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196章 蓬勃發展的冶鑄作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196章 蓬勃發展的冶鑄作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是,將軍!”

副將聽到要把府庫的財物全部分掉,笑嗬嗬安排去了。

兵部對於戰爭繳獲製定了細則條令。

其中。

明確規定,除糧食軍需外的財物,至少一半要發放給將士們。

同時,也規定戰時軍士不得哄搶財物。

違令者,斬!

三天後。

統計結果出來,本次攻城大周傷亡一千餘人。

斬首萬餘,俘虜士卒近四萬,城內百姓八萬餘。

所有金銀財物,依軍功現場發放,並將前一百位予以公示。

在軍中被將士們稱之為——“百英榜”。

每一個軍士都以上榜為榮。

因為上榜後,不僅能夠分到更多的財物,朝廷還會頒發榮譽勳章。

兩個多月的時間。

賀若弼僅憑兩萬東征人馬,連下三城。

完成了小皇帝進軍遼東第一階段的目標。

特彆是拿下遼東城。

對於大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不僅打擊了高句麗的囂張氣焰,削弱其在遼東的勢力。

從此。

整個遼河平原歸於大周,增加了大量的可開發耕地。

等到秋收後,將從中原大量遷居百姓過來。

俘虜的士卒和百姓,會陸續轉移至遼西。

而後遷到中原,分散雜居,分配田地,成為自耕農。

其中。

一部分士卒會送往工地、礦山、鹽池、伐木場等地。

為大周的發展添磚加瓦。

打下遼東城後,大周軍隊將暫停攻勢,先把遼河沿線戰果鞏固下來。

賀若弼親自坐鎮遼東城,戰報以八百裡加急發往長安。

……

這天。

小皇帝一身便衣,與墨言,元氏兄弟一同前往治鑄作坊。

“老奴恭迎陛下!”

剛剛進入作坊大門,便迎麵碰上吳公公。

吳勇連忙上前見禮。

“老吳,前輩在哪呢?”

“回陛下,他正在坊內研究那個車床。”

自從小皇帝把車床的概念提出後,老人家幾乎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一年前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隻是穩定性還差許多。

就算能夠加工一些簡單的零件,也無法保證精度。

吳公公帶著小皇帝來到綦毋懷文研究車床的地方。

一陣流水衝擊的嘩啦聲中。

隻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正全神貫注地盯著車床上轉動的夾具。

上手操作的是他的兒子綦毋乾將。

旁邊還有十來個工匠也是聚精會神地看著。

連宇文衍他們進來了都沒有注意到。

直到綦毋乾將把一個螺帽的螺紋加工出來,擰進一個螺栓。

小皇帝看後不由鼓起掌來。

“參見陛下!”

眾人抬眼一看,竟然是皇帝駕臨,連忙上前行禮。

“諸位免禮!”

“前輩,車床穩定性似乎大有改進啊。”

宇文衍抬了抬手。

從綦毋乾將手中接過手指粗的螺栓螺帽打量起來。

“陛下,按照您說的加裝了幾個齒輪組,動力傳送確實穩定了許多……”

“不過,老朽認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綦毋懷文一邊說著,臉上浮現思考狀。

“那是當然,隻要不斷地深入研究,所有機械都能做得越來越精細。”

“既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那就多造幾台出來,讓更多的人去上手操作,在實踐中加以改進……”

宇文衍隨即拿出一本冊子。

上麵繪製的是一些較為精細的齒輪,小鏍絲,金屬片等零件。

交給綦毋乾將。

讓他們就拿這些東西練手,試試能不能加工好。

為了測量加工零件尺寸。

小皇帝在這之前,就教他們把遊標卡尺做了出來。

綦毋懷文和一眾工匠用後大加讚賞。

有了這個測量工具,可以把零件加工得更為精細。

“是,陛下!”

綦毋懷文應下來後,帶著小皇帝視察作坊。

治鑄作坊。

最為穩定的是高爐煉鐵和灌鋼,所有工藝和流程都已經確定下來。

老人家專心研究車床後,便由他的大徒弟負責。

兵器鑄造,是小皇帝最為看重的,由老人家的孫子綦毋冶子為頭。

這小子年紀不大。

但在武器鑄造方麵,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就連綦毋懷文都認為孫兒在這方麵天賦異稟。

鐵製工具製造組分成了兩部。

一部製作粗放型的鐵製品,像鐵絲,鐵釘,鐵板,鐵條,鐵錘等。

之前的農具打造也歸在了一部。

並且在小皇帝的提議下,開始嘗試鑄造鐵管。

二部則製作相對精細的鐵製品。

最主要的就是軸承。

在宇文衍的要求下進行大批量的生產。

已經確定十多種大小不同的型號,應用到方方麵麵。

目前,最大用量就是用於打造手推獨輪車。

其他方麵也有所應用。

比如吹穀子的風車搖手,深井打水的輪軸,水車的轉軸等。

除了軸承,還有齒輪、螺絲刀、鉗子、扳手,鑷子等。

之前。

小皇帝繪製的腳踏式脫穀機也是交由二部研製。

一個月前便成功了。

如今。

已經開始生產脫穀機上那套傳動裝置的配件。

有了配件和圖紙。

一般的木匠就能打製框架,將其裝配起來。

配件一批批地運往長江沿線各州。

正好趕上今年的水稻秋收。

有了這種脫穀機,生產效率將提升數倍不止。

參與研製的工匠全都得到小皇帝的重賞,並且詔告天下。

為朝廷鼓勵發明創造的詔令做了個活廣告。

冶鑄作坊最新成立的軍器研製組,最先研製出冷鍛甲打造技術。

如今已經開始在工部,遼西兩地製作。

其重量更輕,防禦效能更強。

相比曆史上唐朝的“明光鎧”還要略勝一籌。

而用後世灌鋼法的鋼材打製的冷鍛甲,則是精品中的精品。

另外兩件大殺器。

神臂弓和八牛駑的研製也有進展。

已經改進過數十次了,但暫時還沒達到小皇帝描述的威力。

宇文衍也不著急,讓軍器組的工匠慢慢來。

有了明確的目標。

集思廣益,不斷實踐,總有突破的那一天。

比如八牛弩,用來上弦的絞盤就使用了軸承、曲軸和齒輪。

使得床弩在上弦之時省力不少。

而且。

床弩的床架也有改進,能夠左右靈活調整射擊方向。

還能根據距離遠近,上下調整仰角,提高射擊精度。

這些工匠都是些軍器發燒友。

對於這種戰場大殺器癡迷得不行。

何況。

這還是皇帝親自推動的專案,讓他們有種無上榮耀的感覺。

對於研製之事格外上心。

冶鑄作坊帶動了整個大周冶煉,鑄造方麵的水平。

工部引進了高爐煉鐵和綦毋懷文的灌鋼技術。

開始打造陌刀、錐槍、磺刀、彎刀這些形製的武器。

數年後。

大周的武備定將遠勝他國,開啟曆史上的全新一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