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相府拋棄後,她成了太子心尖寵 第106章 縣主
-
兩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將赫連闕的挑撥離間化解於無形,反而彰顯了大安的氣度與人才之盛。
西昭副使見狀,又急忙在桌下狠狠拉住赫連闕,由方纔的提醒變成了警告。
“若是你再胡言,我回去定當稟告王上!”
赫連闕麵色變幻數次,終於徹底偃旗息鼓,鐵青著臉不再發言。
禦座上的皇帝將一切儘收眼底,龍心大悅,拊掌笑道。
“好,說得好!李知安,你不僅有才德,更有忠心與膽識,心懷家國,實屬難得,朕心甚慰!當賞!”
他略一沉吟,便揚聲道:“李知安聽旨,朕念你慧眼識珍,維護國體,心繫教化,特封你為縣主,食邑三百戶,以示嘉獎!”
此言一出,除了支援李知安的那些人,其餘人無不震驚。
直接從一介民女躍升為有食邑的縣主,這可是極大的恩寵。
李清芷也真心替李知安高興,立刻趁熱打鐵,起身柔聲道。
“陛下聖明,既然封了縣主,不若陛下再賜下一個封號,以示榮寵,也更合禮製。”
蘇月柔氣得幾乎咬碎銀牙,但見皇帝正在興頭上,自知若再出言反對,必遭斥責,隻得強行忍住。
皇帝覺得有理,略一思索,便道。
“嗯,賢妃所言甚是,便賜號‘樂安’吧。”
樂安兩個字可以說是上佳的封號,且大安還冇有此等封縣主賜封號的先例。
“臣女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知安連忙跪下謝恩,心中亦是波瀾微起。
冇料到自己進宮這一趟,竟有如此際遇,從商賈變成了有封號的樂安縣主。
她略一抬頭,恰好撞上齊逾看過來的目光,兩人視線一觸,齊逾便不自然地移開了目光。
這一幕恰好被對麵的齊遙看在眼裡,他氣得拳頭緊握,指甲幾乎掐進掌心。
今晚他本想出風頭卻慘遭打臉,反而成全了李知安,讓她名利雙收!
同樣氣憤難平的還有齊如玉,她嫉妒得眼睛發紅,憑什麼一個和離了的賤民都能獲封縣主!
她剛想惡狠狠地瞪李知安一眼,卻被對麵的齊飛嫻一個冰冷的眼神警告製止。
齊飛嫻甚至無聲地用口型說了句“蠢貨”,氣得齊如玉渾身發抖卻無可奈何。
最後悔不迭的莫過於李仲嚴。
他方纔急於撇清關係的行為,此刻在眾人眼中無疑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而且從賢妃主動為李知安請封號來看,分明是站在李知安一邊。
他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腸子都快悔青了,卻也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宴席終散,赫連闕一行人臉色鐵青,在玉林軍的護送下離開皇宮,前往驛館。
李仲嚴灰頭土臉地走出殿門,立刻便有幾個素來與他不對付的官員圍上來,陰陽怪氣地嘲諷。
“李相爺,您這可真是……慧眼如炬啊,把這麼個金餑餑親手推出門了!”
“嘖嘖,真是可惜了,方纔撇清關係時那般果斷,如今看著樂安縣主,不知相爺心中作何感想啊?”
“怕是悔得腸子都青了吧?哈哈!”
李仲嚴麪皮紫脹,惡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斥道。
“你們休要胡言,本相之事,不勞諸位費心!”
說罷,他幾乎是落荒而逃,表麵上不顯,但他心中確是悔恨交加。
這李知安果然有通天本事,竟能得陛下如此青眼,一舉獲封縣主。
早知如此,當初何必與她斷絕關係,可惜,這世上從無後悔藥可吃。
另一邊,李知安正欲出宮,卻被賢妃李清芷身邊的柳姑姑含笑攔住。
“縣主請留步,娘娘說今日受了些驚嚇,想請縣主留在芷蘿宮陪她一晚,說些體己話。”
李知安自然明白姑姑是有話要說,便欣然應下。
芷蘿宮內,李清芷早已命柳姑姑將最好的偏殿收拾出來,熏香嫋嫋,靜謐安寧。
姑侄二人在宮苑中小步閒逛,李清芷終究還是輕聲問出了口。
“安兒,你與兄長……可是真的徹底斷了父女關係?”
李知安冇有隱瞞,坦然承認。
“是,姑姑。相府已無我立錐之地,斷絕關係,於我於他們,都是解脫。”
李清芷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雖有複雜之色,卻並無太多驚訝。
“兄嫂昔日待你……罷了,姑姑都明白,既然你已決意,那便隨著你自己的心意去過吧,無論如何,你永遠都是姑姑的侄女,隻要我在這芷蘿宮一日,這也永遠有你一席之地。”
李知安心中感動,也不忘提醒道。
“多謝姑姑,隻是……李仲嚴近日行跡有些反常,姑姑還需多加提防,以免他做出什麼損人不利己的糊塗事,牽連了您。”
李清芷是何等聰慧之人,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知安的暗示。
她神色微凝,低聲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隻是我終究出自李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李家真出了大事,我也難以完全脫開乾係。”
如今她隻盼著齊迎能早日成才,獨當一麵,她也能多些依仗。
李知安見姑姑心中已有計較,便不再多言。
此時,李清芷忽然想起什麼,將李知安引至一處更僻靜的角落,揮退了左右侍從,這才壓低聲音,鄭重叮囑道。
“安兒,有件事姑姑需提醒你,我觀太子殿下待你似乎與旁人不同,你如今雖得了陛下恩寵,但京城風波迭起,日後若遇棘手之事,萬一姑姑力所不及,你或可試著求助於太子殿下。”
李清芷不清楚齊逾對李知安究竟是何感受,但眼下看來應當不是壞的。
如此一來李知安在遇到她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之時,也能多個依仗。
李知安聞言猛地一愣,臉頰微微發熱,下意識地便想開口轉移話題。
李清芷卻瞭然地笑了笑,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
“姑姑隻是這麼一說,你心中有數便好。”
她見李知安神色,便知她已聽進去,這才稍稍放心。
夜色漸深,芷蘿宮內燈火溫柔,而宮牆之外,卻不知有多少暗流因今夜之事而悄然湧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