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相府拋棄後,她成了太子心尖寵 333
無懈可擊
晚膳時,齊逾看著桌上的菜色,有些訝異。
沒有他愛吃的重口菜肴,反而多了幾道清淡滋補的湯羹。
“今日怎麼吃得這般清淡?”
“入秋了,天乾物燥,吃些清潤的東西,對身體好。”李知安替他盛了一碗百合蓮子羹,“你最近思慮重,容易上火,正好敗敗火氣。”
她的理由無懈可擊,齊逾不疑有他,笑著接了過來。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菜肴,每一道都是李知安根據他的體質,精心搭配的藥膳。
她不僅在調理自己,也在悄悄調理著他的身體。
夜深人靜,兩人相擁而眠。
齊逾很快便沉沉睡去,他睡得比往日任何時候都要安穩,連呼吸都帶著一絲清甜的藥草香。
李知安卻沒有睡。
她睜著眼,在黑暗中靜靜地計算著日子。
從她開始記錄月事的那一天起,到今天,已經過去三十五天了。
而她以往的週期,一向很準,最多不過三十天。
這一次,遲了整整五天。
一個念頭,毫無預兆地,猛地竄入她的腦海。
李知安的身子瞬間繃緊,連呼吸都停滯了一瞬。
她下意識地,緩緩將手移到了自己平坦的小腹上。
那裡,溫暖如常,沒有任何異樣的感覺。
可她的心,卻擂鼓般狂跳起來。
黑暗中,李知安的指尖冰涼,心跳卻快得幾乎要撞出胸膛。
那個念頭一旦生根,便瘋狂地滋長,占據了她所有的思緒。
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或許隻是最近調理身體,氣血變化所致的正常延遲。
可身為醫者,她又無法忽視身體最細微的訊號。
接下來的幾日,李知安的生活看似一如往常。
她照舊去學堂給孩子們上課,處理萬寶商行的事務,閒暇時翻閱醫書。
可隻有她自己和貼身的春夏知道,有些事情已經悄然改變。
她開始變得格外嗜睡。
以往午後小憩半個時辰便足夠,如今卻常常一覺睡到暮色四合,醒來時依舊覺得睏倦。
胃口也變得奇怪起來。
從前愛吃的幾樣點心,現在看著就沒了興致。
小廚房費心燉煮的滋補湯品,她也隻能勉強喝下半碗。
“娘娘,您這幾日是不是太累了?”春夏看著又被原封不動撤下的餐盤,憂心忡忡,“要不,今日的課就先停了吧,好好歇一歇。”
李知安搖搖頭,扶著額角,隻覺得一陣陣的乏力。
“無妨,許是秋乏罷了。”
她嘴上說著,心裡卻將這些變化一一記下,與腦海中的醫案典籍相互印證。
每一種跡象,都指向那個讓她心驚肉跳的可能。
這日中午,禦膳房特意送來了她素日裡最愛的一道“鬆鼠鱖魚”,酸甜開胃,造型喜人。
菜剛一端進殿內,一股魚肉的鮮甜氣味飄散開來。
李知安正提筆寫著什麼,聞到這股味道,胃裡突然一陣翻江倒海。
她猛地捂住嘴,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一陣強烈的惡心感直衝喉口。
“娘娘!”
春夏驚呼一聲,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快步上前扶住她,輕輕拍著她的背。
“快,快把那道菜撤下去!”
宮人手忙腳亂地將魚撤走,殿內的空氣似乎才重新變得可以呼吸。
李知安緩了好一陣,那股惡心的感覺才慢慢平複下去。
她接過春夏遞來的溫水漱了口,抬起頭時,正對上春夏寫滿探究和驚疑的視線。
“娘娘,”春夏的聲音壓得極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您的月事……是不是已經遲了快半個月了?”
一句話,像一道驚雷,在李知安的腦海中炸開。
她自己也在記錄,自然清楚得很。
三十五天,三十六天……今日,已經是第四十天了。
看著春夏緊張又期待的表情,李知安強自鎮定下來。
“許是……前陣子太累了,氣血有些不調。”
她這麼說著,右手卻不受控製地,再一次搭上了自己的左手手腕。
這一次,她沒有立刻閉眼,而是先做了數次深長的呼吸,將狂跳的心緒強行壓下,直到心如止水。
指腹下的脈搏,依舊平穩。
但若是細細感受,便能察覺到,在那平穩之下,似乎多了一絲異樣的圓滑和流暢。
不像是之前單純的氣血充盈,更像是……珠子在玉盤上滾動的觸感。
滑脈。
雖然極其微弱,幾乎難以分辨,但她可以肯定,那就是滑脈的征兆。
李知安的呼吸又一次停滯了。
她緩緩收回手,指尖卻在微微顫抖。
不行。
時日太短,脈象尚不清晰,萬一是自己判斷失誤,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她不能讓任何人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尤其是齊逾。
朝中那些老臣為了選秀充盈後宮之事,已經快把禦書房的門檻踏破了。
齊逾頂著巨大的壓力,若是此時傳出喜訊,轉頭又發現是烏龍一場,那對他的打擊,對朝局的影響,都將是毀滅性的。
她必須百分之百地確認。
“春夏,”李知安抬起臉,神色已經恢複了慣常的冷靜,“你去一趟太醫院。”
“娘娘?”春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就說我近日操勞,脾胃不和,食慾不振,想請一位精通內科調理的太醫來請個平安脈。”李知安的語速不快,但每一個字都清晰無比。
她頓了頓,補充道:“去請王太醫。讓他明日午後過來,記住,此事不要聲張,隻你我二人知道便可。”
王太醫是宮裡的老人了,醫術精湛,為人更是謹慎可靠,是她能想到的最穩妥的人選。
“是,奴婢明白!”
春夏重重點頭,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她強壓著心頭的狂喜,轉身快步退了出去。
寢殿內,又隻剩下李知安一人。
她走到窗邊,推開一扇小窗,清涼的秋風拂麵而來。
她緩緩地,再一次將手放在自己依舊平坦的小腹上。
等候的時間,總是顯得格外漫長。
第二日,李知安破天荒地沒有去學堂,也沒有處理任何庶務,隻靜靜地待在鳳儀宮裡。
她時而翻兩頁書,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時而拿起針線,繡出的鴛鴦卻歪歪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