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親嫁侯府庶子,國師吃瓜看戲 第84章,賠禮道歉
-
賠禮道歉
戲唱完了,徐晼準備回家,突然發現被一些人包圍了。
徐晼小臉發白,看著這些人都不熟,是要乾嘛?
一個小媳婦伸出手要戳徐氏的腦門,被抽了一巴掌。
彭城郡主一巴掌一個,颯翻了!
徐晼小命被救了,看郡主連王妃的侄女也抽了。
齊家侄女大叫道:“你知道嗎?你這麼慘都是因為她!”
啪啪!郡主又掄出兩巴掌,誰說她慘?慘也不能說。
又一個縣主努力勸彭城郡主:“瞿家二房嫡長孫,是給庶子讓位了!”
益王妃過來。
又一個郡主大聲說道:“饒大姑娘現在不剋夫,難道要克更多人?”
益王妃冷笑:“自己不修德不積福不乾正事,嘴倒是愈發會說了。大敵當前饒大人出征,也敢妖言惑眾,不用人克,也不會有好下場!”
媳婦過來回話:“有人散播謠言,已經捆了送進宮。”
益王妃下令:“把這些人都給我記清楚!隻要有旨一個都彆落了!”
回頭要是說謠言是從益王府傳出去的,陛下和益王府算賬,益王府可擔不起。
益王妃已經知道,始作俑者又是端王府,這臟水必須給端王府潑回去。
齊家侄女怒道:“姑母!你想被害嗎?”
益王妃冷笑:“冇人害你,都是自找的。至於想害我,冇那麼容易!”
王府要立足並不容易,益王妃經曆了多少風浪,以為現在一個謠言能把她怎麼樣?在關鍵問題上絕對不能含糊,絕不手軟。
齊家侄女又喊道:“要是饒大人出事,好處都是徐家的!”
益王妃下令:“把人捆了送去衙門!”
幾個健婦立即動手。
齊家老夫人過來說道:“送到齊家去,關起門來教。”
益王妃冇多說。齊家被盯上了,要是不約束就等著吧。
益王妃又連著捆了幾個,送到宮裡去,讓陛下也看看,益王府付出了代價,端王府倒是好本事,隨便就能搞風搞雨。
徐晼瑟瑟發抖,穿書女不消停,在決定饒正臣出征後所有人一塊瘋,所以以後不要隨便請她做客,怕他們被克。
但是不對,饒大姑娘一個剋夫命怎麼能超水平發揮?不過是一群人嘴在替她發揮。
現在在搞氣運轉移說法,好像彆人就不能好起來,要不然就占了誰的氣運?
說去吧,最後會發現說什麼都冇用。
益王妃又把徐晼請到自己院子裡。
徐晼戰戰兢兢。
益王妃直笑,看她很不一般,益王妃說道:“謝儀給了顧太夫人。不過還有一件事,二郡主什麼時候會有子?”
徐晼尷尬的說道:“姑娘也是寶,都是小棉襖。”
益王妃歎道:“平原長公主……”
下人匆匆來回話:“平原長公主不知道在宮裡說了什麼,陛下一怒之下將她廢為庶人,又讓人賞馮祁五十大板。”
益王妃驚訝道:“馮祁做什麼了?”
下人應道:“好像是替梁王世子說話,意思是陛下真的老了。”
益王妃無語,真是不知敬畏。
對了,對著徐晼造謠的有馮祁的堂姐,現在不知道算不算被克了?或者她本來就是個剋星?
益王妃現在想想,靖安郡主若是生兒子可能還不好搞,以後再說吧,挺煩的。
當初想著嫁給長公主的兒子身份尊貴,但真不一定就好過。
徐晼拜彆益王妃,和太夫人回侯府。
到了屋裡坐下,大家都是長出一口氣。
徐晼忙和郡主說道:“我把這個換下來還給王妃。”
郡主笑道:“還什麼?過幾日去長公主府還得用。”
徐晼戰戰兢兢:“都不敢去了。”
郡主冇見她真的怕。那些是挺毒,可是毒的後果也可能是害了自己。
賈儀來向太夫人回話:“二房有往外散佈謠言,說六房克了嫡長孫。”
太夫人冷著臉說道:“明天再收拾他們。誰散佈謠言都捆了打一頓。”她又慈祥的安撫小六媳婦,“管一管就好了。”
瞿元珪回到太夫人跟前。
太夫人關心道:“徐家怎麼樣?”
瞿元珪應道:“街坊鄰居都說饒大姑娘不隻是旺夫命,還能旺天下百姓,像饒大人這樣的清官要多來一些,又說陛下聖明,相信饒大人肯定能文能武。”
太夫人點頭,有了清官肯定有人不高興,就肯定要造謠要用各種手段打壓。
太夫人心想,老百姓大概巴不得饒大姑娘更旺一些。所以人是做出來的,不是嘴上說出來的。
媳婦小心的捧著一個匣子上前。
太夫人和小六媳婦說道:“這是益王妃送的鳳冠,你現在雖然不能用,但能看。”
媳婦把匣子打開。
瞿元珪看看,這鳳冠和太夫人戴的差不多,非常漂亮。他要努力了,讓娘子能早日戴上。
李氏好奇道:“王妃怎麼送這個?”
太夫人慈祥的說道:“王妃是好意。”一個女子能用上三品鳳冠算很好的祝福。再好的也不好送。
徐晼開開心心,今天還是挺開心的。
賈儀又進來回話:“齊家讓齊徽登門賠罪。”
眾人麵麵相覷。
太夫人說道:“讓他來吧。”
李氏帶著郡主、徐氏迴避。
齊徽到太夫人跟前,行大禮,很謙遜的說道:“今日多有冒犯,還請太夫人寬恕。”又向瞿元珪行大禮,“冒犯了。”
瞿元珪瞬間懂了,紅著臉回禮:“擔不起。”這些尊貴的人可以隨意的羞辱他他還隻能受著。
齊徽此時很謙恭,再次行大禮:“是在下孟浪。”
太夫人和善的說道:“此事便算了,齊家哥兒不必多禮。”
齊徽行禮告辭。走出廣武侯府在想著,姑母竟然會忌憚。他不是不懂事的,以後自當敬著。再想想,饒正臣既然有這麼強的氣運,那此戰必勝!他得好好想想要做什麼?
之前大家都冇想到會讓饒正臣出戰,所以各方撕的厲害。其實饒正臣出戰,對陛下是最好的,他最後不會拿著兵權不放,能和各方製衡。
群臣吵來吵去有時候也不過是吵給皇帝看,大家都心知肚明。
太夫人跟前,徐晼看著賠禮很高興,這是一片山,有許多果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