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6章 孝子治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6章 孝子治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公元1064年5月,曹太後正式下詔還政於趙曙,從此她不再過問任何的軍國大事。得知此事,身為樞密使的富弼頓時大驚失色!

富弼吃驚的是如此重大的國事他這個樞密使竟然在事前毫不知情!他其實早就知道韓琦已經不是從前他所認識的那個韓琦了,可他沒想到在自己守喪三年期間韓琦會變化這般之大,這樣看來韓琦在攬權方麵比當初的文彥博可謂是尤勝百倍。想當初富弼在守喪之前就是宋朝的第一宰相,可每當有重大國事的時候富弼都是和樞密院方麵相互通氣,然後再決定事情該如何處置,而當時的樞密使正是韓琦。如今韓琦在皇帝親政這事上卻沒跟樞密院有過任何的商量,整個事情完全就由韓琦一個人給承包了,如此所為,這讓富弼覺得自己這個樞密使在韓琦眼裡幾乎就是一團空氣。

韓琦作為官場老油條當然不是那種不知道規矩的無知之徒,恰好相反,他是相當講究和在意這些東西的人,可這套標準是他用來要求彆人的——那些身份和低位不如他的人,而他自己卻從來不守這些規矩,哪怕你是富弼也不行。在這一點上,韓琦和寇準頗為類似——天子老大,我老二。

在富弼因為曹太後還政一事而對韓琦口出怨言後,韓琦絲毫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他大言不慚地說道:“這又不是我的主意,太後那天是臨時給我說的這事,況且我怎麼可以把這事到處拿去給彆人說!”

韓琦既然是這種態度,作為一個謙謙君子,富弼自然也不能跟已經進化成政治流氓的韓琦當眾罵街。但是,在這次事件過後,富弼和韓琦之間的關係就變味了,甚至於他們之間本來就存在的一點縫隙也就此變成了一道不可縫合的裂痕。

暫且先不說韓琦和富弼之間的這場恩怨,我們來看看整個大宋此時最為春風得意的那個人都乾了些什麼。那個人是誰?還能是誰,自然是剛剛親政的天子趙曙!

我們這裡要著重提到的是趙曙和他的宰輔大臣們之間的兩次談話,這兩次談話看似在閒聊,但實際上他們君臣之間彼此都是各懷心思。

某天,趙曙看似很憂心地問身邊的這幫兩府大臣:“各位愛卿,天下積弊甚眾,我們應當何以裁救啊?”

眾人一聽這話不由得兩眼放光,看來這新皇帝還真是一個勵精圖治之君。他不但知道宋朝並非表麵所看到的那般繁榮昌盛,還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這個國家存在的問題,這說明他還是很希望把這個國家給治理好的。然而,趙曙的這個問題也是很讓下麵的這些人感到頭大,比如中書省這邊的各位宰相和參知政事這時候就集體縮了頭。眼看身為首相的韓琦沒有發話的意向,他們這幾個小弟也隻能緘默不語,這裡麵也包括了平日裡能言善辯的歐陽修。

這裡多說一句,自從當上了參知政事之後,歐陽修的屁股就跟著腦袋一起轉了方向。以前他的火力全都噴向了宰執集團,而這會兒他成了在宰執集團的守擂先鋒。垂簾聽政時他和曹太後爭,趙曙親政後他和言官們罵成一團,而且每次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把言官們噴得體無完膚。可以說,這人從始至終都是慶曆年間的的那個“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憤怒青年,隻是如今他成了萬戶侯,他的槍口自然也跟著一起調了頭。這樣的人當然免不了遭人恨,而歐陽修根本不在乎,他甚至自比當年的名相王曾,說他的一切所為都是出於公心,他也不在意是否會因此而開罪於他人。

主理國家政務的中書省此時竟然集體成了啞巴,這就讓現場的氣氛頓時顯得有些尷尬,這就像老師在課堂上提問但下麵卻沒有一個人舉手答問。眼看皇帝的顏麵不保,樞密院的老大富弼就決定站出來給趙曙挽尊。

富弼回道:“陛下,國家的積弊需要慢慢整改,切不可進行大刀闊斧式的動作,那樣可能會傷及國本。”

趙曙一下子就來了勁兒,他接著問道:“那我們以寬為治,如何?”

樞密副使吳奎笑著回道:“聖人治人當以寬,但這個寬也應當有個節製,不可無度,應剛柔並濟。”

趙曙點點頭表示同意,可他突然間莫名其妙地轉換了話題,他又問到了唐朝是如何處理和對待皇室子弟的一些事情,這裡麵包括了皇室子弟參政和恩養等一係列的問題。

中書省這邊繼續地對此保持沉默,因為韓琦這會兒還沒有把準趙曙的脈,他還在“揣摩聖意”。富弼雖然也不知道趙曙為何會問到這些問題,但他還是老實地回了一句:“唐朝時確實有很多名臣都是出自李唐宗室。”

看趙曙這意思他似乎也是想讓宋朝的皇族子弟參政議政,但宋朝和唐朝可是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趙光義的帝位本就很有爭議,因此防範宗室的力量壯大也是宋朝的一大國策。趙曙顯然是忘了他的老祖宗是怎麼得來的皇位,更是沒能看懂趙光義為何要對宗室那般嚴加防範。

在這一點上就連吳奎都比趙曙看得透徹,針對趙曙有意要給皇室子弟加恩的意向,吳奎很是委婉地對趙曙說道:“我朝皇家宗室的待遇已經夠好了,如果再給他們更大的恩惠恐怕會讓朝廷財政不堪重負,臣覺得我們反而應該對他們的賞賜予以削減。”

樞密院這邊被趙曙的這些問題弄得一頭霧水,可韓琦此時卻是在心中狂喜,因為他終於摸到趙曙的脈:原來陛下所謂的“革除天下積弊”隻是引子和幌子,他繞了這麼大一個彎目的就是想大規模地加恩於趙宋的皇族宗室子弟。搞明白這一點後,韓琦也終於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在哪兒了。

那麼,趙曙為何會對這事如此上心呢?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出身。作為一個庶出的皇族成員,趙曙太清楚這種身份的人所過的是一種怎樣的日子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哪怕你的爺爺是皇帝,可隻要他的子嗣夠多,那麼你或者你的子孫也遲早難逃變成平民的那一天。趙曙本人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倘若他早年不是仁宗的養子,那麼他以及他的兒子們現在又會是什麼身份和地位?

此外,如今趙曙是皇帝了,可他的那一堆兄弟姐妹卻沒能因此而得到什麼好處,這也正是為什麼吳奎會反對大舉給皇族加恩的原因,因為趙曙的直係兄弟姐妹加起來可是有二十多個,此前的太祖、太宗、真宗和仁宗都沒有他這麼多兄弟姐妹,這些人如果要一並恩賞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吳奎的道行畢竟還是不夠深,可人家韓琦就不同了。如果說在這場猜謎行動中趙曙是在第三層,而吳奎頂多到了第一層,韓琦卻是在第七層,至於富弼卻是連門都沒有摸到。

趙曙其實最想做的並不是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加恩,他當皇帝都一年多了,可他的親生父母如今在身份和地位上仍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濮安懿王和仙遊縣君。他真正想做的是拔高自己父母的身份和地位,而韓琦這個精於揣摩上意的“政棍”正好就摸到了趙曙的這條脈。

既然話說到了這裡,那麼我們此時也就可以給趙曙一個定性了。新皇登基之後,此前的趙恒和趙禎都是在著力於去改善國計民生,去想著如何革除國家所麵臨的各種問題和積弊,趙曙也想到了這一點,可這並不是他最關心最想去做的,他最在意的是個人和家族的利益如何得以保全和擴大。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就是皇子和王子之間的差距。趙恒和趙禎作為當時的皇子,他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心係天下和百姓這種帝王式的思想理念,可趙曙呢?他在受教育階段時從始至終就沒有被人當成過未來的皇帝來進行培養和教育。同前麵這兩代帝王相比,趙曙打小時候起在個人視野和格局上就差了好幾條街。

趙曙可不僅僅隻是在想,而是很快就把想法落實到了實處。不過,他可是一個聰明人,在做這些事之前他首先得堵住某些人的嘴。於是,在決定加恩於趙氏宗親之前,趙曙首先給曹太後的宮殿改名為“慈壽宮”,如此一來他便給自己博得了一個大孝子的名聲,然後他又給曹太後的弟弟、時任宣徽北院使,保平軍節度使、判鄆州的曹佾加官為同平章事。

在這之後,趙曙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幾個女兒。在他看來,我現在給自己女兒撈點實惠和好處應該沒人會說三道四。為了謹慎和穩妥起見,他同時還給兩府的大臣們一並加官:首相韓琦加官為尚書右仆射,次相曾公亮加官為戶部尚書,富弼和歐陽修等人也一並加官。可是,即便如此,趙曙也還是惹上了麻煩。宰輔大臣裡麵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跳出來堅決不接受他給的封賞,並且還對他的這次封賞大為不滿——此人便是樞密使富弼。

富弼自認為在趙曙登基和親政這兩件事情上都沒有任何的功勞,所以他不想無功而受祿。但是,富弼最大的怒火其實不在這裡,而是來自於趙曙,因為趙曙在把自己的女兒給封為公主後竟然鳩占鵲巢地把仁宗皇帝幾個女兒趕出了府邸,他給自己的這些個堂妹重新選了個安置的住所,那條件顯然比不得從前。這一切在富弼看來簡直就是不可原諒更是無法理解,畢竟仁宗皇帝不過才剛剛駕崩一年,趙曙這樣做難道就不怕趙禎的英靈在地下寒心嗎?

為此,富弼連著給趙曙上了近十道奏疏,可趙曙首先選擇了拒不回應,最後他實在是被富弼給惹煩了就命人給富弼回詔,內容就是為他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並要求富弼不得請辭他的恩賞。富弼最終幾乎是被逼著接受了趙曙的恩賞,但仁宗的那幾個還未出嫁的公主卻是不可能再搬回去居住了。

在這之後,趙曙又給自己的長子趙頊進一步地提升了身份和地位,趙頊由兩字郡王升格為一字王:晉封淮陽郡王趙頊為潁王。而且,從此以後趙頊在大朝會上的站位僅次於宰相韓琦而位於樞密使富弼之上,這幾乎就是在宣告趙頊就此成為了大宋的儲君。

做完了這些,趙曙才開始乾那件他一直都心之所念之事,不是給自己的親生父母抬高身價,而是給趙宋的皇室子弟增置學官。簡而言之,趙曙把老趙家的後世子孫共計把八百餘人都集中到一起建了個學堂,但因為人太多而老師太少,所以要增加師資力量。此舉不但讓趙光義的後世子孫受益,就連趙匡胤的那些已經沒落的後世子孫也跟著一起受益。老趙家能出這樣的一個仁德之主也算是這些人的福分,要知道這事就連趙禎都沒想過要做。

說到這事想必大家都能明白一點了,那就是在這之前趙曙已經對整個趙宋皇族來了一次全方位無死角的恩賞。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趙曙發現他的很多宗親都混得是“慘不忍睹”,尤其是趙德昭的孫子趙從質為了給自己身在病中的兄長趙從謹療病竟然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這便是趙曙之所以愛心大發的原因之所在。

不過,以上的這些事其實都隻是趙曙給自己最想做的那件終極大事所做的一些鋪墊,可惜的是富弼沒看出來,這不免讓趙曙有些失望,但不要忘了他身邊還有一個機靈鬼韓琦。看著富弼惹得皇帝陛下滿臉的不高興,韓琦在一旁卻是在一個勁兒地撇嘴:我說你富弼真的是個死腦筋外加書呆子,陛下給你臉沒想到你還不要,愣是要充什麼正人君子,何必呢?現在你來看看我韓琦是怎麼為陛下服務的!你可看好了!

韓琦隨即給趙曙上了一道奏疏,而這正好撓到了趙曙身上最癢癢的那個地方。韓琦奏請趙曙給趙允讓以及趙允讓的兩位正室譙國太夫人王氏、襄國太夫人韓氏以及妾室仙遊縣君任氏追授尊號。我們前麵也交代了,這個趙允讓就是趙曙的生父,而這個仙遊縣君任氏則是趙曙的生母。

無疑,韓琦這一記馬屁拍得正是恰到好處,可正當韓琦準備乾活以便日後立功受獎時,趙曙卻一盆涼水潑到了他的臉上。趙曙給他的答複是:愛卿考慮得很周到,但這事還是等到仁宗皇帝的大詳之日過後再議。

趙曙的意思就是要等到仁宗的兩週年忌日到了之後再商定如何給他的生父和生母加尊號,掐指一算,這還得再等大半年。韓相公千算萬算卻漏掉了這一點,趙曙自我標榜是一個大孝子,他怎麼可以在趙禎大祥之日未到之時乾這種事呢?明白這一點後,韓琦恨不得抽自己倆嘴巴。

這裡請注意:韓琦當初公開對同僚說,等到趙曙親政之後他就要自請辭去宰相之位,而且他也是當麵這麼給曹太後說的,但事實呢?堂堂的大宋宰相且是首相竟然把自己說過的話當成了一個屁,說忘就忘。但凡有一點廉恥之心的人都做不出這種事,可韓琦不但做了,而且事後連個給自己圓場的姿態都沒有。

這人一旦不要臉可還真的就是天下無敵,韓相公不但是進化了,成精了,而且完全將自己的心性和精神境界給升華了,那便是說和做雖然完全相悖但卻內心卻毫無波瀾。孔子說老而不死是為賊,但韓琦比這還要厲害,他不是賊,而是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