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92章 綠色的禮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292章 綠色的禮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陛下,臣妾一定多加練習,為您繡個更好的……”

木蘭看到宇文衍的表情,以為在嫌棄她的繡工。

頓時露出慚愧之色,低聲自責地說道。

“啊,很好,你能繡成這樣,已經很了不得了,朕喜歡……”

小皇帝回過神來,看到木蘭的神情,連忙安慰了一句。

“你要是不喜歡做女紅,那就不去學它,沒事的!”

宇文衍拉過她的左手,對著食指輕輕吹了幾口氣。

上麵有十數個小紅點,正是她為了製作香囊被繡花針刺的。

木蘭見小皇帝發現她的秘密,倏地把手抽了回去,背到身後。

一向大膽豪放的她,此時輕咬朱唇,露出一絲小女兒神態。

水汪汪的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看著宇文衍。

“貴妃啊,衍兒都說了,你也彆逞強。”

“瞧你這孩子,把手指刺成這樣,也不吭一聲……”

朱太後見狀,上前拉起她的左手檢視,嘴裡柔聲埋怨了一句。

讓一個草原長大的公主學女紅,確實為難她了。

身為皇室成員,宮裡有專門負責衣物方麵的尚衣局,會不會都沒問題。

隻不過。

對於中原女子來說,女紅就相當於男子所需學的“六藝”之一。

不論你是皇室公主,富家小姐,還是小家碧玉,農家丫頭,都是必備技能。

木蘭作為突厥公主,不會也不是什麼大事。

“謝母後!”

木蘭麵露感激之情,向朱滿月福禮道謝。

從大漠遠嫁中原,一開始她的內心也很忐忑,甚至是抗拒。

但是她沒有選擇的權力,隻能接受這樣的命運。

不曾想,大周皇室竟然給她帶來家的感覺。

這裡沒有父汗和阿納(母親),但有一個非常疼愛她的姑姑。

太後對她關心倍至,小皇帝丈夫也不對她另眼相看。

更是與小皇後和淑妃處成了姐妹。

地位也比在突厥王庭要高貴許多。

一年來。

她慢慢習慣了皇宮的生活。

偶爾會思念一下遙遠的故鄉和親人,但已經沒有剛來時那般強烈了。

司馬令姬和蕭婉兒聞言也圍了上去,檢視她的左手。

“姐姐,還痛嗎?”

“十指連心,那肯定痛了,臣妾初學時也被刺過很多,痛得掉眼淚……”

二女感同身受,撫摸著她的食指。

“不礙事,早就不疼了!”

木蘭打小舞刀弄槍,這點小傷她根本就不放心上。

感受到大家情真意切地關心,她內心很是感動。

“謝謝你們的禮物,朕都喜歡!”

宇文衍收下禮物,交給墨言收好。

朱滿月給他的是兩隻繡有鴛鴦戲水的枕套。

小皇帝總感覺太後給他東西時眼神有些怪怪的。

看向那對鴛鴦,瞬間明白了。

他老孃這是想抱孫子了啊。

想到這層,宇文衍也是哭笑不得。

這古時候的人,婚育觀也太早熟了些,十二三歲結婚生子的大有人在。

在他的後世靈魂看來,這也太早了。

何況。

他在兩年前就詔告天下,凡皇室成員的女子,必須年滿十八才能完婚。

作為大周天子,婚姻不由自己,小小年紀就被娶了三個媳婦。

明媒正娶,成了他的女人,那就是自己人。

他當然不會讓她們太早生娃。

再說。

自己過了今天也才虛歲十三,相當於後世一個初中生。

小皇帝裝作不懂,謝恩後,把鴛鴦枕套交給墨言。

“臭小子!”

朱滿月見狀,輕聲笑罵了一句。

不久,兩位太皇太後和公主來了。

也都送上她們準備好的禮物。

阿史那氏送的是一根金絲腰帶,做工精美,奢華亮眼。

李娥姿送的是一塊玉佩。

用的是西域於闐(和田)產的上好籽料。

工部大師級匠人雕磨而成,潔白無瑕,貴氣十足。

清都公主和義陽公主送的是她們的畫作。

宇文衍一一收下。

中午。

一家人一起用膳,給小皇帝慶祝生辰。

喝的是宇文衍讓宮人浸泡的“十八珍”藥酒。

這種保健養生酒的確有一定的藥效,常喝能夠強身健體。

如今宮中的酒窖已經儲存了上千壇。

大的五十斤一壇,小的一壇五斤。

除了供應兩位太皇太後和朱太後的日常飲用,偶爾會給朝中一眾大佬賞賜一些。

藥酒浸泡一年就能喝,但時間越久,藥效會更好。

劉寶和狐狸一直都在收集十八珍藥材,宮中的藥酒雖有消耗,但存量每年都在增加。

“皇祖母,母後,這藥酒你們每天都有喝吧?”

小皇帝端著大海碗,大口扒著米飯,一邊問道。

“衍兒啊,聽說這十八珍都是些稀有藥材,一定不便宜吧!”

“是啊,孫兒,會不會太鋪張浪費了……”

阿史那氏和李娥姿反問了他一句。

大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曆任先皇都躬行儉約。

哪怕到了武帝時期,國力開始強盛,高祖也是以身作則。

在其病重交代後事時,還特彆強調不準厚葬,陵墓不設封土。

以至於後世他的陵墓被盜,相關部門進行搶救性挖掘。

那稍顯寒酸的墓葬規格,讓人不敢相信,那竟然是文治武功卓絕超群的周武帝陵寢。

兩位太皇太後服侍武帝左右,自然是習慣了儉約的生活。

“皇祖母,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皇宮內庫充盈,日常生活用度有所提高也無礙……”

宇文衍這麼說,自然有他的底氣。

劉寶掌管的九洲商行,源源不斷地為小皇帝創收。

開通前往西域的商隊後,更是財源滾滾來。

每年至少為皇宮增加近五百萬貫的內帑。

要知道,宣帝時期,大週一年的稅賦摺合錢幣也就八百萬貫的樣子。

開征商稅,設立華夏商行後,國庫收入大大增加。

很快,商業方麵的創收就超過傳統賦稅,並將把它遠遠甩在身後。

事實勝於雄辯。

麵對堆成小山一樣的天元通寶,朝中尚存的最後一絲反對聲音也銷聲匿跡了。

以前說劉寶是大周首富,其實隻侷限一眾商賈之間。

真正有錢的還是那些積累了成百上千年的世家大族。

他們明麵上積極參與政治,幕後又掌控各種營生。

權錢並用,大勢收割財富。

像五姓七望這種傳承上千年的士族,哪怕是皇室,可能都沒他們富有。

內庫中,儲存的都是一些金銀,稀有珍寶,絹帛,貴重首飾,古董字畫等,以及少量的銅錢。

大部分的天元通寶都是存在長安的大周錢莊。

放貸出去,還能賺取一些利錢。

要不然。

存在錢庫也就一堆廢銅爛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