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29章 再征遼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229章 再征遼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遼西,科爾沁草原。

藍天白雲下。

綠草茵茵,野花競放,馬牛羊成群。

在西遼河中遊,這片無垠的大草原上。

也呈現出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宇文衍卡住曆史發展的節點。

把此地收歸大周統轄。

從此。

朝廷有了河西走廊焉支山,朔方郡後套平原,遼西科爾沁三處養馬場。

遼西馴養的戰馬。

除了滿足營州府兵所用,還能給幽州提供一部分。

曆史上,隋唐時期。

契丹倚靠此地,養得兵強馬壯,一舉走上曆史大舞台。

在隨後幾百年間,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影響。

潢水河穀連通壩上草原。

賀若弼在此修建數座小型堡壘關塞,以城牆相連。

構建了一套堅固的立體防禦體係。

直接斷絕了突厥染指遼西的通道,保證科爾沁馬場的安全。

遼西郡大量土地被開墾出來。

安定,便利的生活環境,吸引了更多的少數民族百姓到此定居。

中原地區也有一些自發性移民,來到此地。

遼西的人口,每年都在穩步增長。

遼東郡。

五萬戶移民被妥善安置。

每家都獲得官府分配的足量田地。

加上自己開荒的土地,遠超了他們的預期。

開軍府,辦官學,設市建坊,高爐煉鐵,完善驛站……

遼東在賀若弼和太守的主持下站穩了腳跟。

春播後。

府兵集結,展開訓練。

遼東府兵達到四萬餘,與遼西相當。

也就是說,短短兩年多時間。

營州總管賀若弼在朝廷的授權下,能夠調派的軍隊已達八萬之眾。

這就是兵農合一的好處。

隻要有根據地,隻要有大周百姓。

平時為農,戰時為兵。

抵禦外敵,守護家園!

長此以往。

疆土就能打上國家的情結,民族的烙印。

六月。

遼西,遼東兩地集結四萬府兵成軍。

靺鞨、室韋、契丹、庫莫奚各出兵五千。

按計劃。

大周聯合東北四部,準備再次清剿遼東高句麗勢力。

六萬聯軍,統一歸賀若弼指揮。

東風起,戰鼓擂。

明槍亮甲,軍容齊整,氣勢高昂,霸氣非凡。

看著大周的威武之師。

四個領兵的少數民族將軍,不由地回頭看了下自己的士卒。

心中震撼不已。

不愧是中原王朝,兵強馬壯,遠不是他們所能比的。

賀若弼全副甲冑,手持陌刀,高站點將台上。

用大喇叭進行戰前動員。

靺鞨作為其中實力最強的部落,也隻派出了五千人馬。

其主力和上次一樣。

在東部對高句麗東北麵的丸都城,國內城施壓。

牽製高句麗留守遼東的主力軍隊。

賀若弼所率大軍的目標,則是遼河下遊沿線,以及整個遼東半島。

進一步壓縮高句麗在遼東的生存空間。

最好是一舉肅清遼東所有殘餘,將其趕到鴨綠江以南去。

麵對擁有就近大後方,不用為補給操心的大周軍隊。

遼東的高句麗勢力就是秋後螞蚱,蹦噠不了幾時!

所有抵抗,不過是垂死前的掙紮而已。

高句麗平原王高陽成,也是深得祖宗保命之術。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投降稱臣。

此舉數百年來屢試不爽。

他們自認為把住了中原王朝統治者的脈搏。

當賀若弼打下遼東城後,高陽成立馬就派出了使者。

向大周稱臣納貢,表示歸附,並承諾不再侵犯遼西。

可是。

他如今麵對穿越來的後世靈魂。

小皇帝怎麼可能放任高句麗再使出這樣的招數?

使者直接被賀若弼賞了二十軍威棍。

刮成大光頭後,轟出遼東城。

聲稱讓高陽成在平壤洗乾淨脖子,等著大周軍隊前去取他項上狗頭。

使者連滾帶爬,返回給平原王通報。

這下,高陽成心裡有點慌了。

備下數倍於前的方物,再次派使者前往遼東城。

結果,東西是收下了。

使者還是一瘸一拐,光著個腦袋回去的。

這次帶回去的話是:

撤走遼東所有軍隊,否則殺無赦!

高句麗朝中一片大亂,似乎聞到了亡國的氣息。

有人要求平陽王馬上撤走遼東軍隊。

也有人力主死戰到底。

高陽成心裡很清楚。

與中原王朝硬碰硬,那就是自取滅亡。

不甘心祖宗之法失靈的他,直接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可是。

根本就沒見到大周皇帝。

被鴻臚寺剃成了大光頭,給平原王帶回去的話是:

讓高陽成親自到大周皇帝麵前磕頭謝罪!

得到訊息的高句麗王腦子裡一片空白。

就算給他一百個狗膽,也不敢到長安去啊。

在大周方麵毫不鬆口的前提下,主戰派和撤軍派爭得不可開交。

高陽成也不敢以身犯險。

放棄遼東撤軍心有不甘,開戰又沒有必勝把握。

不過。

大周軍隊在攻陷遼東城後,就停止了軍事活動。

除去那幾支小股軍隊,不斷地騷擾之外。

似乎沒有繼續開戰的跡象,這讓高陽成稍微鬆了口氣。

不過。

這一年,他老小子日子過得是提心吊膽。

晚上睡覺都經常從噩夢中驚醒。

遼東城。

聯軍在賀若弼統領下開拔。

大軍直指安市城,建安城。

……

京城長安。

突厥使者送上國書,麵見大周皇帝。

請求和親,延續兩國秦晉之好。

小皇帝在一眾大佬的陪同下,接見了突厥使者。

宇文衍表示,原則上同意和親。

回複國書,並讓禮部備下聘禮,派使者一同前往突厥王庭。

同時,任命長孫晟為迎親大使。

由出使突厥的使團,負責將新娘子接回長安。

長孫晟一行滯留突厥兩年多。

已經達到既定目標,也該返回京城了。

與此同時。

朝廷下詔,解除對突厥的貿易封鎖。

恢複給前往塞外的商隊辦理出關文書。

據突厥國書所示。

和親的是沙缽略與其可賀敦所生的嫡長女。

可賀敦就是突厥大可汗的正妻,相當於中原王朝的皇後。

此女名叫阿史那木蘭,年芳二七。

容貌猶如天仙一般,美得不可方物,是草原上最耀眼的那顆明珠。

反正國書上是這麼形容的。

極儘華麗辭藻,把人給誇上了天。

事實上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

長孫晟也沒向小皇帝提及。

不過。

這可是關乎兩國和平相處的大事。

小皇帝相信沙缽略不至於給他送來一個醜八怪。

而且。

從太皇太後阿史那氏貌美的容顏來看。

她的侄女應該不會差到哪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