶、兵馬監押王顯等軍事主官全部戰死,其餘士兵也都集體壯烈殉國。殺完人之後,李元昊命令西夏士兵將寧遠寨一把大火給焚毀一空。

在麟州被踢了個大黑臉的西夏人通過對寧遠寨的一番暴力總算是找回了一點自信,然後他們便帶著這份自信向著府州長驅直入。

府州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比麟州更重要,城防自然也比麟州更堅固,再加上府州乃是折家軍的根基之所在,這怎麼看都是一塊比麟州還要難啃的硬骨頭。可是,李元昊就是衝府州來了,而且還是鐵了心要來攻城。他爺爺李繼遷終其一生都沒能打服折家,假如他做到了這一點那自然是光宗耀祖之舉,這種誘惑和吸引力著實令他無法抗拒。

府州城此時的駐軍有六千一百餘人,但府州這個地方幾乎是全民皆兵,如此算來李元昊的數萬大軍在折繼閔的麵前也就毫無優勢可言,況且折繼閔的手下還有一員猛將張岊。

除此之外,府州還有地利的優勢,相比麟州,府州城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更為險峻和穩固。府州城的東麵和南麵根本不是什麼人工修建的城牆,而是比城牆穩固千萬倍的崖壁,在這崖壁之下還有一條大河由此穿流而過,府州的居民每天正是通過東南兩麵的一道從崖壁上穿鑿出來的水門到河邊來取水以供日常飲用。如此看來,李元昊想從這兩個地方發起攻擊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李元昊如果要攻城就隻能選擇攻擊府州北麵和西麵的城牆,但這裡註定也是宋軍兵力最為集中、防守最為嚴密的地方。

到了府州城下,李元昊下令圍城,然後便是準備攻城。可是,在實地觀摩了一番府州的城防以後,李元昊也是不禁感到一陣頭暈目眩:難怪我爺爺和我老爹都沒在這裡討到便宜,原來這府州城還真是隻不好下嘴的刺蝟!

話雖如此,但既能設計服飾又能創造文字的西夏開國皇帝畢竟是一個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李元昊在一番琢磨之後選定了攻擊的突破口。西夏人沒有去爬城牆,而是在夜裡悄悄地爬上了山崖,然後通過一條羊腸小道向著山頂逼近。眼看自己的士兵像一隊螞蟻似的就要爬上山頂,李元昊是喜不自禁,可就在此時從山上滾落下無數的滾木礌石,被砸中的西夏人瞬間飛下山崖賠了小命,緊接著山頂之上又是箭如雨下,山腰上的西夏人沒有一個在這場“天災”中得以倖存。

這一記大耳光打下來讓李元昊頓時勃然大怒,既然走捷徑不行,那我可就要來硬的了。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城北的西夏軍隊開始攻城。西夏人這時候雖說整不出重型的超級攻城器械,但成千上萬的人頂著箭矢不要命地往城牆上爬也是個挺嚇人的事兒,而且人家在下麵也是有弓弩手護駕。宋軍這邊折繼閔親自上陣與手下將士一同抗敵,一番激烈的廝殺過後,城牆下西夏人的屍體是越積越厚。在損失了一千餘人之後,西夏人在北麵的攻勢被迫暫告結束。

北麵不行,那就繼續轉場。這一回西夏人看上了府州城的西南角,這裡正好是山崖與城牆的結合處,相比其他地方,這裡的地勢明顯矮了一截。於是,大量的西夏人開始朝這邊集結並開始猛攻此段城牆。雙方鏖鬥數久之後,宋軍此處的防線開始出現鬆動,好些西夏人已經登上了城牆與宋軍展開了肉搏戰,而他們後麵還有更多的西夏人眼看也即將登城。

“城破了!城破了!”城樓下麵的西夏人開始振臂歡呼。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猛將張岊率領一隊士兵趕了過來。他一上前來便是左劈右砍連著乾翻了好幾個西夏人,可此時登城的西夏人已經呈魚貫而入之勢。此情此景,宋軍根本沒有選擇,張岊領著手下眾人衝入敵群與之展開了貼身的白刃戰。一番刀光劍影的生死較量之後,爬上城牆的這些人西夏人終於是被殺得一個也不剩。麵對城下西夏人的繼續強攻,張岊命令守城的士兵每兩人夾住一個人以此形成無數個每三人為一組的戰鬥小組,如此這才將對手的攻勢給遏製了下去。

此戰,張岊確實勇不可當,可他也在此戰中負傷多處,一支流箭從他的左眼和顴骨之間射入,此外他還“身被三創”。即使如此,身負重傷的張岊依然衣不卸甲晝日夜與將士們同力守城。

眼見攻城不利,李元昊開始改變策略,他不再下令攻城,而是改為圍城意圖困死城中軍民。這一招可謂是擊中了府州的死穴,而且是最致命的死穴。府州城的糧食倒是可以支撐一段時日,但府州的致命死穴是城中無井,城中居民每日都需要到城外去挑水,李元昊的策略就是命人過河將城東和城南的水門給堵住以此截斷城中軍民取水的通道。如此一來,府州絕對撐不過五日。

為了鼓舞城中將士並提升眾人的士氣,府州通判張旨便擅自決定將府庫中用以采購戰馬的數千匹錦緞賞賜給守城將士,而且還說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得知此事,將士們皆麵東而拜山呼萬歲。當然,這錦緞儘管可以當錢財來使,但府州現在最缺的是水。為瞭解決這個燃眉之急,張旨決定派兵護送城中百姓出城取水,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張岊。

重傷在身的張岊隨即在軍中招募死士,然後親自率領這些死士在夜間開啟了水門。見水門大門,早就蹲在門外的西夏士兵正要殺將過去,可誰知道從裡麵衝出來的宋軍卻比他們還要興奮。雙方一陣短兵相接之後,對水源無比渴求的宋軍顯然在戰鬥意誌和取勝**上強過西夏人太多,西夏人在扔下無數屍體後全部都狼狽地逃回了大河對岸。宋軍的將士在河邊持槍而立,而他們的身後則是蜂擁而出的城中百姓。這些人出城不為彆的,就為了挑水,對麵的西夏人隻能在河對岸吹鬍子瞪眼乾著急。沒辦法,麵對張岊這個不要命的殺神,他們隻能是避而遠之。

自此,李元昊想要斷絕城中水源的陰謀也破產了。攻城攻不上去,困城又困不死,相持數日後,李元昊再次無奈地撤兵而去。可是,這心裡的憋屈實在是讓他感到難受異常:我堂堂西夏皇帝帶著這麼多人出來難道就真的連一座城池也攻不下來嗎?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元昊下令在府州周邊地區大肆劫掠,天上飛的,地上走的,能用的能吃的,隻要是你們能看到的都給我收拾了。這道命令一下,西夏軍隊頓時化身為一群土匪和強盜,他們不但打砸搶燒無惡不作,而且還將沿途的莊稼全給毀了。最讓人無語的是,他們竟然連老百姓家中的地窖都給掏空了。都說鬼子狠,可西夏人要是聽到這句話可能都會氣得從地底下爬出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