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198章 誅滅權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198章 誅滅權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公元1062年9月1日,趙禎正式下詔將趙宗實(此時已經改名為趙曙)封為齊州防禦使並進封其為钜鹿郡公。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趙曙的皇子身份乃至於儲君的身份算是板上釘釘了。有關於此的前後過程我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但後世之人幾乎都將趙曙能夠登基稱帝的功勞記在了韓琦的頭上,說他有定策之功,甚至有人說後來宋神宗趙頊能夠位登九五也是他韓琦的功勞,說他是“兩朝顧命定策元勳”。

先不說未來的神宗皇帝趙頊,我們單說趙曙能夠被立為皇儲這事,這裡麵誰的功勞最大?誰出力更多?是韓琦嗎?不是,是那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光同誌!韓琦確實也出過力,但他是在陰為,他不敢像司馬光、包拯和歐陽修那樣直言以諫,因為他擔心趙禎一旦發怒會讓他的宰相之位不保甚至又要背井離鄉。我個人雖然不怎麼感冒司馬光,但這裡還是想為他說句公道話,趙曙不久之後能夠成為天下至尊,他最該感謝的人其實應該是司馬光。當然,包拯、歐陽修、範鎮這些人他也應該心存感念。

說到包拯,真的要為他感到有些悲哀和遺憾,因為當趙曙被立為皇子的時候,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快半年了。

包拯是在這年的五月離世的,享年六十三歲,趙禎追贈他為禮部尚書並賜諡號“孝肅”。是的,就這麼簡單,包拯死的時候是宋朝的樞密副使,他的喪葬規格和待遇都遠遠不及宋朝的那些名傳千古的宰相,雖然他在後世的聲名之隆重幾乎可以說兩宋三百年裡的第一人,但這個所謂的第一人完全就是後世民間的某些善於“純屬虛構”的文藝工作者給吹捧出來的。

我們這裡不是在寫小說,更不是在探討什麼民間文學藝術。放眼兩宋史料裡無數的政治和文化名人,包拯其實很普通,根本難言出眾。從他死後的這個“孝肅”的諡號來看,宋朝官方對他的蓋棺定論可謂是相當準確和客觀。

說實話,我本來也想在這裡以及在這個時候狠狠地對包拯進行一番吹捧,但思來想去我終究還是認輸了。自明代往後的那些小說家們已經在這方麵做到了近乎登峰造極的地步,我可不想班門弄斧以至於自取其辱。不過,恕我直言,過度地吹噓反而會招致反感,去過度美化一個真實存在的曆史人物其實也是在變相地篡改曆史。當然,曆史上的包拯無疑是一個值得敬重的人,但如果不是因為他在民間被過度神話,那麼我甚至都不會在這裡說這麼多。這話可能顯得有些刺耳和難聽,但這就是我的心聲。還是那句話,我這裡不是在寫小說或影視劇本。

包拯的死固然令人惋惜,宋朝的朝堂之上從此就少了一個敢於直言且不貪名利權貴的正直之臣,但宋朝的朝堂上其實從來不缺像他那樣敢於放炮的人。相較而言,西夏那邊一個大人物的死亡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地震級彆的震蕩。

西夏那邊誰死了?大相國沒藏訛龐!權傾朝野甚至是讓整個西夏都匍匐在他腳下的這位西夏攝政王在公元1061年的4月被他年僅十四歲的外甥李諒祚給滿門抄斬!

如果要給出一個時間和事件對比的話,沒藏訛龐被李元昊的這個凶狠詭譎的兒子給處決時,宋朝這邊正好是包拯被提拔為樞密副使的時候,也就是富弼為母守喪而韓琦成為宋朝首相的時候。

自從自己的母親被其情夫李守貴給仇殺之後,李諒祚便在驚懼之中又迎來了另一位監護人,這便是他的舅舅沒藏訛龐。彆以為沒藏訛龐會是西夏版的周公姬旦,李諒祚在他眼裡其實就是個小屁孩加木偶人,西夏的軍政大權全都操控於他沒藏訛龐一人之手。為了對李諒祚體現出自己寬宏又博大的舅父之愛,沒藏訛龐將自己的親閨女送入了宮中,李諒祚也因此而把自己的表姐給娶到手成為了他的皇後,儘管當時的李諒祚還隻是個連小學都還沒畢業的孩子。

沒藏訛龐所不知道的是,他其實已經犯下了大錯,那就是他太過小看了李諒祚。作為黨項族曆史上最偉大的英雄李元昊的兒子,李諒祚身上的基因可不是白給的。他深知自己纔是西夏的皇帝,可如今他這個皇帝不但是個擺設,而且還被自己的舅舅百般防範和監視,甚至連他的這個所謂的老婆都是舅舅安插在他身邊的奸細。這樣的日子你讓他有什麼安全感可言?更何況,沒藏訛龐在這期間的種種行為也讓他感到憤恨難平。

首先是沒藏訛龐殺了李諒祚身邊的兩個親信大臣高懷正和毛惟昌。這兩個漢人的老婆都曾是李諒祚小時候的乳母,李諒祚也正是因此而把這兩人視為自己的親信。這兩人也因為自己跟皇帝的這層親密關係而在西夏很是威風,他們在內參決國事在外則廣集情報供李諒祚參閱。這一切都讓沒藏訛龐感受到了威脅,他擔心這是李諒祚在暗中培植勢力以便在哪天給他來個突然死亡。

為此,沒藏訛龐決定先下手為強。他給這二人分彆找了個不大不小的罪名(也不是蓄意誣陷,而是確有其事但罪不至死),然後便以此為名判了這二人斬立決,而且是誅滅全家。李諒祚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二人被殺,即使是為了自己的乳母他也得去請求自己的舅舅高抬貴手。然而,西夏的大相國根本沒有給西夏的皇帝陛下絲毫的情麵,任憑皇帝陛下如何苦苦哀求,沒藏訛龐就是不同意赦免二人的死罪,他倆的全家老小都因此而掉了腦袋。

身為皇帝,此事對李諒祚而言堪稱奇恥大辱。當時已經十二歲的他早就不是兒童了,他的經曆和身份也讓他的心理年齡遠超自己的同齡人。也就是在這之後,李諒祚開始萌生了除掉沒藏訛龐的心思。

除了這事外,還有讓李諒祚對沒藏訛龐感到極度不滿的事。前麵我們也交代了,因為沒藏訛龐命人在麟州大肆侵奪宋朝的土地,所以現在西夏和宋朝之間的貿易已經斷絕數年,這導致西夏的商業和經濟陷入了窮弊不堪的境地,甚至於是瀕臨崩潰,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無疑就是沒藏訛龐。

這還沒完,沒藏訛龐在得罪了宋朝的同時,他還在西邊同吐蕃讚普唃廝囉大打出手,但結果卻是一點便宜沒撈著,而他自己倒是被打得滿頭是包。就因為他的胡搞亂來,這還把遼國人也給招惹了過來,遼國見到西夏這般作死便和唃廝囉約定東西兩麵合力夾擊西夏。

遼國的新皇帝耶律洪基太清楚自己的老爸耶律宗真是怎麼被西夏人給活活氣死的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又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呢?遺憾的是,就在遼國人磨刀霍霍而西夏人全都夾緊了尾巴準備再次“全民抗戰”之時,唃廝囉卻拒絕了耶律洪基的出兵請求,理由是路途遙遠無法保障大軍的給養。吐蕃人在自己的主場尚且能夠與西夏人一戰,但如果客場作戰實在是難有勝算,搞不好在半路上就要報銷。

麵對著眼前的一地雞毛,沒藏訛龐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便想著跟宋朝低頭服軟。幾年的貿易製裁讓西夏國內出產的大量牲口和毛皮製品都堆積如山,而吐蕃、遼國和更北麵的蒙古諸部都不缺這些玩意兒,西夏唯一的銷路便是宋朝。沒藏訛龐派人到麟州去跟宋朝的官員講和,他說自己願意將侵占的河西之地退還二十裡給宋朝,而作為交換,宋朝則需對西夏重開邊境貿易。

宋朝此時的河東路經略使正是前些年被外貶到太原的前宰相梁適,這會兒梁大人正是火大的時候,他當即一口回絕了沒藏訛龐的請求。不但如此,宋朝還把事情給做絕了,為了徹底斷絕宋朝和西夏的青鹽走私行為,宋朝這邊直接將大量的內地井鹽和海鹽運到了陝西,如此一來西夏那邊的商品徹底在宋朝這邊沒有了市場。對此,沒藏訛龐除了乾瞪眼之外就隻能讓手下的嘍囉重操舊業——劫掠宋夏邊境,但這根本不足以緩解西夏當下的困境。

在將周邊國家都給得罪個遍後,沒藏訛龐在西夏國內的日子和處境也不好過。李諒祚已經開始密謀如何除掉他這個權臣,而這位西夏小皇帝的計策就是暗中拉攏沒藏訛龐的政敵,此人便是西夏軍方的頭號人物漫咩。除了這個漫咩,李諒祚還有一個意外的幫手,此人便是沒藏訛龐的兒媳婦梁氏。

梁氏的具體出身在史料上比較缺乏,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她是一個漢人,要比李諒祚年長幾歲,而李諒祚能跟她扯上關係還得感謝他的皇後沒藏氏。就像他的父親李元昊當年與他的母親相識一般,梁氏也是在進宮看望自己的小姑子沒藏皇後時見到了李諒祚。一回生二回熟之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李諒祚某天和自己大舅子的老婆情不自禁地滾了一回床單。從此以後,相互從對方身上嘗到了甜頭的他倆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梁適每天都要進宮去看望自己的小姑子,但實際上卻是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跟李諒祚整日討論駕車技術,到了晚上梁氏纔出宮回到自己的男人身邊。

年輕人在這方麵都是不懂節製的,但也是很容易就有結果的,梁氏很快就懷上了李諒祚的龍種,而此時的李諒祚小朋友才隻有十三歲。這一下梁氏可就不再把自己當成是沒藏氏家的媳婦了,他將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隻有十三歲的李諒祚身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冒險的決定,但風險越高相應的回報自然也就越高,梁氏於是全心全意地為李諒祚充當起了他在沒藏氏家裡的內應。

沒藏訛龐的兒子見自己媳婦兒整天都往皇宮裡跑且總是早出晚歸,再加上一些流言的傳播,他猛然發現自己被李諒祚這個小破孩給綠了,儘管他沒有證據,可這事他已經認死了。這種事換了任何一個男人估計都很難忍,可李諒祚畢竟是皇帝,沒藏訛龐的兒子便去鼓動他老子造李諒祚的反:“我說老爹啊,這皇帝乾脆你去做得了,我們直接把那個小畜生給宰了!”

沒藏訛龐其實早有此心,而他現在雖然跟皇帝沒什麼區彆,但畢竟還是差了一個名分。經過兒子這麼一番慫恿,他本就癢癢不已的小心思也就徹底摁不住了:西夏的皇帝憑什麼就你們拓拔家的人能做,我沒藏家也是西夏的豪族,這皇帝憑什麼我做不得?

父子倆一頓密謀之後便決定對李諒祚動手,但動手的地方很有講究,帶兵入宮行刺太血腥也風險太大,而且不好善後,為此他們決定把李諒祚騙到自己的府中然後將其一刀給宰了。完事之後,他們再對外宣稱李諒祚是飲酒過量或是其他什麼原因突然暴死,由於李諒祚還沒有兒子,所以這西夏的皇位自然就該由他沒藏訛龐來做。

美滋滋!計議已定,沒藏氏父子倆不禁拍手稱快!

就在這父子二人正做著春秋大夢之時,他們渾然不知這番密謀已經被正在外麵偷聽的梁氏給聽了個完全。第二天,梁氏像往常一樣入宮去見自己的“小姑子”,她這天也照舊像往常一樣在進了皇宮之後便直入李諒祚的寢宮。見對方已經圖窮匕見,李諒祚被迫前采取行動。

在與掌管兵事的漫咩商議之後,李諒祚派人向沒藏訛龐傳話令其進宮覲見。沒藏訛龐沒有想過自己此去會有什麼風險,從家裡到皇宮的這段路他走了快十年了,幾乎就跟逛自家院子似的,況且他也不相信李諒祚那個小屁孩會敢對他這個舅舅做什麼不利之事。他就這麼大搖大擺地進了皇宮,誰知道他剛進到一間密室就被突然衝過來的侍衛們給摁在了地上無法動彈,不可一世的沒藏訛龐就像滿清的鼇拜一樣如此充滿屈辱性地被自己瞧不上眼的小皇帝給一招製服。

抓了沒藏訛龐之後,漫咩親自帶兵去沒藏訛龐的府中將包括他兒子在內的一乾人等殺了個雞犬不留,沒藏訛龐本人隨後也被殺了頭。在向全體臣民昭告沒藏訛龐的種種大罪之後,李諒祚就此凶相畢露,沒藏訛龐的兄弟子侄及其家人被一律斬殺,沒藏氏整個家族幾乎被殺絕。殺起人來,李諒祚的凶狠簡直就猶如他父親李元昊附體。

唯一在這場血洗沒藏家族的浩劫中倖存下來的是李諒祚的表姐(也就是沒藏訛龐的女兒),李諒祚雖然沒有殺她,但卻將其打入冷宮終身幽禁,幾個月後由於難忍沒藏氏整日哭鬨,李諒祚將其賜死。大臣們苦勸,但已經殺紅了眼的李諒祚根本就不想聽這些大臣說什麼。

作為沒藏訛龐的兒媳婦,梁氏當然也沒有死,但嚴格來說她其實早就不是沒藏家的媳婦了。李諒祚命人將其抬入宮中並在不久之後將其冊封為西夏的新任皇後,另外他還將梁氏的哥哥梁乙埋封為了丞相。

這裡請記住這個梁皇後和她的哥哥梁乙埋,這兄妹倆很快就將成為西夏的主宰,而且他們在掌權之後隨即就把仇恨和屠刀對準了與自己同宗同源的宋朝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