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01章 百濟王扶餘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401章 百濟王扶餘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高句麗西南麵。

泗沘城。

百濟王宮。

扶餘昌一臉懼色,內心忐忑不安。

這老小子。

做百濟王32年了。

時下六十歲,和高陽成年紀相當。

他之所以慌得一逼。

是因為百濟以前進貢的物件是陳朝。

如今大樹倒了,焉有不慌之理!

百濟在半島三國中,實力最弱。

一直以來,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曾經。

百濟和新羅是聯盟關係,共同抗衡北方野心勃勃的高句麗。

都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盟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雙方在分配戰果時。

百濟言而無信,出兵霸占了屬於新羅的六郡之地。

兩國因此反目,發生大戰!

百濟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胃口不小,卻是三腳貓的實力。

不僅沒保住霸占之地,反而丟了不少國土。

當時扶餘昌的老爹是百濟王,遣使倭國,提出結盟,一同對付新羅。

倭國打著南朝宋封賜的“安東大將軍”旗號,早就嘗試過染指半島地區。

曾經和以“牟韓”部落為首的伽耶國交好,在其境內弄了塊地,設立任那府。

相當於一個辦事處。

卻被後世倭人臆想成倭國統治過半島南部的曆史依據。

倭國想要以此為跳板,進而把半島收入囊中。

他們的野心不是後世纔有的,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露端倪。

由此可知。

大和倭人表麵恭順,內心卑劣,畏威而不懷德的品性是與生俱來的。

後來。

伽耶國被新羅吞並,倭國的任那府也隨之終結。

此後,倭人一直尋求重返半島,介入三國事務。

百濟的結盟意向正中倭國的下懷,雙方一拍即合。

兩國王室還結了親。

倭王當即派兵幫助百濟攻打新羅。

當時還是世子的扶餘昌親自領兵出戰。

不但收回了失地,還攻占了新羅的函山城。

百濟王大喜。

加上思念兒子,便親自駕臨前線慰勞。

那時的新羅王是金白淨的祖父金深麥夫,得訊率軍奇襲,取百濟王首級。

王上被斬首,百濟軍心大亂。

扶餘昌和倭國所率聯軍大敗,率殘部倉皇逃回國都泗沘城。

國恨家仇,雙方從此陷入你死我亡的無解局麵。

扶餘昌登上王位後。

一方麵加強與倭國的聯盟。

同時對陳朝的進貢也更勤了。

宇文衍親政後。

他於天元元年派使者入京朝賀。

不提稱臣納貢之事,卻想多麵吃好,打得一手好算盤。

小皇帝根本沒把百濟放眼裡,

不稱藩再好不過了,免得想動手時還得找個理由。

扶餘昌怎麼也不會想到,南朝政權會被大周摧枯拉朽般給滅了。

對於百濟這種小國,站錯了隊是要付出代價的,最壞的可能便是亡國滅種。

“都說說吧,百濟以後該當如何自處?”

扶餘昌可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狠角色。

身居王位數十年,頗有幾分上位者的威嚴。

“王上,臣以為我朝應儘快派出使者,向大周稱臣納貢,附為藩屬。”

“臣附議!”

“百濟國小勢微,不宜與大周交惡,臣也附議。”

……

百濟官員倒是比高句麗的一些大臣腦子要清醒許多。

知道不論頭有多鐵,碰上統一的中原王朝,那也是雞蛋碰石頭,毫無勝算之理。

“早在周武帝滅齊後,老臣諫言應棄陳朝而貢大周。”

“我朝遲遲未決,如今陳亡才轉而攀附,朝廷能否接受百濟尚未可知矣!”

這時。

原本就反對向陳朝進貢的大臣難免心中有幾分怨氣。

扶餘昌聽罷。

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

他也不是沒想過此事。

可之前一直向南朝進貢,突然改換門庭,一樣擔心陳朝找他算賬。

雙方都不敢得罪。

因而在派出使者向大周朝賀過一次後,便一直拖到現在。

“大國有大國的胸懷,不至於為這點事為難邊陲小邦!”

扶餘昌話雖這麼說,內心卻是一點底氣也沒有。

大周脫胎於鮮卑建立的拓拔魏政權。

鮮卑民族與中原百姓經過數百年的大融合。

不論是血緣,語言,還是文化習俗,都已經被漢人深度同化。

在宇文衍穿越後,更是妥妥地漢家正統思想。

隻不過借用了這具身體,以及他的皇家名份。

但扶餘昌不知道這些。

生怕彪悍的大周少年天子一個不開心就發兵滅了百濟。

畢竟遼東的高句麗說打便打,南邊的陳朝說滅就滅。

這讓他很沒有安全感。

“王上,百濟向大周稱臣納貢,是不是要給倭王通個氣?”

“放屁!”

“大膽!”

“百濟與倭國隻是結盟關係,向誰稱臣納貢何須給倭人通氣?”

一個大臣話音剛落,便遭到多位同僚喝斥。

扶餘昌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雙眼微眯,射出兩道冷冷的目光。

嚇得那人撲通一聲跪伏在地。

宇文衍要是在場,一聽便知,此人絕對就是倭國培養的公知。

後世倭奴宣稱他們是棒子的宗主國。

正是把這個時期雙方的結盟,說成是百濟向倭國稱臣納貢。

雖然百濟人和後世棒子關係不大,但其當下領土確實是後世棒子國的西部地區。

“拖下去,嚴查!”

扶餘昌麵無表情,嘴裡迸出一句冷冰冰的話來。

“王上饒命,臣何罪之有,臣冤枉,臣無罪啊……”

不管任何時代,公知永遠不會認為自己是賣國賊!

就在前年,584年,在位十三年的倭國敏達倭王翹辮子了。

他的母親石姬盤女是前任倭王的親侄女,也就是說他親生母親其實是他的堂姐。

而他的王後,是其同父異母的妹妹。

倭國王室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了什麼叫“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一家親”。

後世倭人之所以推崇拍攝倫理動作片,那是有其深厚曆史淵源的。

敏達倭王掛球以後。

大連物部守屋和大臣蘇我馬子兩位權臣,就王位繼承人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大連和大臣是倭國的官稱,大連最高,大臣次之。

結果是物部守屋敗了,完敗!

作為倭王的大舅哥,蘇我馬子將物部氏連根拔起。

這也正是為什麼去年初物部龜田甘願世代為奴為仆,也要搖尾乞憐哀求宇文衍為其家族報仇血恨。

蘇我馬子的兩個妹妹都是敏達倭王的妃子。

權臣加外戚,也難怪物部氏會敗。

掃除了政治上的最大勁敵,蘇我馬子扶持妹妹蘇我堅鹽媛所生的兒子登上王位。

自己掌控軍政大權,成了倭國一手遮天的實權人物。

不論誰做倭王。

倭國想把勢力伸向半島的野心都不會改變。

打著商貿的幌子,倭人在百濟收買了一批“對倭友好”的官員和讀書人為他們搖旗呐喊。

“王上,倭國與我朝結盟,暗地裡卻小動作不斷,不得不防啊!”

有的大臣憂心忡忡,拱手諫言道。

扶餘昌輕嗯一聲,麵露幾許複雜之色。

倭人打什麼算盤,他心裡清楚得很。

與倭國結盟無疑與虎謀皮。

但他彆無選擇,明知這是一杯慢性毒酒,也隻能硬著頭皮喝下去。

誰讓百濟實力最弱,卻又多方樹敵了呢!

“留個心眼便是!”

“本王準備讓王弟前往長安覲見周天子,請求百濟附為藩屬,年年朝貢!”

扶餘昌心裡很明白。

攀上統一後的中原王朝這棵大樹纔是最重要的。

“大王英明!”

群臣附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