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599章 自盤古以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599章 自盤古以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宇文衍對於倭奴的秉性大為光火。

自己還是坨翔,就敢癡心妄想。

關鍵是。

曆史上,以隋煬帝的暴脾氣,竟然能夠忍受得了?

據說是有官員收了好處,出麵為其說好話。

這不。

在這朝堂之中,果然就有這種腦殘!

宇文衍麵無表情,指著郭衍和小野妹子冷聲道。

墨言得令。

上前就給兩人甩了兩個耳光。

「啪!啪!」

「啪!啪!」

眼見陛下不吭聲,反手又是兩掌。

「啪……」

打臉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異常清脆。

「陛下,臣無錯,我不服……」

死鴨子嘴硬。

墨言左右開弓,又是兩掌。

「啪!啪!」

小野妹子被兩次掌嘴,臉頰已經腫成了饅頭狀。

郭衍也是兩腮通紅,露出幾道明顯的指痕。

「拖下去!」

宇文衍一臉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三省六部大佬都驚呆了。

他們從來沒見陛下發過這麼大的脾氣。

眾臣很清楚,郭衍的仕途到此也就結束了。

「倭國表麵謙恭,內心陰狠狡詐,小醜跳梁,貽笑大方。」

「改封倭王倭奴郡公為縣公。」

上次讓犬日彌轉述中原王朝的警告。

看來。

那小子根本沒敢向倭王言明。

「裴世清!」

「臣在!」

「朕命你為大周天使,持使節隨小野妹子共赴倭國。」

「遵命!」

既然你們這些倭使不敢和倭王說真話。

那便讓大周使者親自傳達。

「自古以來,海上倭國,天朝王土,永不得稱皇,稱天子。」

「彼國兵馬,一兵一卒,永遠不許踏足朝鮮半島,中土地界。」

「膽敢違抗,華夏天子定當滅其國,絕其苗裔。」

「勿謂言之不預也……」

「寫進國書,讓倭王署名畫押蓋王印!」

「禦賜金色天元劍,有不服詔令者,殺無赦!」

宇文衍說完,一聲冷哼,甩手拂袖而去。

小野妹子臉色煞白,當即癱倒在地。

他知道。

倭國這下完了。

他們想要打造屬於大和族的「倭國天下」之路,可能就此斷絕!

「臣領命!」

裴世清聞言大喜。

作為鴻臚寺少卿,終於等來立功的機會。

……

回到兩儀殿。

宇文衍盯著輿圖上倭國的位置,久久未曾言語。

「陛下,您說倭國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王土,是真的嗎?」

墨言揉著生痛的右掌,有些不解地問道。

「哼,朕說是,那便是!」

「自盤古以來,不行麼?」

宇文衍本就不可能讓倭國好過。

倭王如此大言不慚,豈能給他們好臉色?

曆史上。

倭國能夠整出「天皇」稱謂,一直傳至後世。

那是中原王朝之君的無能。

有些老祖宗吃飽了不乾正事,淨整些窩裡鬥。

這是華夏民族需要進步的地方。

「自盤古以來……」

墨言先是一愣。

隨即咧嘴笑開了花,朝皇帝豎起大拇指。

盤古以身入局,開天辟地,勝天半子。

彆說小小倭國了,整個天下都是華夏的!

倭使覲見,被皇帝下令掌嘴之事一經傳出。

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更讓一眾官員意外的是。

侍禦史郭衍被當殿扒掉了官服。

經查。

這小子果然拿了倭國使團的好處,白銀一千兩。

當初。

物部龜田想要覲見皇帝。

多方走動,許以利益,尋求機會。

數家京城貴族被罰,引起轟動。

有此先例。

這個郭衍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實屬膽大包天。

依《大周律》,被罷官免職,驅逐出京畿道。

一擼到底,永不錄用!

各藩國駐京使館。

常駐人員也是議論紛紛。

倭王竟然在國書中以天子自居,引大周皇帝震怒。

任命天使持禦賜寶劍,赴倭國問責倭王。

各國使館成員都覺得倭王這是瘋了。

竟敢觸碰中原王朝的逆麟。

到底算是勇氣可嘉呢,還是愚昧無知?

眾使館第一時間給國內傳回訊息。

希望自家王上引以為戒,千萬不要衝動上腦,犯糊塗。

九月份的大周邸報。

對此事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

不論是官吏,學子,還是商賈,百姓,俱是義憤填膺。

對於這個海外島國好感全無。

經過民間添油加醋的口口相傳。

倭國很快就成了一坨臭狗屎。

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國家和民族的概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

皇城朱雀門外。

興道坊。

「大周皇家學院」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兩年來。

學院的整體架構已經完成。

現正在進行地麵建築的建設。

宇文衍設立的弘文館,算術館,農學館,天文地理館等都將搬到學院之內。

成為大周皇家學院的一部分。

弘文館的館舍最先完工。

連同報業司,文淵閣一起,如今已搬遷進來。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

館內。

潘微和歐陽詢,虞世南三人向皇帝見禮。

「潘卿,信本,伯施,這皇家學院如何?」

宇文衍一臉和煦笑容。

「回陛下,設計新穎巧妙,文化風韻厚重,極品書院是也!」

「正是。」

「比之國子監更顯幾分大氣。」

「臣和信本初來時,都被驚住了。」

「待到儘數完工後,定是另外一番氣象……」

三人眸光熠熠,滿臉讚歎之色。

皇城正南方的四排三十六坊都是小坊。

坊內麵積大概1500畝,相當於後世的1200畝左右。

整個興道坊都是大周皇家學院。

和後世一般規模的高校大小相近。

但是放在當下。

那就是前所未有的開創性書院了。

宇文衍也很滿意。

學院設計借鑒了後世院校的一些理念。

「潘卿,兩冊書籍編纂進展如何?」

「回陛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其中涉及浩瀚的神話傳說,需查閱大量古籍以完善。」

「先秦以前的史料,也得花力氣去收集整理……」

潘微所說的。

正是宇文衍讓弘文館整理編纂的《山海經》和《華夏民族史》。

《山海經》一出,自盤古以來成為鐵的事實。

普天之下。

華夏之外。

無一家敢與之匹敵。

而《華夏民族史》則是宇文衍正本溯源。

為實現「民族融合,天下大同,萬族皆華夏」提供史實理論依據。

隻要華夏中原王朝足夠強大。

不論是整理史實也好,編纂神話理論也罷。

久而久之。

天下隻有一個華夏!

就將成為萬族共同遵循,不容駁斥的圭臬!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