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112章 一敗塗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112章 一敗塗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公元1042年閏9月21日,劉湛和向進率領的這支宋軍在前往定川寨的路上與一支數量龐大的西夏軍隊不期而遇,結果自然是宋軍戰敗,宋軍殘部退守附近的一處峽穀。得到戰報,葛懷敏大喜:西夏人的主力原來在劉湛這邊,幸好我是分路而進,要不然可就真的撲空了。

於是,葛懷敏緊急命令其他兩路的宋軍馳援劉湛和向進所部,而他自己也準備率軍前去增援。可是,還沒等他出發,另一份軍報又傳了上來:西夏軍隊已經越過邊境正在向定川寨突進。

怎麼又是西夏人?到底哪一路纔是他們的主力?到底李元昊的親征大軍在哪裡?就在葛懷敏暈頭轉向的時候,另一名斥候又送來一份情報:五千西夏騎兵已經風塵仆仆地進抵至定川寨前。

連續的訊息轟炸讓葛懷敏頓時方寸大亂,他開始在軍帳裡來回打轉,可就是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最後,當得知曹英與李知和等人已經領兵率先進駐定川寨之後,葛懷敏決定不去救援劉湛而是要放手一搏,他命令全軍各部要不惜一切代價趕往定川寨。

上天保佑,葛懷敏這回還真的賭對了,李元昊率領的親征大軍主力正是在定川寨方向,先前擊敗劉湛和向進的那支西夏軍隊隻是李元昊派出的一支偏師。這天中午時分,葛懷敏終於率軍進入了定川寨。然而,讓他欲哭無淚的是,他剛一進去,李元昊的十萬大軍就圍了上來。

多麼諷刺!李元昊還沒發出邀請,葛懷敏就自己鑽進了甕中!不過,葛懷敏的目的也達到了,他不就是要跟李元昊硬拚硬嗎?在另一頭,李元昊同樣也很激動,葛懷敏這一次可是帶了六七萬人出來,這麼大的一條魚可是李元昊從未見到過的。

為了給自己贏得一點準備投入戰鬥的時間,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宋軍趁著西夏軍隊立足未穩時發動突襲,李元昊下令將定川寨四周的那些鋪在壕溝上的板橋都給毀了。等到安營紮寨完畢之後,李元昊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他派兵到上遊去堵住了定川河的河水,如此一來宋軍的水源就被斷了,這就是說李元昊在逼迫葛懷敏儘快出來跟他決鬥。

葛懷敏也不含糊,得知水源被斷後,他立馬命令部將劉賀率領五千番部騎兵去將水源地給奪回來。何為番部騎兵?他們就是由涇原路境內的各個少數名族所組成的一支精於騎射和馬上作戰的騎兵,若論戰鬥力,他們在宋軍當中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為了水源就把自己手中的王牌給打了出去,這值不值?當然值!可是,你葛懷敏知道守在水源處的西夏人有多少人嗎?你隻知道你手下的這些番兵打仗很厲害,可你知道西夏的王牌部隊鐵鷂子嗎?

這一戰的結果也不出意料,劉賀的這五千番兵策馬狂奔前去領教了一番西夏人的十萬大軍到底有多厲害,結局就是這支番部騎兵遭遇大敗,而且是潰不成軍。宋軍遭遇開門黑,而且是自己戰力最強的精銳被西夏人給一頓暴捶,這對整個宋軍士氣的影響近乎於是毀滅性的。

事實上,彆說是番部騎兵,這時候就算是把李世民的玄甲軍拿給葛懷敏,以他的軍事才華也照樣會把這支天下無敵的精銳給糟蹋個精光。範仲淹說此人不知兵,此語可謂是一語中的。或許之前還會有人因為葛懷敏在陝西到處不受待見而可憐他,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真的不假,而這話也絕對是一句真理。

請記住這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你去試著瞭解和接觸每一個你認為很可憐的人,那麼你必然會在此人的身上找到他的可恨之處,而這恰好就是導致你覺得此人可憐的根源。

在折損了自己的王牌後,葛懷敏終於決定要給李元昊放大招,他命令全軍出城列陣迎敵。沒錯,確實是出城。定川寨儘管聽名字好像是個不大的軍寨,但實際上它是一座軍城,諸如城牆、護城壕乃至是甕城這些設施它都一應俱全。

葛懷敏自領中軍陣於定川寨的東麵,鎮戎軍的知軍曹英等人則另率一支宋軍陣於城東北位置的一片平地。宋軍剛一列好陣勢,李元昊的大軍就湧了過來,而且是從四麵八方紛至遝來。李元昊首先命令大軍衝擊葛懷敏的中軍,但宋軍數萬人的中軍大陣著實太厚,西夏軍隊衝擊了數個回合,宋軍的陣型依然是巋然不動,李元昊轉而命人衝擊東北角的曹英所部。

瞭解明朝曆史的人想必都會對朱棣印象深刻,朱棣在靖難起兵時期曾經有好幾次都瀕臨大軍崩潰的險境,可就在那千鈞一發之際老天爺卻幫了朱棣的忙——大風。不幸的是,在這一天裡老天爺以同樣的方式再次顯靈,而遭殃的則是宋軍。

就在西夏軍隊向曹英所部發起衝鋒時,一股強勁的東北風突然呼嘯而來。西北地區的大風可不是什麼善類,當宋軍向西夏軍隊發起反衝鋒時,迎麵而來的這股裹挾著塵土的大風讓他們是舉步維艱,可順風攻擊的西夏人卻是如虎添翼。在這種情況之下,宋軍陣型大亂,人人都無心戀戰隻想著要活命,他們紛紛跑向了身後的定川寨準備入城。但是,寨門太小,很多人都堵在門口動彈不得,但西夏人可不會因此而停止揮舞他們手中的屠刀。為了活命,宋軍士兵開始攀牆而入。

這場意外的發生導致葛懷敏的中軍也受到了衝擊,他們也開始爭先恐後跑向了寨門。葛懷敏徹底失去了對軍隊的掌控,更倒黴的是,身為全軍主帥的他竟然被潰散的士兵給衝倒在地,而且還被無數的人給踩踏而過,葛懷敏就此暈厥了過去。但是,大人物可不是這麼容易就死掉的,他最後被自己的親兵給抬回了城內,一番手忙腳亂的搶救過後他終於是蘇醒了。

葛懷敏千辛萬苦地總算是撿了一條命回來,而鎮戎軍知軍曹英更是比他還要驚險。當東北角的宋軍遭遇風沙襲擊開始全軍潰散時,曹英也被亂兵擁擠著退向了寨門,但在即將越過城壕時他被後麵追上來的西夏人給一箭射中,隨即就此一頭栽進了壕溝裡。他這下應該是死定了吧?或許連曹英自己這時候都絕望了,可他這種級彆的將領上了戰場都是有保鏢的,他的親兵不顧生死地跳下壕溝又把曹英給撈了上來,然後幾個人抬著他跑進了軍寨裡。

城外的戰鬥仍在繼續,說是戰鬥,但其實是西夏人在一邊倒地追殺還沒進城的宋軍。如此下去,西夏軍隊遲早會攻入城內,那時候宋軍也就離全軍覆沒不遠了。

萬急時刻,剛剛經曆了九死一生的葛懷敏瞬間熱血沸騰,他精選出一批身強力壯的士兵拿著看上去對敵人非常具有視覺震撼力的長柄大刀衝了出去,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守住通往寨門的門橋,因為西夏人此刻正試圖從這裡破門而入。

宋軍突然的反擊讓西夏人始料未及,加之宋軍手裡的這些大刀片子不但非常具有視覺震撼力,而且也確實殺傷力驚人,西夏人的攻勢總算是被遏製住了,雙方於是在門橋上陷入了一場鏖鬥。不久,涇原路都監趙珣以及曾經的大宋科舉武狀元、瓦亭寨都監許思純又從城裡帶著一幫人高馬大的壯漢手持大刀和巨斧加入了戰陣。

這巨斧可就太嚇人了,哪怕對麵是西夏的鐵鷂子軍團,可隻要被這玩意兒給掄上一斧子保證讓你少一個身體零件。為保必勝,葛懷敏又強令宋軍的騎兵出城參戰。如此這般一番苦鬥之後,西夏人終於是沒法招架了,他們退卻了。定川寨的城門再又被緊緊關上,戰場的喧囂和廝殺就此宣告暫停。

回到城裡的宋軍個個都癱在地上大喘氣,有人在憤怒,有人在恐懼,也有人在痛苦地呻吟,這場仗他們覺得打得實在是太窩囊太憋屈了。先前發生在門橋上的戰鬥已經證明瞭宋軍在戰鬥力上一點也不比西夏人弱,雙方本應該是勢均力敵的,可這場該死的大風卻讓他們險些集體命歸黃泉。那五千番部騎兵報銷了,城外的宋軍也敗得慘不忍睹,現在水源也被西夏人徹底地切斷了,如今西夏人將定川寨圍得密不透風,接下來等待宋軍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宋軍的將士們各個情緒低落,而主帥大人葛懷敏卻情緒很高,而且不是一般高,因為他此刻仍處在憤怒之中。大軍兵敗讓他憤怒,而自己險些被踩踏致死更是讓他怒不可遏,他非常想用儘自己的洪荒之力將外麵的西夏人殺得片甲不留,但他也清楚自己沒有這個本事,而這就是他之所以憤怒到極點的最根本原因。

憤怒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情緒體現——現代心理學是這樣解釋憤怒的,如果你麵前的問題和麻煩能夠被你輕鬆解決,那麼你還會憤怒嗎?當然不會,但如果你麵對問題和麻煩憤怒了,那隻能說明你沒有絕對的能力擺脫當下的困境。

葛懷敏就是這樣,他確實很憤怒,但又覺得自己無能為力,而他此時的反應堪稱一個滑稽:他就在甕城裡待著,既不敢出去與敵廝殺,但又不回到他的帥營去主持大局,活脫脫的一個受了彆人欺負便躺在地上賭氣打滾的小屁孩。直到部將們幾次三番地請求和催促之後,葛懷敏纔回到自己的帥營。

暮色時分,李元昊派人在城外對葛懷敏進行喊話:“宋軍的主帥想必就是葛懷敏副總管吧!我們陛下久仰你的大名,他也非常欣賞你的才能,但你現在已經被我們團團包圍了,為今之計你還是趕快出來投降吧!我們陛下保你終身榮華富貴!”

李元昊會欣賞葛懷敏?這明顯的戲謔之言應該是當天戰場上最大的笑話,李元昊想要招降葛懷敏應該不假,但若要說到他很欣賞葛懷敏就純屬逗你玩。

對於李元昊的招降,葛懷敏當然不會聽命。他現在隻是受困卻並未到山窮水儘的地步,而且宋軍雖然這一仗確實敗了,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那場大風,這根本扯不上西夏人戰力很強的事情。再者說,宋軍是主動往城裡潰散,並不是被西夏人殺退的,所以宋軍其實並未損失多少兵力。在這樣的狀況下,葛懷敏怎麼可能投降?更何況,他老爹是葛霸,嶽父是王超,大舅哥是王德用,就算想投降他也丟不起這人。

既然不準備投降,那麼為了擺脫眼下的困局,宋軍就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再次出寨與西夏軍隊進行決戰,要麼就是去找一個既不缺水又不缺糧的地方把自己保護起來。可是,葛懷敏獨自一個人在帥營裡拉了老半天的磨也沒有想好到底該怎麼辦,這時候他的那顆想要做大宋當世第一名將的雄心壯誌早就跑到九霄雲外,他痛苦且又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是一頭驢——黔驢技窮的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