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13章 紮馬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13章 紮馬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放棄吧,陛下恕爾等無罪……”

“堅持到現在,你們已經很出色了,放棄也不丟人……”

勸誡眾人放棄的話語不停在耳邊響起。

宇文衍甚至讓王鷹命人端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和香噴噴的肉包子穿梭於軍陣之中。

大聲地提醒他們,隻要放棄,馬上就能喝上熱湯,吃上肉包子。

高台之上,王軌,顏之儀,樂運三人看得嘴角直抽抽。

到這個時候,他們自然看出小皇帝的用意。

這樣的選拔方式確是讓他們眼前一亮。

簡單!

直接!

有效!

選出的軍士不僅體力、耐力上佳,心性也差不到哪去。

後期再調教一番,單兵素質肯定要比一般的軍士高上幾個檔次。

一個七歲的孩子竟能想出這樣的方法,隻能用聰慧過人來解釋。

在羊肉湯和肉包子的誘惑下,又有大量軍士選擇了放棄。

其中也有一些是體力不支,癱倒在地的。

等到一千軍士最終選拔出來,時間已過了兩個半時辰。

能堅持五個小時,宇文衍心中甚是滿意。

“恭喜大家,從現在起,你們便是陛下親軍中的一員,從此……”

作為宇文衍的心腹,王鷹說了些鼓動性話語。

把這樣的機會說成是祖墳冒青煙的好事情。

一千軍士激動心情溢於言表。

而被淘汰的以及超齡沒能參加選拔的軍士卻是豔羨不已,心中多少有幾分失落。

天子親軍!

世間獨一份,其地位自然比一般軍士要高上一頭。

宇文衍勉勵了其他軍士一番,讓他們好生訓練。

就算不成為天子親軍,以後也有隨天子禦駕親征的機會。

果然。

其他軍士聞言,失落之情瞬時少了幾分。

甚至開始憧憬著隨天子親征,上戰場建功立業的場麵。

三臣見小皇帝三言兩語間便讓一眾軍士對其產生一定的認同感。

心下不由讚歎一聲,臉上笑容也愈加燦爛起來。

讓王鷹把與其有過命交情的三個左武伯也調到親軍之中。

另外三個右武伯暫時留在宿衛禁軍。

一是在王鷹的授意下時刻關注楊堅安排的六個左右武伯。

二是儘量在軍中拉攏更多忠於皇室的軍士。

一千親軍轉至長安城內,宇文衍準備設立羽林衛。

將來接替羽林率對正陽宮全天候的護衛事宜。

他敢肯定的說,左右羽林率一千多人馬,肯定有相當一部分是楊堅的親信。

到時小皇帝直接來個釜底抽薪,楊堅也隻能啞巴吃黃蓮。

打死他也不會想到這是幼帝煞費苦心爭取來的。

隻會在心裡埋怨太上皇瞎胡鬨,讓一個七歲的孩子弄啥子親軍。

再說,目前楊堅也無暇顧及小皇帝弄出的這點風吹草動。

最近他正煩著呢!

宣帝從天宮傳出詔令,在朝中設定四輔官。

任命上柱國、大塚宰、越王宇文盛為大前疑。

相州總管、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右弼。

申國公李穆為大左輔。

大司馬、隨國公楊堅為大後丞。

這是宣帝仿古製設立的官職,意為輔佐帝王的四大近臣。

事實上,這是宣帝為堵朝臣之口設立的虛職。

名義上輔佐帝王處理政事,實際上宣帝仍然是放任朝權由近臣劉昉、鄭譯等人把持。

可就算是一個虛職,卻把楊堅這老小子架到了火上烤。

他如今身上的名頭可不少,承襲父親楊忠的隨國公爵位。

又受封上柱國、大司馬,還是當朝國丈,加上這個大後丞。

從表麵上看,那已是位極人臣,權傾朝野。

朝野內外出現一些聲音,意有所指現在的大周是楊堅的朝廷。

宣帝自然是恨得牙癢癢,在多位朝臣麵前表達了對他極大的不滿。

儘管“權勢滔天”,但麵對六親不認,殺人不眨眼的宇文贇。

楊堅內心相當忐忑,生怕一不小心就給楊家招來滅門之禍。

說來也是命中註定,宣帝誅殺親叔父,擅殺朝中重臣,可單單沒有對楊堅痛下殺手,最終導致宇文皇室亡國滅種。

如今宇文衍出現,曆史或許就要走向另一個平行時空的發展脈絡了。

這幾天,楊堅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絞儘腦汁地想要打消宣帝對他的猜忌,以保全楊氏一族。

史書上記載,楊堅在宣帝駕崩前一心忠於皇室,沒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這明顯就是隋文帝希望史書這麼寫的。

因為宣帝不死他也沒有任何機會,就算有此野心也不敢表露出來。

既然沒表露出來,那就是沒有。

而宣帝一死,就如天上掉餡餅,機會狠狠砸在他楊堅頭上。

就算他再怎麼裝模作樣地再三推辭,最後“勉為其難”地接受禪讓。

不過是和擁護他的朝臣們演出的一場戲碼罷了。

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了他“又當又立”的篡位事實。

你真正忠於皇室的話,就會安心輔佐幼帝,而不是逼其禪位,並將整個皇族屠殺殆儘。

不過,在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這種政權更迭頻繁的大背景下。

天子多如狗,皇帝遍地走。

不想做皇帝的臣子不是好將軍!

任何一個有機會掌控軍政大權的家族,都有一顆做皇帝的心。

要說大周的帝位也是從西魏的手中搶過來的。

可宇文家族得到的隻是皇帝名份,江山卻是宇文氏帶領大周府兵打出來的。

534年,北魏傀儡皇帝孝武帝元修為擺脫權臣高歡的控製。

逃出都城洛陽,投奔屯兵關中的原武川鎮統領宇文泰。

宇文泰收留了孝武帝,隨後建立政權——史稱西魏。

高歡也不是吃素的,皇帝跑了他就重新擁立一個。

並把都城從洛陽遷至河北鄴城,繼續把持朝政——史稱東魏。

東、西魏形成對立態勢,但卻是東強西弱的局麵。

雙方對峙前期,西魏的軍士甚至要在冬天的時候鑿破黃河上的冰層,以免東魏軍隊渡河偷襲。

宇文泰拉攏關隴當地豪族,大力改革,實行均田製,又建立府兵製發展出一支強大的軍隊。

一舉擺脫羸弱的局麵,發展成能與東魏直接對抗的軍事集團。

後周朝取代西魏,在武帝宇文邕的一係列改革下,變得更加強大。

最終一舉滅掉了取代東魏的北齊,實現當前北方統一的局麵。

可以說。

大周的江山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點點打出來的。

最後甚至到了結束近三百年分裂,再次實現南北統一的局麵。

就是這種大好情勢下,卻被楊堅摘了桃子,實屬可惜。

如今。

既然老天給了宇文衍一次重來的機會,他就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