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149章 驛路改建完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149章 驛路改建完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登州。

通往洛陽的官道上。

一支倭國商隊,從登州港(蓬萊)上岸,沿著官道一路向西行進。

這些商隊,都是倭國貴族階層名下的。

與中原進行貿易,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給各自家族帶來豐厚的利潤。

特彆是大周統一北方,形成北強南弱的局勢後。

通行在兩國之間的商隊愈加頻繁起來。

“咦,那些商隊怎麼從官驛中出來?”

一個武士打扮的矮挫男子指了指前方說道。

“井田君,你都幾年沒來過中原了吧。”

“那是大周朝廷最新修建的商驛,專門為過往的商旅提供歇腳、住宿用的……”

另外一人隨即解釋道。

“喲西,嗦得斯內……”

“中原真是富庶啊,一個驛站都建得如此的美倫美奐。”

井田看著這些白牆青瓦,鬥拱飛簷的建築,不由地讚歎起來。

“那是當然,華夏文明璀璨,地大物博,兵強馬壯,豈是我倭國所能比擬的?”

井田聞言,飄忽的眼神不由一暗。

心想,倭國什麼時候才能強大起來呢?

這時的倭奴,還處於奴隸製階段。

屬於倭國古墳時代末期。

建立起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大和政權,不過國內還有不少割據勢力。

一百多年前。

為了獲得朝鮮半島的軍事管轄權,“倭五王”堅持不懈地向當時南朝宋皇帝請封。

宋高祖劉裕冊封倭王為安東將軍。

但是從第五個倭王“武”後期開始,訣議脫離冊封製,不再接受中原王朝冊封。

開啟了他們自己的“天下”之路。

直到當下。

倭國與中原王朝,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沒有任何官方往來。

這個所謂的大和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德行。

當你強大的時候,把你當君父。

從中原學了一點皮毛後,就以為自己行了。

想要和中原王朝平起平坐!

骨子裡,就刻上了侵略、擴張的基因。

從南北朝起,就開始對朝鮮半島垂涎三尺。

當中原王朝實力下跌,混亂割據之時。

他們甚至妄圖侵占整個神州大地。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中原王朝哪怕是跌落至穀底,也不是倭奴這等彈丸小國所能覬覦的。

倭奴想要侵占華夏,無疑是癡心妄想。

後世倭國,給神州大地帶來的沉痛災難,實屬不該發生!

交通不便的侷限,孤懸海外的地理優勢。

使得這個狼子野心的倭奴國,多次逃過滅國危機,一直延續了下去。

最終給華夏民族帶來無比慘痛的教訓!

這樣的痛,本應深入骨髓,萬世勿忘。

可是。

有很多國人開始忘卻曆史,淡化侵略,悲哀至極!

……

淆涵古道。

一騎快馬飛馳在官道之上,後麵跟著數騎扈從。

看到前麵的潼關,臉上不由地浮現出一抹開心的笑容。

“大人,過了潼關,咱們就到家了。”

為首的正是在外監督驛站整改、建造的驛路使者——宇文愷。

出去大半年,幾乎每天都是奔波在各州驛路之上。

如今。

整個驛路係統全部改建完成,他也可以回京複命了!

這一路走來。

他看到了許多新開墾出來的田地。

五月時節,地裡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青苗。

百姓在官府的組織下,疏浚渠道,加挖輔渠,安裝水車。

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漚肥的堆土。

“快點,跟上!”

“駕!”

過了潼關,眼前一馬平川。

宇文愷快馬加鞭,向西急馳而去。

官道之上。

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一片繁忙。

驛馬,商隊,販夫走卒,百姓,學子,往來其間。

關中平原。

渭河兩側,方方正正的田地,一塊挨著一塊。

八百裡秦川,是大周當下的一大糧倉!

“駕!”

“駕……”

“到家嘍,大人,我們到家了……”

看著熟悉的城門,幾名隨從興奮地喊叫起來。

在外的遊子,日夜思唸的不就是回鄉的這一天麼!

“進城!”

“你們先行回府!”

宇文愷也是哈哈一笑,快速進了長安城。

他準備馬上進宮麵聖。

……

上善殿。

小皇帝正悠閒地泡著茶。

墨言笑著來到茶台對麵,躬身道:

“陛下,宇文愷大人回來了!”

“宣。”

“快宣!”

宇文衍一聽,驀地站起身來。

不一會。

宇文愷就隨墨言走進大殿,快步上前行禮。

“臣參見陛下!”

“哈哈,安樂辛苦了,快免禮,平身!”

安樂是宇文愷的字。

小皇帝走上前去,拉著他的手臂,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

“黑了,也瘦了……”

說著。

把他引到茶台前的位置坐下。

宇文愷沒想到,皇帝表現得這麼熱情。

特彆那句“黑了,也瘦了”,聽得他鼻子發酸。

陛下這麼關心自己,焉有不感動之理!

“看你風塵仆仆,這是剛回京就進宮來了吧。”

“來,喝口茶,解解乏……”

小皇帝說著,為其倒上一杯茶水。

又吩咐墨言端些點心上來。

“謝陛下!”

宇文愷內心一暖,再苦再累他也覺得值了。

隨後。

把驛站的事情作了簡單的彙報。

整個驛路係統,二十裡一驛。

依照驛路的繁華程度,對外開放的商驛建造有所調整。

人流量大的繁華路段,每一個驛站都建了對外開放的商驛。

那些相對偏僻,來往客商較少的驛路,便是每隔兩到三驛,設一個對外驛棧。

這樣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是最為合理的。

“此事你做得很好!”

“賞錢千貫,絹百匹,番邦小娘子兩人!”

“謝陛下隆恩!”

宇文愷沒想到小皇帝還有賞賜給他,連忙起身謝恩。

“朕準你一個月假期,好好休息一下……”

驚喜是一個接著一個。

宇文愷真的是開心到想哭。

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皇帝?

讓我去哪找這麼好的皇帝?

宇文衍笑嗬嗬地將其表情儘收眼底。

讓他隨墨言挑了小娘子後,趕緊回府去。

驛路係統改造完成!

這是宇文衍親政以來,做好的第一件大事。

訊息的暢通將大大增強朝廷對地方的統治力度。

同時,也能促進商品貿易的流通。

泱泱大國,每一個策令,都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做好了。

百姓拍手稱快,擁護之心更甚!

萬一脫離實際,大搞形式主義,指定惹得怨聲載道,朝廷公信力下降。

改善驛路係統,絕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如今,朝廷推行“開荒墾田,休養生息”的策令。

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全都擁護有加!

年前。

離京替天子巡天下的六王,還在各自負責的州郡巡視。

讓他們代為體察民情,收集一些有用的資訊。

順便震懾一下地方不法官員及土豪劣紳。

保證減免賦稅,開荒墾田,推廣先進農具,漚肥等策令有效落實。

同時。

宇文衍也正好利用這事,考察一番這些親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