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114章 錢幣樣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114章 錢幣樣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梓橦,那些海螺養得如何?”

小皇帝一邊逗著宇文娥英,看向小皇後問道。

“前些天死了幾個,可把她傷心壞了,眼睛都哭腫了……”

“後來,宮人把死掉的海螺肉給挑了。”

“她發現海螺殼能裝水,又能裝沙子,比活的還好玩,便再也不哭了!”

司馬令姬說完,三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小丫頭不好意思地把臉埋在朱太後懷裡。

露出半邊臉,對著幾人吐舌頭扮鬼臉。

……

這些都是經過六部都堂和政事堂審議過的奏章,已經給出了處理意見。

小皇帝隻需選擇準還是不準。

或是給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便行了。

等到墨言傳信回來。

戶部尚書於翼和他一同入宮。

“臣參見陛下!”

“文若來啦,坐吧。”

宇文衍抬眼看到於翼,示意其先坐。

待他看完手上的奏章,用硃砂筆在留白處寫了個“準”字。

這才起身,活動了一下手腳。

“是不是關於新錢幣的事?”

小皇帝走下台階,扭動頸脖問道。

“陛下料事如神,確是此事。”

於翼連忙掏出一本冊子,恭敬地遞到宇文衍麵前。

這是戶部依照小皇帝所說的要求,製定出關於新錢幣的規範和標準。

從錢幣自身標準,到材料質量管控,再到鑄幣工藝的統一。

每一項,都製定了詳細的規製和章程。

有了這一份標準。

以後不論在何地設立鑄幣坊,鑄造出來的錢幣,都是規範統一的。

“這是新錢幣的樣品,請陛下過目。”

說著。

於翼掏出九枚嶄新的錢幣。

錢幣圓形方孔,外部齊整,平坦光潔。

用銅,白蠟及黑鉛混合鑄造,泛淡黃青銅色。

正麵“天元通寶”四字。

是小皇帝用隸書,行書和瘦金體書寫的字型!

文字莊重、雋秀、挺拔。

瘦金體的書體更是筆力蒼勁,意態精密,精瘦簡練,端莊俊雅,凝重雄渾。

小小一枚錢幣。

猶如一件藝術品,極具觀賞價值。

宇文衍推行“天元通寶”銅錢,一改此前以“銖”為錢名的貨幣製度。

以錢代銖,用符號取代重量,當屬開創性的進步。

曆史上。

北周時期的鑄錢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發行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三種錢幣。

書體采用玉箸篆,精美絕倫。

在後世古玩界,被稱為“北週三品”。

“太好了,此錢幣當真是美輪美奐!”

看著手裡的“天元通寶”,宇文衍甚是歡喜。

“至於選擇哪種書體,你多征求下朝臣、百姓的意見,以大眾審美為準……”

“是,陛下!”

小皇帝和於翼,就新錢幣的鑄造、發行,商議了很久。

決定在確定書體後,率先在京城開爐鑄幣。

批量鑄造的同時。

進一步驗證統一工藝標準的實踐情況。

另外。

戶部著手設立洛陽,蜀地,鄴城,揚州四地的鑄幣坊。

以當下的交通狀況。

完全由京城鑄造,再發往全國各州,成本太高了。

等到這四地鑄幣坊投入生產。

加上各郡縣“大周錢莊”建設完成。

朝廷便可下達新錢幣流通,舊錢換新錢的詔令了。

發行新錢,回收舊錢。

以舊換新,朝廷大概率要吃些虧。

因為舊錢有磨損,含銅量也不如新錢。

但是。

為了實現錢幣統一,這點虧朝廷必須吃,也吃得起。

商議完畢。

王翼興衝衝地返回六部都堂,安排後續事宜。

他這個戶部尚書,如今是乾勁十足!

不論是大周錢莊,還是統一錢幣。

於國於民,都是影響深遠的策令。

得到皇帝的信任,在朝中威望已然蓋過了他兄長燕國公於實。

使得他對大周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

午膳後。

刑部尚書宇文椿進宮。

彙報長安縣令王寶升及黃世仁的抄家事宜。

看著兩份長長的財產清單。

就知道,一個小小九品芝麻官以及一介鄉紳地主,吸食了多少民脂民膏。

在他們眼裡是家產,是財富。

但對於當地百姓來說,那就是沉重的血與淚。

“陛下,他們的家屬和下人怎麼處置?”

宇文椿小心翼翼地詢問。

“按律當如何?”

“貶為庶民,流放千裡。”

主犯已經被小皇帝就地正法了。

一人犯法,全家遭殃,這就是封建社會的連坐刑罰。

“家人按律流放,下人取消奴籍成為自耕農,分配田地……”

“臣遵命!”

宇文椿應答道。

“對了,大周律的事情進展如何?”

幾個月前。

朝廷就確定了,編寫全新的“大周律”。

由刑部和大理寺牽頭,發動所有相關方麵的人才進行編纂。

律法是相當繁複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這會他想起來了,就隨口這麼一問。

“回陛下,按照您提出的思路和宗旨。”

“基本框架已經確立,後續將細化各項律法條文……”

宇文衍點了點頭,囑咐道:

“律法之事大意不得,須主次分明,量刑合理。”

“一定得適合大周當下社會狀況,要切實可行,而不是一紙空文!”

小皇帝隻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至於具體的編纂,還是交由專業的人去做。

周武帝時期。

就進行過律法方麵的改革,大周不缺乏這方麵的人才。

“臣記下了!”

宇文椿很清楚,宇文衍對“大周律”的重視程度。

對於他自己來說,何嘗不是機會呢?

他們和宇文皇室可是一脈相承,傳到他這一代也才第四代。

是真正沒出五服的血脈宗親。

他的爺爺是太祖宇文泰的兄長宇文顥。

父親宇文導是北周開國十二大將軍之一,和武帝宇文邕是堂兄弟。

他和宣帝宇文贇是堂兄弟關係。

按輩份,小皇帝還得稱他一聲堂叔。

這樣的背景。

按理說,在整個大周都是橫著走的存在。

但他們這一脈,在朝中地位卻是頗為尷尬。

那是因為。

他父親宇文導的親弟弟,也就是他的親叔父。

是北周開國權臣——宇文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