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17章 美好願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217章 美好願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石彤一家三口返回五原。

石老爹提著一包點心去村正家,告之了一聲。

村正是他們本家長輩。

語重心長地教育了他一番。

讓其好生在家種地,不要再去想開店營生之事了。

石老爹客氣地表示接受。

隨後。

去縣上的鐵匠鋪買了開荒所需的一應農具。

經營客棧數年,夫婦二人還是掙了些錢的。

比起一般的自耕農家庭,經濟上要寬裕些。

“他娘,讓彤兒去讀書吧。”

“剛剛我在縣城看到,朝廷設立了蒙學,鄉學,不用交錢,前往報名即可……”

石老爹放下農具,接過石彤娘倒好的水喝了一口。

“彤兒,你想去學堂麼?”

“好啊,娘,下山前,刀子叔也說讓孩兒讀些書呢。”

夫婦二人決定把石彤送去官辦學堂。

各地學堂的出現,給了底層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

放在以前,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

但凡有點遠見的,都把家裡的孩子送去學堂。

認為讀書能明理,能讓一個人更加的睿智。

在鄉裡。

但凡讀了些書的人,都被人們尊為先生。

平時鄉親們要給孩子取名,或是寫個條呈、書信什麼的。

都會提著東西上門,誠懇地請先生幫忙。

因而。

朝廷此舉,又在百姓當中為小皇帝刷了一波聲望。

……

上善殿。

“陛下,蘇大人來了!”

“宣!”

墨言上前稟報。

“臣蘇威參見陛下!”

蘇威進殿,上前給小皇帝行禮。

“蘇卿來啦,坐下喝茶……”

宇文衍放下手中的鉛筆,轉至茶台,示意其入座。

“陛下,華夏商行各地駐點商鋪已全麵鋪開,商隊也達一百多支……”

蘇威謝恩坐下。

給小皇帝彙報商行的發展情況。

作為首個國有性質的商行,華夏商行發展迅速。

特彆是河東鹽池出產的雪花鹽專賣,給商行帶來巨大的利潤。

雪花細鹽和市麵上的普通鹽定價一樣。

兩種品質完全不同的鹽流向市場,其結果可想而知。

隻要是雪花鹽出現的地方。

其他的鹽立馬成了無人問津的樂色貨。

鹽商們恨得牙癢癢,卻又奈何不了國有背景的華夏商行。

隻能壓低利潤,降價出售。

這正是小皇帝所願意看到的結果。

當把鹽價降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後。

華夏商行停止了價格競爭。

鹽價比之前足足低了兩成,讓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以前。

朝廷沒有開征鹽稅,就是因為羊毛出自羊身上。

收了鹽商的稅,他們就會提高鹽的售價。

最終買單的還是廣大百姓。

如今有了雪花鹽這個價格屠夫兜底。

就算開征鹽稅。

鹽商也不能把稅額轉移到百姓頭上了。

華夏商行能如此快速地發展起來,小皇帝一點也不奇怪。

“陛下,所謂無商不富,臣算是真正體會到了……”

哪怕蘇威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但還是被商行的盈利能力給驚到。

短短半年時間,便給國庫帶來一百多萬貫的收入。

這還是不包括前往西域商隊的資料。

如此巨額的財物,使得戶部尚書於翼樂不可支。

家有餘糧,心中不慌。

作為朝廷的大管家,國庫充盈,心中的底氣就足。

有了足夠的資金,就能擴大銅,鐵礦的開采規模。

提高鋼鐵的產量,打製更多的武器鎧甲。

使大周的軍事實力更上一層樓。

同時,也可以增加鐵器的出口貿易量。

要知道。

當下週邊各藩國,以及西域諸國的煉鐵水平是相對落後的。

相關技術和鐵器都掌控在統治階級手中。

一般的日常鐵器在民間也是稀罕之物。

因而。

大周鑄造的鐵鍋,刀具、農具等鐵器,都是極受歡迎之物。

有了高爐煉鐵,滿足自身軍事,民用之外。

完全可以鑄造一部分鐵器用於出口。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

小皇帝完全不用擔心,這些鐵器會被鑄造成攻打自己的武器。

“哈哈,蘇卿,才哪到哪啊,這隻是個開始……”

宇文衍一邊熟練地泡茶,眉頭舒展。

又笑嗬嗬地問道:

“商稅之事進展如何?”

小皇帝給蘇威麵前的茶杯倒了個七分滿。

“謝陛下。”

“商稅大體框架已出來了,具體細則還在製定當中……”

蘇威雙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輕聲回答道。

“嗯,此事急不得,要從實際出發,多調查,以求穩定長久。”

商業司招募了大量商貿方麵的人才。

熟悉當下商品貿易。

力求製定出適合大周商業環境的商稅征收準則。

“是,陛下,臣謹記於心,一定把此事做好。”

蘇威心裡很清楚。

商稅征收就是他麵臨的第一道考題。

做好了,以後前途一片光明。

要是崩了,說不定仕途就此止步。

因而,他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發揮自身所有才學。

爭取把這件大事做到儘善儘美。

君臣二人聊了許久。

蘇威沉浸於小皇帝描述的繁華商業前景之中不能自拔。

蓋因那樣的光景太令人嚮往了。

“陛下,臣告退!”

蘇威感覺自己不能再聽下去,連忙起身告辭。

他應該趕快回去做事。

不管是也不是,他真的好想看一看那樣的繁華盛景。

小皇帝見狀嘿嘿一笑。

論吹牛和畫餅,他就還沒服過誰。

就連一旁的墨言和梅蘭竹菊四侍女聽了都眼冒星光。

“陛下,天下真的有千裡眼,順風耳?”

剛剛小皇帝說得起勁。

把後世的電話,電視,汽車,飛機等事物說了出來。

近侍宮女有如聽天書一般,心想皇帝真會講故事。

唯有墨言感覺皇帝不是胡亂說話的人,故而有此一問。

“嘿嘿,這個應該是有的吧……”

宇文衍打了個哈哈糊弄過去。

……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開荒墾田的百姓們,忙碌中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播時節。

由於朝廷大力推行“耕牛計劃”。

一部份自耕農已經擁有了自家的耕牛。

春耕時,一頭耕牛能抵好幾個壯勞力。

作為農業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百姓們看得比自家性命還重。

雖然要好幾年才能還完,但仍然對朝廷的這種惠民之舉感恩戴德。

另外。

由朝廷推動,各級官府主持興修的水利專案。

每年都有成果出來。

小型人工圍堰。

人工水渠的興建。

使得灌溉麵積一年比一年增多。

農業發展一年一個台階。

展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