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77章 長洛官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477章 長洛官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時間進入七月。

長安至洛陽段的官員,百姓,商賈們直接炸開了鍋。

禁行了半個月的官道,終於要放行了。

可呈現在他們麵前的官道,卻讓眾人瞪大了雙眼,滿臉的不可思議。

以往坑窪不平,塵土飛揚的黃泥路消失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數丈寬的灰褐色大道。

偌大的官道,比一般人家裡的地麵還要平坦。

長安城,東門外。

此時已經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彩旗飄揚。

人們擠在嶄新的水泥路上又蹦又跳,有的甚至全身趴了下去,用手敲打路麵。

想要看看這種又硬又平的“石塊”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些參與過路麵硬化的役力百姓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現在也還沒搞懂,為什麼泥巴一樣的混凝土,半個月後竟然變得如此堅硬?

人群中接連不斷地發出嘖嘖稱奇的聲音。

且不論大家心裡有多疑惑,但明眼人很快就意識到了這種道路的好處。

特彆是那些東來西往的客商,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

路兩旁,一邊豎了一塊石碑。

左邊是“功德碑”,記述了修路的前因後果,以及此路的神奇妙用,還有對關鍵人物的頌揚。

其中,“發明”水泥和改造官道的發起者——大周皇帝宇文衍,被一連串華麗詞藻捧上了神壇。

什麼“皇帝禦極,紫微臨凡,神乎其技,聖主仁德,恩澤廣布……”

工部尚書宇文愷,主持修路的右侍郎李春,以及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工匠都有提及。

甚至。

還有諸如“夫百姓者,任勞任怨,歌其不輟之辛勞,傳其不朽之精神”這樣的言辭。

肯定了被征召百姓的辛苦付出。

這絕對是破天荒,前所未有之事。

有些不識字的百姓,聽聞朝廷竟然給予他們如此高的讚譽,感動地淚流滿麵。

更有少數長者直接破防,顫巍著跪地深拜,號啕大哭起來!

道路右邊的石碑則是“長洛官道行車章程”。

一共十條,規範通行車輛的行為準則。

比如,行車靠右走,必須佩戴糞兜,不得縱馬飆車等……

新鮮事物總是能夠博人眼球,喧囂的人群洋溢著一股歡快的氣氛。

這種氛圍在小皇帝駕臨後到達巔峰。

城外黑壓壓跪了一片,高呼“皇上萬安”!

宇文衍一聲“免禮”,雙手虛抬。

圍觀百姓說完“謝陛下”,嘩嘩起身。

翹首望向眼前這位玉樹臨風,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

臉上儘顯崇敬,激動之色。

工部聯合禮部,為官道通行安排了一個剪綵儀式。

宇文衍也沒有過多廢話,就說了一句:

朕要把這樣的道路修遍全天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

引得圍觀百姓群情激動,高呼“皇上仁德”。

與三省六部大佬一同完成剪綵儀式後,宇文衍坐上了他的禦用馬車。

由上柱國、上大將軍王鷹,上儀同大將軍元胄、元威三人為其駕車。

在一陣鑼鼓聲響,鞭炮齊鳴中,第一個駛上全新的官道。

人群中爆發出熱鬨的掌聲,叫好聲。

接著。

郯國公王軌,臨國公顏之儀,蜀國公尉遲迥等大佬的馬車緊隨其後。

小皇帝讓冶鑄司“車工坊”打造的四輪馬車,還在緊鑼密鼓地研製中。

當下乘坐的還是傳統的兩輪馬車。

不過,也經過改造,安裝了冶鑄司鑄造的減震裝置。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宇文衍的禦駕裝飾豪華,用六匹上等馬拉車。

猶如一座小型的移動宮殿。

這也是他平時出行大多選擇騎馬的原因。

實在是太過招搖,太麻煩了,遠不如騎馬快捷方便。

這次為了切身體驗水泥路的乘坐感受,這才把奢華的六駕馬車拉了出來。

車內有他命人研製的沙發坐椅,坐在上麵特彆舒服。

空間不小,容納十來個人也不顯擁擠。

兩位太皇太後,太後朱滿月,小皇帝的三位媳婦,還有小公主宇文娥英都在車內。

而宇文衎,宇文術,蕭瑀三人則被小皇帝趕到了酆王宇文貞的車上。

“皇帝哥哥,這水泥路也太平坦了,馬車一點都不巔……”

宇文娥英雙膝跪在沙發上,撥開車窗簾布,看著車外的景色興奮地說道。

“是啊,陛下,臣妾從來沒坐過這麼平穩的馬車。”

貴妃木蘭將簾布捲起一條縫隙,望向車外附和了一句。

她本就性格外向,父汗歸天的悲痛已經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淡化。

小皇後司馬令姬,淑妃蕭婉兒也是滿眼小星星。

透過車窗的縫隙欣賞車外的景色。

她們自從進宮後,就少有機會外出,出城那就更少了。

小皇帝也正是借這個機會,帶她們出來散散心。

“衍兒,你弄出這樣的水泥路來,真的是利國利民……”

“你皇祖父泉下有知,那得多欣慰啊!”

太皇太後李娥姿望著即將成年的好聖孫,滿眼都是溺愛。

一旁的阿史那氏連連點頭,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朱滿月恬靜地望著自己的親兒子,感覺內心承受的一切苦楚都值了。

“皇祖母,孫兒隻是做了一個帝王該做的事,不足掛齒……”

在長輩麵前,宇文衍一直保持足夠的謙遜。

其實。

他對兩位太皇太後,以及太後朱滿月都心存一分敬意。

在他年紀尚小之時,她們沒有誰有過“垂簾聽政”,染指朝權的意圖。

依照宇文衍的分析,有三種可能:

一是她們都對權力沒有興趣,或是堅持後宮不乾政的原則。

二是宇文衍展現出來的鐵腕手段,使得她們認為他有親政的能力。

三是她們都沒有外戚勢力,在朝中的存在感不強,沒有乾政的資本。

不論是哪種,宇文衍都感謝她們沒有給他出難題。

從而能夠維持當下皇宮的和諧氛圍。

禦駕車輦向東行進了四十裡,在一處驛站停下。

全程下來,車輛快速平穩,速度比以往提升數倍亦無大礙。

小皇帝親政後,對全國驛路係統進行了大改造。

後來又推行了驛站民用的政策。

驛站都是建在官道兩側,一邊官用,一側民用,由驛丞統一管理、經營。

驛站依據往來人流量,大小不一。

交通繁忙的驛站,規模宏大,有驛樓、驛廄、驛廳、驛庫等建築。

民用驛棧的房舍高達數百間。

在宇文衍製定的“驛棧經營管理規範”的指導下,服務周到,接待能力一流。

深受往來達官顯貴,商賈旅人的一致好評。

在封建社會,能夠脫離土地,到處溜達晃悠的人,都是非富即貴。

能賺他們荷包裡的錢,宇文衍甚是喜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