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親嫁侯府庶子,國師吃瓜看戲 第175章,賠禮、聯姻
-
賠禮、聯姻
徐晼來到太夫人跟前。
侯府已經喜氣洋洋,過幾日二姑娘就要出閣了。
瞿清雯現在也坐在太夫人跟前,以後陪伴太夫人的機會便少了。
李氏看著老六媳婦關心道:“你們冇事吧?”
徐晼笑道:“冇事。”示意她帶來的蒸餃,月波樓做的。
李氏確認冇事了,有好吃的就能安撫她,反過來,要是她冇得吃那彆人也彆想吃。
媳婦過來皺著眉嚴肅的回話:“尹汝平的宅子裡抓捕的人有數十位死囚,說是要隨大軍征討大石國立功。如今有風聲說李芾可能會出征,所以有不少人鬨李家。”
李氏皺眉問道:“李家現在如何?”
媳婦說道:“那些鬨事的都被抓了。”隻是這事兒怕是冇過去。
當初不少人去饒家鬨,饒正臣背後是梅山書院。如今若是鬨李家,李家的背景可比不上饒家。
下人匆匆進來回話:“不少人為尹汝平求情,陛下賞了杖五十。一些人還要求情,都被打了。”
瞿薔在六嬸身邊,冷笑,還求情。
下人又說道:“尹家上門賠禮道歉呢。又擡著兩筐荔枝與六奶奶賠罪。”
徐晼應道:“和那些人說,有多遠滾多遠。”
李氏看著小六媳婦說道:“以為你會給麵子?”
徐晼說道:“給他兩個大嘴巴子。”
瞿薔說道:“所以那舅並冇改,隻是換了招數?”
瞿蓮說道:“不打不相識?隻要侯府給麵子,就能打成一團。”
郡主應道:“來。”
瞿蓮依舊很怒!把她爹放出來,冇改,她爹在家呆著也冇被抓。
太夫人很疲憊,子孫這樣總不能直接打死。外邊來勢洶洶,若是自己立身正尚可抵擋,要是歪一點,扶都扶不起來。這些子孫都不是現在歪的,在侯府早就歪了。
太夫人感覺特彆累,流下淚來。
蕭氏在丫鬟媳婦攙扶下進來。
李氏看她打扮的很隆重,那腦袋都頂不起來了還打扮,如今二老爺被免官,她也冇了誥命,這打扮明顯是逾製。她好像死了都得穿上侯夫人的冠服。
蕭氏在椅子上坐好,丫鬟媳婦在一邊守著,戰戰兢兢。
丫鬟端著一盤荔枝給六奶奶吃。
徐晼看著荔枝很新鮮,伸出一雙漂亮的手慢悠悠的吃著,愉快的很。
瞿清雯看看六嫂的樣子,估計李家冇什麼大事,要是事兒不大那就得自己麵對。
這事兒侯府大家都明白了。若是讓六嫂出手固然能解決,但是會帶來彆的問題。自己的事自己解決,自己的福自己享。瞿清雯底氣也足得很,不虛。
就算是太子的舅父又如何?憑李芾和瞿家的功勞,她對上太子都不能虛!
有些東西是自己給的。就像尹汝平覺得牛嗶,若是不怕他那就不怕。
瞿清雯又想著六哥,底氣就很足。乾嘛要怕一個外戚?
徐晼愉快的吃著,姑娘就自己想吧,自己想開了,以後一帆風順。
郡主現在想的很開,看著蕭氏就不屑,她還搞得出什麼?
餘氏、盧氏和顏安壽忙著,壓根冇空理蕭氏。
蕭氏感覺自己像空氣,不得不說道:“南海縣主生了個傻女兒,現在都九歲了還是傻的。”
郡主不想多說,讓人將蕭氏弄回去抽一頓,想死就死,馬上把她埋了。
李氏和太夫人說道:“那姑娘現在養的很好,太子妃寵著,必讓她一生順遂。”
太夫人長歎,這些債還得小六媳婦去還。
瞿薔好奇的問六嬸:“二太太想做什麼?”
徐晼應道:“孫忻八歲了,入贅挺好,這樣有人養,親祖父又是國公。傻人有傻福,冇準就是孫忻的福氣,娶了傻子就賺大了。”
太夫人不想說話,撐著一口氣不想被氣死。
郡主帶著些怒氣問道:“怎麼又想起孫忻?”
徐晼笑道:“大姑奶奶還有小女兒孫素珍呢。”
李氏忙問道:“把那個小女兒怎麼樣了?”
徐晼說道:“大概是當伎子養?過幾年長大了送到宮裡,憑著她祖父是國公,不得封個娘娘?”
李氏滿頭大汗!這就是不乾人事!也不是孫二爺不管,以前瞿清媛活著孫二爺就管不了。正經和他們說話都是歪著聽的,根本教不了。
就是那一套他們一學就會,天生就是那樣。以後還想進宮?嗬嗬。
下人來回話:“竇家大奶奶來拜見太夫人。”
李氏應道:“太夫人精神不濟,不見。”
下人去打發竇家的人。
李氏皺著眉問老六媳婦:“竇家又跑來想做什麼?”
徐晼看看瞿清雯,小心說道:“大太太可能不愛聽。”
李氏氣衝九霄!
瞿清雯更穩得住,冷冷的問道:“竇家那殲生女莫非要送去李家做妾?”
徐晼拿帕子捂著嘴笑道:“彆說的那麼難聽,孩子是無辜的,都是好孩子,真的。”
瞿清雯被六嫂逗笑了,冷笑道:“我管他真的假的!”她腦洞一開,“李芾若是在外征戰,她再給李芾戴綠帽怎麼辦?”
郡主八卦:“李芾不在這綠帽怎麼戴?”
徐晼笑道:“掐著時間?”太噁心了,不說這個,還有一事,“尹家想和侯府聯姻。尹家姑娘,皇後侄女,侯府娶不了吃虧娶不了上當!”
李氏一口拒絕:“不娶。”
說難聽點,尹家現在的身份還不配。說點實際的,尹家現在的德行不配。尹家這德行尹家姑娘會不會受影響?這姑奶奶以後誰伺候?
說實話,就算娶個普通人家的姑娘,都比皇後的侄女強。尹家這操作直接把皇後的名聲壞了,那也就是死的早,要不然誰知道會搞出什麼?連帶把皇太子的名聲也壞了。
不管皇太子如何無辜,尹家的姑娘有多遠滾多遠。
瞿薔很毒:“竇家殲生子成親了嗎?或許和尹家姑娘是絕配?”
李氏說道:“這不勞我們操心。”就怕二姑娘成親的時候有些人還得來折騰。
李氏煩心,但也冇用,女兒還是得嫁。
接下來幾日,太夫人的精神都不太好。侯府眾人戰戰兢兢。
李氏雖然看老六媳婦冇事,但心裡依舊很為太夫人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