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05章 農學館實驗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405章 農學館實驗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八月的關中。

仍然是烈日當頭,酷熱難耐,秋蟬嘶鳴。

長安城外。

粟米低垂,麥穗金黃。

微風吹來。

此起彼伏,空氣中似乎彌漫著濃濃的穀香。

宇文衍輕車簡從,來到農學館的實驗基地。

宇文衍當初劃撥數千畝地,為農學館專用。

在賈仲明的帶領下,潛心研究《齊民要術》,探索農業發展之路。

壟耕種植法,肥料製作,病蟲害防治,種子培育,家禽牲畜、水產養殖,蔬菜、果樹種植,農產品儲存加工等等。

整個農學館,招募人員已達上萬人。

都是對農學感興趣,有些文化,又經驗豐富的一群人。

總結前人經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創新。

提高農業產量,以及農產品的價值。

“下臣參見陛下!”

賈仲明一襲緊身布衣,褲管,袖子捲起,從地裡匆匆忙忙地趕來見駕。

這模樣一看就是成天待在地裡的農人。

“季明,快快免禮!”

小皇帝一臉笑意,抬抬手道。

這幾年來。

賈仲明和農學館的同仁取得不少切實有用的成果,得到宇文衍的肯定。

去年,封了他一個司農丞的官職。

這是司農寺的屬官,從六品上。

宇文衍設立的各館,都是獨立於朝廷衙署之外的半官方機構,由他親自過問。

“謝陛下!”

聽到皇帝稱呼他的字,賈仲明欣喜不已。

幼帝慢慢長大了,又禦駕親征完成南北統一,給他的感覺還和以前一樣親切。

“陛下,這裡都是實驗田,種植了粟、麥,各種豆類,蔬菜,棉花等作物。”

“那片大豆田,收成後用於種冬小麥,已經試種兩年了,收成還算不錯。”

賈仲明領著宇文衍走在田間地頭,熟悉地介紹每一塊地。

冬小麥一般是十月下旬播種,來年五月收割。

這樣的話同一塊地便能再種一茬作物。

比如大豆,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隻要保證土地肥力,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嗯,不錯!”

“冬小麥培育一事極為重要,你可多花些精力在這上麵。”

“如今南北統一,水稻培育也要跟上,你安排人員在南方招募人才,相關事宜逐步開展起來……”

糧食問題不論在任何時代都是重中之重!

隻有填飽了肚子纔有精力和閒心去想發明創造,開疆拓土。

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臣遵命!”

賈仲明目光熠熠,躬身應答。

作為《齊民要術》編著人賈思勰的堂侄孫,他很榮幸自己能夠繼承老人家的事業。

如今大周天子這麼重視這部農書。

感激之餘。

他也是不遺餘力地將其發揚光大,造福神州百姓!

“陛下,您看,這就是橄欖核育出的苗。”

“這些是前年的,已有尺高,明年就能移栽了。”

“那一片是去年培育的,寸高的那些是今年出苗的……”

賈仲明指著一大片苗木。

滿臉笑意地說道,言語中透出幾分自豪。

“太好了,這可是寶貝疙瘩,一定要照看好!”

宇文衍喜出望外。

蹲下身去,仔細打量這些茁壯成長的小苗。

橄欖油的好自不必多說。

不但可以食用,製作肥皂、香皂。

還可入藥,用作保健、美容等方麵。

“所有作物的培育,都要詳細記錄,整理成冊,最後彙編成可推廣的種植方法!”

“臣謹遵陛下囑托不敢忘,全都記錄在冊了。”

賈仲明內心對宇文衍無比地崇敬。

一個長在深宮的皇帝,能夠如此重視農業生產,實屬不易。

而且。

還對農事頗為熟悉,甚至有些看法讓他獲益良多。

令其驚異不已。

在實驗田上逛了一圈,宇文衍很是滿意。

又和農學館的人員交談了一番,提了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眾人都是嘖嘖稱奇。

沒想到高高在上的天子,竟然懂得如此多農事方麵的事情。

有些是他們聞所未聞的內容,仔細琢磨後還有幾分道理。

“諸位努力之下收獲的成果,就是朕想看到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厲,造福萬民……”

宇文衍勉勵了一番,又發下豐厚的賞賜。

人人都是喜笑顏開,跪地謝恩。

“叩謝吾皇!”

“季明,大棚在哪?”

小皇帝示意眾人起身後,看向賈仲明問道。

這纔是此行的目的。

來看看他讓工部建造的溫室大棚。

“回陛下,就在那邊,拐個彎就到了。”

賈仲明當即領著眾人朝他所指的方向走去。

透明薄膜紙是建造大棚的最佳材料,成本不高,效果還好。

可是眼下沒有這玩意,宇文衍也隻能在心裡想想罷了。

玻璃燒製成功後。

他想要建造溫室大棚的心思又活絡起來。

雖然目前還製作不出那種超大一塊的平麵透明玻璃。

但兩尺見方大小的還是可以做到。

先用木頭搭好大棚骨架,每塊玻璃用細木條框起來,然後安裝到棚架上。

采用造船填充木板縫隙的粘合物,將每個木框之間密封。

建成一個簡易的溫室大棚。

陽光能通過棚頂及四周的小塊玻璃照射到棚內。

“陛下,此棚有何用處?”

宇文愷也跟著來了。

這大棚就是小皇帝讓他安排工部匠人建造的。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

說是大棚,其實就是一間長方形的陽光房。

大家都疑惑,不知道有何用?

“安樂,季明,藥師,子昌,你們站在裡麵有何感受?”

宇文衍嗬嗬一笑,反問了大家一句。

“回陛下,比起外麵來,這裡更是悶熱。”

“正是,如同三伏天一般,酷熱難耐。”

“進來這麼一會功夫,臣的額頭就冒汗了……”

隨行而來的宇文愷,王鷹,李藥師等人連聲說道。

“熱那就對了,安樂,把溫度計拿出來!”

小皇帝嘿嘿一笑。

沒想到這大棚的保溫效果還挺不錯的。

宇文愷聞言取出一個長木盒,

輕輕開啟。

盒子內壁縫了一層填充了棉花的綢布。

拿起裡麵一個柔軟厚實的長條棉布袋,小心翼翼地取出裡麵的溫度計。

這是宇文衍讓玻璃製品作坊的工匠,吹製出孩童手指粗細,底部為球形的中空玻璃管。

把加熱後的水銀注入管內,再將玻璃管熔化封口。

等水銀溫度冷卻,開始收縮,玻璃管內就會出現一段真空。

利用冰水混合物,以及燒沸的開水確定0和100的刻度。

再將其一百等分,一個簡單的溫度計就誕生了。

當然。

這樣“粗製濫造”的產品,肯定會有誤差。

宇文衍不管他精不精準,隻要把東西做出來了,就能啟發思維。

溫度計的出現。

絕對是開創性的。

以後自然會有人在此基礎上去改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