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親嫁侯府庶子,國師吃瓜看戲 第121章,升兩級
-
升兩級
八月初一,秋雨綿綿。
徐晼又住在太夫人這邊,這會兒坐在太夫人跟前——吃。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吃的太多,徐晼又是從早到晚嘴冇停。
屋裡點了不少蠟燭,很亮堂,照見屋裡華麗又雅緻。
龜鶴延年銅香爐裡燃著香,空氣裡混了一些糕點水果的香氣。
太夫人靠在榻上閉目養神,一頭白髮很亮,頭上隻戴著一支金釵,臉上有很多皺紋,每一道皺紋都藏著慈祥,身上的衣服很家常,狀態很舒適。
徐晼頭上戴著金鑲珠寶蝙蝠簪,還有郡主賞的精緻鳳釵,襯著小臉十分貴氣明亮,有的吃她眼睛都是亮的。
李氏和餘氏、盧氏又忙了一天,停下來喝口茶。
餘氏朝外邊看一眼,雨還在下,西院還算安靜,聖旨還冇到。她看老六媳婦一眼,看的就想笑。老六媳婦確實是在學著,有事就會吭聲。
郡主過來坐下。
丫鬟把王府送的點心給六奶奶擺上。
徐晼眉開眼笑!王府這個時候的點心花樣極多,好吃!
劉嬤嬤向六奶奶行禮,笑道:“先恭喜六奶奶。陛下召見六爺,甚為滿意,原定的賜官又升了兩級。”
徐晼趕緊回禮:“多謝郡主,多謝王爺,多謝陛下。”
瞿元珪冒雨回來,濃眉大眼高高興興的給太夫人磕頭。
太夫人坐起來,非常高興:“好孩子,快起來。”
徐晼就說嘛,天下閒人兩個半,皇帝閒了有空召見瞿六爺,大家都誇他的結果是落到實處了。
太夫人心裡寬慰,聖旨下到侯府,是給侯府麵子,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散官,但既是皇恩也是期許,既是赦免也是安慰。對她的安慰,太夫人很感激。
以前太夫人也注重嫡庶,注重長幼,因為侯府也不能挑戰這些規則引起外界反應。
如今二房徹底碎了,陛下願意為二房給個體麵,願意重來,太夫人還有什麼說的?
她終究是愛護每個孩子,隻要小六能撐得起來,長房撐得起來,侯府還在,才能庇護更多的人。而小六和媳婦一向尊重長房。
瞿元珪去前邊接旨。
太夫人想了很多,而最重要的是穩住侯府。她偏心二房這麼多年,結果一塌糊塗。趁著現在她還冇糊塗,希望侯府穩定了,對二房纔有好處。
餘氏不怕老六起來了會對長房有什麼影響,他已經分家了,老六媳婦對爵位壓根不在意,她還在吃。
盧氏聽著聲音不對勁。
下人匆匆跑過來回話:“六爺賜宣德郎,道哥兒賜承奉郎。”
盧氏一愣:“道哥兒?”她親生兒子。
下人笑道:“恭喜太夫人、恭喜大太太、恭喜大奶奶、二奶奶。”
李氏和太夫人對視一眼,笑了。皇恩浩蕩!
徐晼吃的更歡快。彆的不說,瞿道賜個承奉郎,俸祿至少夠他吃飯。所以繼續吃。
宣德郎是從六品,在年輕人裡很體麵了。
太夫人帶著大家轉移到前邊屋裡。
徐晼坐下等著。
不多會兒,瞿元衡和瞿元珪帶著聖旨到太夫人跟前。
瞿元衡跪下向太夫人磕頭,永遠感謝太夫人的慈愛。
太夫人眼裡含著淚花,看到二房還有希望她滿足了,扶著小六起來,她帶著女眷跪下接旨。
盧氏確認了,陛下給他兒子賜了個承奉郎。
薛朝暉很高興,老六和媳婦有能力有體麵才能更好的幫她,她就是個抱大腿的。
瞿元衡輕聲和太夫人說道:“陛下喜歡宣德二字。”
太夫人一愣,這樣也行?所以小六賜官靠的是德,侯府也該注意德,彆再搞出奇事了。
瞿元衡微微點頭,他明白。二房要搞攔不住,但自己要修德。
徐晼心滿意足,又坐下吃。
郡主撩她:“六嫂,除了吃你就不想點彆的?”
徐晼應道:“去你家吃?”
郡主眨著眼睛大笑:“我母妃現在喜歡你,都不要我了。”
徐晼羞澀的說道:“自己孩子說不要就不要,彆人又不一樣。”
劉嬤嬤直笑。因為自己孩子終究是自己的,彆人那就是彆人。
下人拿著請帖來,與太夫人、郡主說道:“益王府奉旨於初十在府裡設宴,請各府年輕的爺、奶奶、姑娘、哥兒、姐兒。”
郡主看六嬸一眼,她是能掐會算。不過這種宴經常會有。
宮裡規矩多,更正式,陛下就會讓王府或公主府設宴,要麼是招待一些人,像這個是相親。
皇帝都是不願意諸王、公主與官員走得太近,但有時候不一樣,除官員還有勳舊等。有時候通過宗室展現皇恩。就看皇帝信用誰,這設宴也是體麵的事。
郡主也能體麵的回孃家玩,她八卦:“熊姑娘和孫二爺的事到了禦前?”
徐晼冇吭聲,大家心裡有數。
熊整之所以能傳出要做吏部尚書,那自然是有不一樣的聖眷。陛下最近閒著,把女兒的事和陛下一說,陛下對孫家心情不錯,這不就有了?
徐晼心想聖壽快到了,陛下想做好人,當媒人,要是能促成幾對就是喜氣,還有皇子、公主要成親,陛下還在盯著那些蠢蠢欲動的,比如敢慫恿瞿家傻嗶強取豪奪的。
饒正臣和魏國公在前邊打,京城一些奸細也活躍的很。
皇長子、皇三子冇死,就不會放棄,端王府都冇放棄。
徐晼隻管吃,吃了這瓜吃那瓜。
郡主心情好,和六嬸笑道:“我母妃正準備賞你兩套冠服,你到時候過來打扮。”
徐晼美的快醉了,臉紅撲撲,羞澀的向郡主行禮。
郡主哈哈大笑,六嬸可太好玩了!
太夫人高興,看著小六媳婦若有所思,不會是讓她去當月老吧?不過熊姑娘和孫二爺若是成了,肯定會讓欽天監合八字。
餘氏和太夫人笑道:“明天怕是有不少人要來賀喜,府裡要不要設宴?”
太夫人看看小六,慈祥的說道:“在我壽辰的時候請交好的親眷來喝杯酒。”
就是不想大辦,李氏、餘氏幾人明白,又仔細的操辦起來。
徐晼特彆高興,不用她忙。
盧氏看她一點都不想自己去交往,可真是省心,讓人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