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13章 荊州總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213章 荊州總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神醫華佗的外科醫術沒能傳承,發揚光大。

成為華夏醫學界永遠的遺憾。

但小皇帝卻在孫思邈收藏的孤本中看到了《青囊經》。

據孫思邈說。

這是那名獄卒的妻子燒書時,被其丈夫撞見,情急之下從火堆裡搶回的幾冊。

其他大部分都化作灰燼,永遠失去了。

可正是這十之一二的遺存。

記載了麻沸散的配方,以及一些外科手術方麵的醫術。

宇文衍極其珍重地把這殘缺的《青囊經》交給太醫署。

讓他們組織醫官,進行深入地研習。

同時。

他把後世的一係列外科手術器械繪成圖紙。

讓冶鑄作坊用最好的鋼材打製出來。

各式各樣的手術刀、剪子、鉗、針鉤、鑷夾等器械。

有了麻沸散,配合針麻術。

加上這些手術器械,以及酒精消毒。

相信太醫署的醫官總有一天能把“剖腹產”手術攻克下來。

剖腹產將拯救那些難產的孕婦,減少一屍兩命的現象。

雖然讓男性醫官給孕婦手術,可能不被當下世俗觀念所接受。

但真正到了生死難關。

或許能迫使人們放下偏見也說不定。

實在不行,那就培養一些女性醫官好了。

隻要能把這項剖腹產外科手術發揚光大,小皇帝都會不餘其力去推行。

……

年關將近。

京城過年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起來。

考慮到很多地方總管或刺史的家屬都在京城。

小皇帝允許他們年前返京述職,與家人團圓過年。

此舉得到京城貴族官員的擁護,深感皇帝隆恩。

臘月十五後。

便陸續有官員回到京城。

荊州總管閻慶回京後,第一時間進宮麵聖。

叩謝皇帝賜婚大恩。

他的兒子閻毗能做駙馬,成為皇親國戚。

閻家在京城的地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荊州位於江漢平原,是大周當下的水稻產糧大區。

南北兩朝對峙時。

也是防禦南朝的中線前沿陣地。

隻不過。

南陳勢弱,偏安一隅,早已失去了爭霸天下的實力。

南北劃江而治。

長江沿線兩岸,雖然都有軍隊駐守,但卻沒了劍拔弩張之勢。

陳後主登基後。

小皇帝還發去親筆手諭,表示祝賀。

陳叔寶見北邊周朝皇帝竟然主動給他發賀辭。

當下歡喜得很,也親自給小皇帝回了書信。

信中說道:

朕在南邊過得很好,朝中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你在北方過得怎麼樣啊?

信尾還附上了他的詩作——《玉樹後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

新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

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

玉樹流光照後庭。

陳叔寶之所以這麼開心。

因為小皇帝除了書信之外,還贈送了他兩個胡姬,幾壇烈酒,數百塊香皂。

身處江南的他,何曾見過如此熱情奔放的女子?

一下子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哪怕兩腿發軟,亦覺回味無窮。

對於小皇帝的感官,瞬間提升了好幾個維度。

隨後。

兩人不時有書信往來,搞得一點都不像敵國君主。

陳叔寶總是向小皇帝顯擺他的詩作。

宇文衍便以唐詩三百首中的名作回複。

一來二去。

陳後主慢慢開始慫了。

兩相一對比,再看自己的詩作,簡直就是狗屁不如。

於是。

他放下身段,想向小皇帝請教五言,七言絕句。

宇文衍回複道:

詩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個中訣竅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把陳叔寶唬得一愣一愣地,卻又覺得十分有道理。

要不是還保留最後一絲理智,他都要開始叫大哥了。

目前。

兩朝處於一種微妙的關係之中。

陳朝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大周卻在養精蓄銳,暗中準備,以求一統天下。

儘管南北形勢緩和。

但荊州作為戰略要地,卻是極為重要。

小皇帝和閻慶深聊後,感覺他的能力和眼光都相當不錯。

雖然沒有特彆出眾的政績,卻也把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

特彆是朝廷推行的開荒墾田,漚肥、農具推廣等方麵,荊州都完成得很好。

未了。

小皇帝親自解釋了一下要求清都公主年滿十八才成婚之事。

閻慶沒想到皇帝竟然親自給他解釋。

以前,他隻是聽京城同僚說皇帝平易近人,待人溫和。

今天卻是親身感受到了。

與皇家結親。

那是閻家攀高枝了,根本無需給他們解釋。

“謝陛下,此事甚大,臣絕無二言。”

閻慶心生被尊重的感覺。

而且,這個人還是當今天子。

之前關於小皇帝的一切都是來自他人之言。

如今見到聖駕,親自感受到了宇文衍的魅力。

這是君臣初次見麵。

臨彆。

小皇帝禦賜橫刀一柄,番邦小娘子一人。

閻慶謝恩。

回去的腳步都倍感輕盈,開開心心地回府與家人團聚。

接下來的日子。

宇文衍接見返京的總管或刺史,閒時便寫寫對聯。

皇宮各個宮殿張貼的春聯,全都出自小皇帝之手。

自從去年皇宮燃放鞭炮後。

這種熱鬨非凡的爆竹,就引起京城貴族的興趣。

為此。

宇文衍設立了專門的爆竹生產作坊。

除了供給皇宮用度。

其他的全部交由劉寶旗下的百寶閣銷售。

有好東西麵世,當然得拿貴族地主們割一波韮菜。

就像玉皂。

這幾年經過多次降價後,每月還能給皇宮內庫創收十幾萬貫。

因為劉寶長期收購。

民間收集、熬製火硝的百姓越來越多。

成了很多家庭補貼家用的一大途徑。

物部龜田那邊,每月都有運輸硫磺的商隊抵達京城。

原本倭國商人都隻是來購買中原的物品,轉運回島內售賣。

根本沒有賣到中原的商品。

在這之前。

唯一能算得上倭國輸出的就是小娘子了。

現在大周商人收購硫磺,而這東西在倭國就相當於泥土。

用他們眼中的泥土就能換取中原的玉皂、絲綢、瓷器等珍貴物品。

物部龜田這小子晚上睡覺都會笑醒。

物部氏是倭國的“大連”家族。

大連是掌控軍事的官職,屬於武官。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大臣”,屬於文官。

當下。

倭國的“敏達倭王”其實沒有多少實權。

因為軍權在物部氏手裡,朝權又被權臣蘇我氏掌控。

蘇我氏的上一任家主是蘇我稻目。

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上一任倭王——欽明倭王。

也就敏達倭王的老爹。

蘇我氏作為外戚,從此慢慢掌控了倭國朝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