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親嫁侯府庶子,國師吃瓜看戲 第39章,饒侍郎繡花的故事
-
饒侍郎繡花的故事
屋裡太夫人坐在主位。
客人坐在西邊,依次是塗氏、饒侍郎夫人莊氏、薑氏、饒英娥、徐晼、徐晨、徐曉等。
主人坐在東邊,前排依次是李氏、餘氏、盧氏、瞿芷、郡主、瞿清霞、瞿清雯、瞿茂等。
後排依次是蕭氏、鄭孟薑、薛朝暉、蕭尚尚、瞿薇、瞿榮、瞿蓮等。
塗氏說起曾孫女這事兒,莊氏和饒英娥本人很鎮定。
李氏、餘氏很是同情,蕭氏、鄭孟薑、瞿薇、瞿榮等都完全看不上。
徐曉一直盯著對麵的貴女看,看郡主好像和安仁縣主差不多,對麵的貴女看不上她,她扭頭朝著前邊脫口而出:“那不是剋夫命?”
徐晼接話:“那配大哥正好,克你。”
徐曉嚇一跳,說都說了,她又說道:“怎麼會克我?”
徐晼說道:“饒家太夫人選的肯定都是很好的人家,冇人需要克,不適合。咱家有你,正好。”
徐曉跳起來喊道:“你要巴結饒大人都不顧大哥性命了?”
徐晼應道:“饒家大姑娘是頂級的旺父、旺夫、旺子旺五代的命,你願意為大哥為徐家犧牲嗎?等徐家興旺了,每年清明冬至給你燒很多紙。”
塗氏、莊氏都插不上話。
薑氏不知道要怎麼說,乾脆冷靜思考。若是告訴她侍郎的女兒她肯定是不願的,但看到饒家的太夫人和莊夫人,她能考慮。饒家大姑娘很大方,幾乎挑不出什麼錯。至於小女兒,或許是需要一個人克她。
徐曉怕徐晼,激動的怒喊:“你怎麼知道?”
徐晼應道:“等你死了就知道了。”
徐晨插話:“大姐姐已經為了徐家,以後我也可以,三妹妹,這次就看你的了。”
徐晼又說道:“早死早投胎,你為徐家積了德肯定能投個好胎,以後就不用羨慕彆人了。”
徐晨古怪的說道:“以後徐家好了,還投胎到徐家?”
徐晼絲滑的說道:“對啊,三妹妹早投胎十年,就是要為自己掙一個更好的出身。彆錯過啊!錯過這個大嫂咱就冇這麼好的大嫂了。”
徐晨拿帕子捂著嘴想笑。
饒英娥拿帕子捂著嘴也想笑。她其實除了剋夫外,事事順利,所以一點都不愁。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人這一輩子哪有事事順心的?不過太夫人總是操心,她不好違逆。
徐曉站在中間,說不過徐晼,憋出一句:“大哥以後還能封侯?”
薑氏不得不開口:“讓太夫人見笑了。”
太夫人心情不錯:“孩子單純可愛。”
饒家所求的事並不好辦,假如有這個緣分,對侯府是一件好事,太夫人不會昧著良心,但樂見其成,所以現在心情真不錯,這是喜事,侯府能沾喜氣。
徐晼強調:“單蠢……”
徐晨附和:“單蠢。”有這麼丟臉的妹妹那就丟吧,丟完就完了。
徐晼說這麼多,就是要把饒姑娘弄到徐家去。她是白虎命,一般人受不起。至於現在,就算徐曙受不起她也能隨手解決。
徐晼再說一句:“可以請人合八字。”就算不合,國師說天作之合就必須是天作之合。
塗氏有很多話要說都不用說了,激動的湊到太夫人跟前說道:“合八字。太夫人你不知道,我孫子十八歲成親十九歲得女次年進了梅山書院之後一帆風順說起來還真是旺父命!”
她一口氣說這麼多,太夫人安靜的笑著聽著,慈祥的看著饒大姑娘。
饒英娥淡定的由著太夫人說。
塗氏心情很好,和太夫人說道:“這孩子小的時候和我在鄉下,讀書、女紅樣樣行,隔壁村的人看上她,等她爹回家便定了親,第二天那孩子掉到河裡。”一臉惋惜。
太夫人喲一聲,也很可惜。
李氏搭話:“不是意外?”
塗氏阿彌陀佛,堅強的往下說:“看起來是意外。我也是這樣想的。幾年後她爹高中皇榜,有人要來結親,我知道他們家家風好,孩子也好,和孫子孫媳婦通了信就定下了。等孫子回到家,那孩子已經得急病冇了。我當時都嚇瘋了!”現在還害怕,眼紅落淚。
太夫人唉一聲:“這種情況我也冇見過,這誰知道啊?”
塗氏好像一夜白頭,悲傷的說道:“我帶著孩子和孫子赴任,有人看上這孩子,我怕,委婉的和對方說了,咱不能害了彆人,誰家的孩子都是心頭肉。那家老太太很喜歡我家孩子,咬咬牙,請了大師,定了親,結果那孩子從山上摔下來,殘了。”
她都說不下去。
莊氏接著說道:“老爺不信邪,仔仔細細的查了,得出的結果是意外。因為這,之後老爺查案特彆仔細,他也覺得女兒有福氣,不想女兒背這個名聲。”
塗氏拉著太夫人哭著和她說:“多好的孩子啊!她小的時候跟著我,我把她當她爹一樣養的……”
徐晼打斷一下:“饒大人也會做女紅、會繡花?”
塗氏驕傲爽快的說道:“會!我和他說在外邊要是冇人管就得自己動手,他一向聽話,會縫衣服,繡的花不錯,也會做飯。”
莊氏扶額。
饒英娥拿帕子捂著嘴笑,預感她爹的風評要受影響,不過她爹肯定很高興,太夫人的教導她爹一直記著,還很驕傲。她也是很高興的,很驕傲。
徐晼敬佩:“太夫人大賢!”
塗氏忙說道:“冇有冇有,我就是經驗之談。像村子裡的光棍,什麼都得自己動手。在書院讀書很多事也要自己動手,自己能動手就不會餓著,也有體麵。彆人有人伺候,我們自己動手也可以做到。”
太夫人說道:“真是高見!”
徐晼插話:“太夫人,六爺會繡花嗎?”又問,“娘,大哥會繡花嗎?”
薑氏保守的說道:“我不清楚,現在學應該來得及吧?”
至於學繡花娶饒侍郎的女兒會有什麼樣的名聲,薑氏來不及考慮。
太夫人直笑。
塗氏忙說道:“這倒不用。情況不一樣。太夫人知道,我年輕的時候守了寡再嫁饒家,剩下我們祖孫兩個,這是冇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