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134章 夏州總管虞慶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134章 夏州總管虞慶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宇文招離開後。

進宮麵聖的是夏州總管虞慶則。

曆史上。

這位虞慶則是權臣宇文護的僚屬,深受楊堅的重用。

夏州位於京城北麵,在黃土高原之上。

就是黃河“幾”字形那片區域,包含陰山南部及整個河套平原地區。

東邊隔著呂梁山與並州相鄰。

西麵是賀蘭山。

北麵長城之外,是草原漠南地區。

懷朔鎮所在的五原,便是夏州治下的一個郡。

虞慶則五十多歲,中等身材,與王軌是同時代人。

“老臣叩見陛下!”

這是君臣第一次見,虞慶則顯得有些激動。

“平身!”

看著一進大殿就忙不迭磕頭的虞慶則。

小皇帝眼皮微抬,淡淡地說道。

“謝陛下!”

眼見陛下審視自己,虞慶則沒來由地心跳加快。

也不知道為什麼?

他感覺陛下似乎對自己有幾分冷淡!

以至於他在彙報工作的時候,屢屢說錯。

越錯越慌,越慌越亂。

額頭上布滿了細汗,卻又不敢伸手擦拭。

夏州各方麵工作倒是有條不紊,朝廷策令也落實到位。

為了推行朝廷“開荒墾田,休養生息”的詔令。

他甚至處理了好幾個不作為的縣令。

有些趁機混水摸魚的地主鄉紳,也被其殺頭抄家。

執政手段可謂殺伐果決,雷厲風行。

聽了虞慶則的彙報,與小皇帝得到的訊息並無二致。

這讓他略顯冷淡的神情緩和了幾分。

當宇文衍把突厥有可能翻臉之事一說。

其在軍事謀略方麵的表現,比起高熲來就差多了。

他自身武力不俗,勇猛善戰,但卻不是一名謀將。

可以說。

他適合做一州刺史,隻管政事,但不善於行軍布陣。

曆史上。

楊堅命其為行軍元帥,抗擊南侵的突厥。

由於部署不當,導致眾多軍士死傷。

其部下達奚長儒率軍在側翼阻擊時,被突厥圍困。

形勢危急之下,虞慶則卻緊閉營門,見死不救。

眼睜睜地看著達奚長儒,以兩千餘人對抗突厥十萬之眾。

麵對必死局,達奚長儒慷慨激昂,神色壯烈。

激勵原本還有些驚恐的部眾。

所有人結成方陣,打散後又迅速聚集到一起,且戰且退。

突厥可汗先是派了三千騎兵出擊。

敗!

又派五千騎兵。

又敗!

再派五千。

再敗!

最後,增加到一萬,兩萬,三萬!

雙方鏖戰三天。

戰場已是死屍遍地,血流成河。

軍士的兵器全都殺到折損,不能再用。

已成血人的達奚長儒,身先士卒,赤手空拳,與突厥展開了肉搏戰。

視死如歸,奮勇搏殺,手上的骨頭都露了出來。

將士們受主將鼓舞,英勇殺敵,突厥傷亡數以萬計。

如此不畏死的軍隊,使得突厥士氣低落。

突厥可汗亦被中原將士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所震撼。

最後,放棄繼續攻擊,撤軍離去。

達奚長儒身受五處重傷,部下戰死者十有**。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鬥,同時也是一場以少對多的經典戰例。

達奚長儒!

一個不為後世子孫熟知的名字。

率領著被主帥放棄的兩千餘部眾。

打出了中原軍隊的氣勢!

打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

打出了視死如歸的壯烈!

達奚長儒,真將軍也!

宇文衍知道曆史上的這個戰例。

因而,對這個虞慶則表現出冷淡之色。

雖說戰爭不能附帶太多的私人情感。

但宇文衍仍然難以接受這種放棄袍澤,拋棄戰友的事情。

“虞愛卿部下是不是有位叫達奚長儒的將軍?”

“是的,陛下!”

虞慶則有些意外,沒想到小皇帝竟然識得他手下將領。

“小言子,你去冶鑄作坊找前輩領兩千陌刀,交給虞愛卿帶回夏州。”

宇文衍對一旁的墨言吩咐了一句。

接著又道:

“陌刀是一種軍團作戰武器……”

“你把陌刀和朕的手諭轉交給達奚長儒!”

小皇帝隨即提筆寫下一份手諭。

他想要達奚長儒在軍中組建一支陌刀隊。

若是突厥真的南侵,便能在戰場上檢驗一下陌刀的威力。

並州高熲那邊,同樣也讓他帶兩千陌刀回去。

虞慶則恭敬地接過手諭,小心放進懷裡貼身收好。

“韓僧壽也是你的部下?”

“回陛下,是的。”

虞慶則心裡一咯噔,不禁抹了一把額頭。

心想。

難道自己被皇帝給盯上了?

“有關突厥之事,你們北境各州要加強聯係,多和並州總管高熲溝通……”

“製定軍事部署時,多聽聽其他將軍的意見,不要獨斷專行。”

宇文衍適可而止地點了一下。

希望他能領會自己的良苦用心。

“臣謹記!”

見皇帝並沒有斥責於他,提起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嗯。”

“這柄刀如何?”

小皇帝點頭,沒再說其他,讓墨言取來一把唐橫刀。

虞慶則恭敬地接了過去,仔細打量起來。

“取出看看!”

聽到陛下吩咐,他這纔敢拔刀。

刀身出鞘,一道寒光閃過,發出“錚”地一聲顫鳴。

“好刀啊!”

虞慶則眸光熠熠地看著手中寶刀,發出了一聲驚歎。

作為一名武力值頗高的將軍,自然是懂刀之人。

“賞你的。”

“另外兩把你帶回去,達奚長儒和韓僧壽一人一把!”

“謝陛下恩賜!”

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終於平複了下來,臉上露出了笑容。

臨走。

又取了一瓶宮裡的“經典二鍋頭”給他。

讓其返回夏州時,去酒坊多取些烈酒帶去。

所有回京述職的總管和刺史。

宇文衍都為他們準備了一定量的烈酒和肥皂。

算是給他們的賞賜,同時也為二鍋頭酒打下廣告。

不過。

獨門獨市的好東西,就算不做宣傳,也能很快傳揚開來。

韓僧壽,也是小李靖的舅舅,是韓擒虎的二弟。

雖然名氣不如韓擒虎,卻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悍將。

曆史上,多次大敗突厥,戰功累累。

宇文衍感覺,他的軍事謀略應該比虞慶則要高。

虞慶則武力高強,不善謀略,但也不是莽夫。

其治理一州政事的能力,卻是不比高熲差。

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

就看怎麼去用?

用對了,便能發揮其最大的能力,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宇文衍打算給他一次機會。

暫時沒有撤換其總管的位置。

小皇帝心情非常不錯。

這幾天接見各州總管、刺史。

從反饋的情況來看,開荒墾田落實得還算可以。

隻要田畝數增加,便能收獲更多的糧食。

雖然五年內免征田租。

但朝廷需要緊急征糧時,哪怕花錢買,至少也不用擔心沒糧。

至於北方突厥,他也沒有過於擔心。

至少在最近幾年內。

就算起兵南侵,其實力也僅限於掠奪物資。

想要入主中原,突厥的狗牙還沒那麼硬。

以前。

北方分屬北周,北齊兩個政權時,他們都沒討到太多的好處。

如今重歸一統。

大週日益強盛,突厥就更難有所作為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