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49章 半島三國的宿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449章 半島三國的宿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不僅僅是宇文娥英癡迷。

宮中內侍、宮女閒暇無事也在談論西遊的故事情節。

就連阿史那氏,李娥姿,朱滿月,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廢寢忘食。

宇文娥英被兄長教育了,也隻能乖巧地點頭。

在她心裡,自從母後楊麗華被外公挾持離開皇宮,一去不返,皇兄就成了她的天。

儘管朱滿月將其視如己出,還是替代不了她與小皇帝之間的血脈親情。

午膳時分。

光祿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一家人圍著轉盤圓桌,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家宴,算是為小皇帝慶賀生辰了。

每個人都為他準備了禮物。

比如親手縫製的香囊、包包、靴墊等,以及一些精美的小物件。

隻是親人間的一份心意,禮輕情義重。

飯後。

閒坐一會,宇文衍便返回了上善殿。

八月的關中。

秋日當空,悶熱難當。

蟬聲嘶鳴,似乎對此炎熱的天氣發泄心中的不滿。

午後陽光正盛,令人乏困,昏昏欲睡。

小皇帝臥榻稍作歇息,小憩片刻。

醒來後。

洗了一把冷水臉,吃上一塊冰鎮西瓜。

口感冰爽甘甜,整個人頓時精神起來!

“小言子,高句麗世子,百濟王弟離京了?”

吃完西瓜,宇文衍又接過梅梅調製的一碗冰沙品嘗起來,開口隨意問了一句。

“是的,陛下!”

“二人前後相隔五天,離開長安回國了。”

去歲,萬邦來朝。

小皇帝沒有答應高句麗和百濟的稱藩請求。

隨後,兩位將來的王位繼承人一直留在京城。

希望能夠摸清大周天子的真實意圖。

但是有了上次物部龜田的前車之鑒,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敢與二人私下接觸。

哪怕送上令他們心動不已的金銀珠寶,也沒誰敢接受分毫。

攤上“賣國”二字,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吃了無數閉門羹的高元和扶餘季心灰意冷,知道繼續待在長安也於事無補。

便決定回國稟明情況,以後再作打算。

宇文衍也沒有軟禁他們的意思,任由二人離開。

朝中大佬們自從知道小皇帝的心思後,也開始正視半島之地。

朝廷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以防陛下哪一天兵鋒所指,揮師東征!

他們也清楚,小皇帝早就開始佈局了。

經營遼西,收複遼東!

新羅歸附,租借釜山港!

命周羅睺於登州打造海軍!

這些事情單獨去看,似乎沒有什麼。

但放在一起,就能明顯看出此乃皇帝多管齊下的手段。

聽宇文衍說半島三國所在並非貧瘠蠻荒之地後。

朝中大佬都是兩眼放光。

對於從亂世中摸爬滾打過來的他們,深知領土增加,就意味著更多的資源、人口和財富。

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妥妥是造福子孫,名留青史的無上榮耀。

也正因如此。

在小皇帝表現出用兵意圖的時候,反對的聲音並不是那麼強烈。

宇文衍擁有後世記憶,對於這些藩國的嘴臉心知肚明。

國與國之間。

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中原王朝曆來推崇的宗藩朝貢羈縻體係。

是建立在極為強盛的經濟、軍事基礎上。

所謂“萬邦來朝”。

隻不過是武力震懾,以及豐厚利益驅使下的虛榮罷了。

因而。

他不會沉醉在“天朝上國”的驕傲中沾沾自喜。

你真要服,那就得是發自靈魂的臣服,歸附。

而不是口是心非,表麵一套,背地裡又一套。

宗主國強大時阿諛奉承,極力吃好。

一旦中原王朝勢弱就秒變白眼狼,像跳梁小醜一般,開始上竄下跳搞事情。

大周歡迎周邊勢力加入華夏民族大家庭。

但絕不會縱容那些忘恩負義,見風使舵的白眼狼和吸血蟲。

如果有。

那就伸出腳底板,狠狠地碾死它!

一統神州的大周。

根本不用擔心高句麗和百濟會對中原有所不利。

絕對的實力碾壓!

若是兩國主動挑事,宇文衍還求之不得呢!

以高陽成和扶餘昌兩隻老狐狸的城府,不論受多大委屈,也隻會選擇老老實實地苟著。

想著兩人獲知訊息後,想大發雷霆又膽戰心驚的樣子。

小皇帝內心不由升起一絲惡趣味的暢快感。

對於半島三國,他真的沒有半點好感。

“哈哈,倒是便宜那兩小子了。”

“不知此番回國後,繼承人的身份還能不能保得住?”

宇文衍愜意地吃著冰沙,望著輿圖上半島三國的位置笑道。

踏上回國路途的高元和扶餘季,內心還真的是五味雜陳。

沒能完成向天朝稱藩的任務,回去還不知道要受什麼樣的責罰。

但是不用留在長安做質子,兩人也是打從心底歡喜。

畢竟。

不論是高陽成還是扶餘昌,都是黃土埋到脖頸的老不死了。

隨時可能死翹翹。

此次朝貢,他們已經做好了成為質子的思想準備。

甚至是王上隨時都可能捨棄的棋子。

雖然心有不甘,但卻無法拒絕。

但凡有一絲猶豫,繼承人的身份就有可能不保。

哪曾想,小皇帝一句“留後再議”便把他們給打發了。

兩人絞儘腦汁也想不明白。

送上門的小弟怎麼就入不了大周皇帝的法眼呢?

一代又一代王上口口相傳的策略,向來都很靈的啊。

不要說他倆了。

高陽成和扶餘昌兩隻老狐狸都要一臉懵逼。

以前隻要膝蓋一軟,跪地喊一聲大哥,實在不行就高呼一聲爹。

不論犯了什麼錯,立馬就能得朝廷的諒解,說不定還有賞賜。

如今。

不要說叫爹。

爺爺,祖宗都喊麻了也沒用。

特彆是高陽成那老小子,自從賀若弼攻打遼東城的時候就開始苟了。

貢品沒少送。

使者沒少派。

頭也沒少磕。

東西是收下了,可事情就是辦不了。

全被剃成光頭遣返回去。

大周皇帝一句“有誠意就親自到京城謝罪”,可把高陽成嚇壞了。

想著朝廷分明就是想讓他千裡送人頭,他哪有那個膽啊。

作為掌控一切,隻手遮天數十年的一方國主,越老越怕死,越老越貪戀權力。

宇文衍算準了他不敢來。

隻要不接受稱藩請求,“勾結突厥,覬覦遼西”就是收拾高句麗最好的理由。

至於百濟,你與倭國結盟就是原罪。

就算沒有這事,還會有更多其它理由。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

遲早得辦你!

曆史上。

直到七十多年後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才畢其功於一役。

將高句麗和百濟從半島上抹除。

可最後卻便宜了新羅棒子。

令後世子孫捶胸頓足,憤懣不已!

在這方曆史時空。

他們的好日子肯定維持不了那麼久。

棒子祖宗妄想的潑天富貴,也隻能夢裡想想罷了。

不可能再次發生。

因為。

宇文衍的後世靈魂已經宣判了他們的死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