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6章 阿拉伯數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36章 阿拉伯數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暗衛大院這邊,工匠們開始在庭院打造訓練設施。

前院的一間廂房按照宇文衍的要求改造成了學堂的模樣。

上設講壇,下擺書桌案台。

讓冬官府的工匠打造一塊大木板,刷上黑漆,用作黑板。

再用石灰粉和石膏粉加水混合,製作成手指粗細的粉筆。

彆把古人想得那麼落後。

油漆,石灰,石膏這些東西,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已經廣泛使用了。

隻不過製作方法相對原始,產量不及後世而已,品質說不定還更好。

當王軌,樂運,顏之儀三人看到黑板和粉筆,也是眼前一亮。

看似簡單的東西,但是用於學堂之上卻是能發揮絕妙的作用。

宇文衍開始給暗衛們上課。

連同小李靖,墨言,王鷹,元胄、元威兄弟也一起學習。

第一次上課,王軌,樂運,顏之儀三人也到場旁聽。

首先教他們的是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可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據說是古天竺人發明的。

隻不過是由阿拉伯人傳播出去,故而被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不得不說,這是古天竺人的一項偉大成就。

阿拉伯數字方便了日常的數字表達及運算,對數學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黑板上,宇文衍用粉筆橫排寫下漢字的大寫“零、壹、貳”到“拾”。

在其下麵再寫上漢字中表達數字的“o、一、二”到“十”。

最下邊則是阿拉伯數字的“0、1、2”到“10”。

三者一一對應,一目瞭然。

漢字表達數字的“o”到“十”,比繁體的“壹”到“拾”要簡易很多。

但相對於阿拉伯數字還是繁複了些。

特彆是在數學運算的時候,沒那麼簡便、直觀。

這些阿拉伯數字簡單易學,對於成年人來說,隻是接受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沒有什麼難度可言。

小皇帝通過舉例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數字運用,以及大數目的表達。

眾人很快就體會到了阿拉伯數字的優勢。

“陛下,這些數字您是怎麼想出來的,著實不凡啊……”

顏之儀率先發話,王軌和樂運也是好奇地盯著他。

真不知道陛下的小腦瓜裡裝了多少奇思妙想。

顏之儀在和番邦商人打交道過程中,便要涉及數字的運用。

若是換成這種數字表達,便變得一目瞭然了。

“這個……子升啊,朕也是閒來無事,琢磨著好玩,算不得什麼……”

宇文衍雖然臉皮厚,但卻也有些心虛。

但是,卻不會去言明這是萬裡之外的天竺人所創。

從天竺傳入的佛教已經給中原社會帶來深遠影響,可不能再給他們添光加彩。

何況,這個時候天竺人還沒有創立出這些數字呢。

在這方曆史時空,他宇文衍還真就成了創立者。

說到天竺,就不得不提佛教。

據傳。

天竺高僧達摩和尚在南北朝時,走海路至廣州,從南往北,在神州大地傳教。

大概時間是南朝宋、梁時期。

而在此之前。

東漢時期,佛教已經從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傳入了中原地區。

魏晉南北朝,長期的戰亂以及政權的頻繁更迭。

使得這個時期的人內心極度空虛、迷茫,急需精神上的寄托。

佛教便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如野火蔓延,在中原大地恣意傳播開來。

而統治階級也在尋求加強王權統治的方法,二者一拍即合。

在國家上層意誌的支援下,佛教呈泛濫之勢,一發不可收拾。

活了86歲的南朝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在位期間,精研佛經,大修寺廟。

甚至提出“三教同源”之說,信口開河,言稱老子和孔子都是佛祖的弟子。

為了禮佛,他曾任性地三次捨身“同泰寺”出家。

大臣共花費了4億錢(四十萬貫)才將他贖回。

皇帝尚且如此荒唐,耗費國家錢財不說,對當時佛教的泛濫,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杜牧江南春詩句雲:

千裡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說的就是這個時期的南朝佛寺泛濫的景象。

據說,梁武帝還接見過達摩和尚。

但是兩人卻話不投機,雞同鴨講,最後尷尬收場,不歡而散。

而達摩也被蕭衍給整抑鬱了,折蘆葦投至江中,踏葦而行,渡江北去。

“一葦渡江”的典故正是出自於此。

而“一葦渡江”的輕功,也成了少林寺的七十二大絕技之一。

離開南朝後,達摩和尚來到河南嵩山少林寺。

在少室山足足麵壁了七年,這才撫平蕭衍給其帶來的“心靈創傷”。

回顧曆史。

佛教盛行給這個時期的中原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

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占用土地,修建佛寺,塑造佛像。

從上至下,天天拜佛念經,不事勞作生產。

已然成了百無一用的社會蛀蟲。

也難怪周武帝鐵了心也要行滅佛之舉。

“陛下,臣以為,此數字應當讓國子監大力推行,對我朝大有用處……”

樂運很快意識到了阿拉伯數字的優勢,出言說道。

平時不太愛說話的樂運能看到這一點,宇文衍不由對他高看幾分。

“承業所言甚是,老臣也讚同。”

“臣附議!”

王軌,顏之儀也認同阿拉伯數字的作用。

“莫急,任何一樣事物從出現到普及,都需要一個過程。”

“隻要能給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便捷或好處,那就一定能夠傳播開來……”

宇文衍笑著說道。

“陛下聖明!”

眾人對宇文衍佩服有加,甚至心中升起陛下乃“天選之子”的想法。

第一次上課,小皇帝隻教了阿拉伯數字,然後讓大家練習書寫。

論接受能力,李藥師和墨言最強。

其他人差不了多少,大都在同一水平線上。

在古代。

人人以寫一手好字為榮,凡讀書人,書法都不會太差。

若有手稿傳至後世的話,鐵定是瑰寶級彆的存在。

就算是阿拉伯數字,在他們手中用毛筆書寫出來,也是結構合理,線條圓潤,甚是好看。

古人雲:

用心讀書,用心做學問,用心當官,用心領兵,用心為民……

其中深意全在於“用心”二字。

用心即是沉浸其中,用心感悟,用心行事。

而不是虛浮其麵,花裡胡哨,徒有其表。

如後世所謂“醜書”、“射書”、“吼書”、“明星書”、“領導書”……

等等稀奇古怪的書法作品,完全與“用心”二字背道而馳。

到最後也隻能落一個嘩眾取寵,貽笑大方的汙名!

當天授課結束後。

王軌三人覺得黑板和粉筆甚好,讓冬官府也製作一塊送到正陽宮。

用於教授皇帝時使用。

不得不說,他們在接受新生事物方麵比很多人都要開明。

不像有些老古板,固步自封,視新生事物如異端,如遇蟲蟻蛇蠍,唯恐避之不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