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654章 內閣和軍機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654章 內閣和軍機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君臣重新坐定。

抬眼掃視眾臣,而後看向三人笑問:

「三位國公致仕,留下空缺可有諫言?」

皇帝如此一問,也是對他們的尊重。

「陛下慧眼明斷,自有安排,臣等就不摻和了!」

「沒錯,沒錯。」

「您自己看著辦吧!」

致仕的三人一臉輕鬆,笑著拱手回應。

朝廷中樞官員人選,向來都是皇帝欽定,他們不可能僭越。

見三人如此。

其他大佬看到皇帝投來的目光時,也是紛紛拱手推辭,不發表任何意見。

宇文衍笑笑,沉吟片刻,道:

「朕擬成立內閣!」

「畢王,文若,趙王為首屆閣臣。」

三省六部製其實就是為了分化相權,節製權臣隻手遮天,架空皇權。

宇文衍推行三省六部製後。

一直沒有任命左右丞相。

而是設中書令兩名,門下侍中三名,構成協助皇帝決策及審核的秘書班子。

六部作為執行機構。

由皇帝直接領導。

各部尚書擁有一定的議政權,卻沒有決策權。

這也是宇文衍進一步分化中樞大臣權力采取的措施。

其實。

中書令和門下侍中決策、議政的政事堂,就是內閣的雛形。

宇文衍說著。

示意墨言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冊子,交於一眾大佬過目。

內閣大臣以一、三、五、七單數為準。

暫不設首輔。

閣臣不分先後,權力地位同等,官階為正三品。

與當下的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品階一樣。

內閣相當於綜合了中書省和門下省決策發令和審核的職能。

在皇帝能力相對羸弱之時。

不至於兩省為了爭權奪利相互內耗。

影響朝堂穩定和政令的有效推行。

皇權至上下的內閣製。

說通俗一點就是管家部門或職業經理人。

其權力大小,視皇帝的重視程度而定。

當皇帝勤於政事,有所作為,內閣協助決策議政。

若天子年幼,或是玩樂之君。

內閣亦能執行管理朝堂,統轄天下的職能。

這也是明朝嘉靖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卻能做到皇權不旁落,國家機構正常執行的原因所在。

內閣一出。

從此不再設中書令,門下侍中一職。

諸位大佬觀閱之後,並無異議。

雖不清楚皇帝為何突然提出設立內閣。

但對眾臣的現狀沒有任何影響。

對於朝中其他大臣來說也是一樣。

就是把政事堂轉正為了一個朝廷機構罷了。

宇文衍心裡也沒底,隻是試著嘗試看看。

「陛下設內閣,老臣以為甚好!」

「臣附議!」

「臣亦附議!」

王軌,顏之儀,樂運三人看罷,當即出言表示支援。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朝堂上為皇帝站台了。

不論皇帝做什麼決斷,都會義無反顧地站一起。

「臣等無異議!」

其他大佬見狀,全都拱手回道。

「趙王進內閣後,兵部尚書由韓擒虎出任。」

「蔡王接任河北道總管一職!」

宇文衍點頭,隨即宣佈兩項人事任命。

諸位大佬一臉平靜,全都頷首表示認可。

「另外,朕再擬成立軍機處。」

皇帝繼續開口。

墨言又呈上一本經折裝冊子,讓眾臣觀閱。

上麵是有關軍機處的一應內容。

不同於後世滿清朝廷設立的軍機處,後來演化成了具備內閣的部分職能。

宇文衍設立的軍機處乃是單純的軍事機構。

獨立於兵部之外,類似於後世軍委。

專門負責軍事決策和軍事指揮。

也就是說。

朝廷要不要開戰?

如何戰?

軍事戰略、戰術的製定,統帥的任命等。

均由皇帝和軍機處商定,其他部衙官員不得乾涉。

在座的大佬都清楚皇帝開疆拓土的雄心壯誌。

以後。

大周麵對的戰爭還有很多很多。

成立軍機處,的確有利於大周軍隊的思想統一和指揮排程。

「陛下,這個軍機處好啊!」

「之前我等連同十二衛將軍以及兵部同僚推演滅陳之戰。」

「便有幾分陛下所言軍機處的職能。」

郯國公王軌看罷雙眼一亮。

眸光熠熠地望向宇文衍說道。

「啟稟陛下。」

「臣也以為甚好!」

「涉戰無小事,設軍機處我軍定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剛剛被皇帝擢升為閣臣的宇文招也出言讚同。

從河南道總管到兵部尚書,再到閣臣。

感受自己獲得侄孫皇帝完全信任。

趙王內心也是無比輕鬆愉悅。

有了兩位大佬率先表態,其他人也無異議。

「朕擬任趙王,韓擒虎,王鷹,李靖,蕭摩訶五人為軍機大臣。」

「蜀國公尉遲迥,郕國公梁士彥,郯國公王軌為榮譽顧問。」

宇文衍對於軍機大臣的人選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在軍事才能的基礎上。

兼顧了皇室,關隴貴族,近臣,南陳舊地等各方代表。

而給三位致仕老國公顧問。

一是對他們的肯定和嘉獎。

二是希望三人在軍機處製定決策時能提提建議。

「陛下聖明。」

對於皇帝任命的人選,一眾大佬顯然是認可的。

王軌內心感動。

很清楚這是陛下給他錦上添花。

「內閣當即擬詔,下發執行。」

「至於江南道刺史人選,內閣與吏部商議後決定。」

宇文衍一錘定音。

對朝廷機構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改革。

……

當晚。

皇帝在兩儀殿膳食廳設宴。

算是為三位致仕老臣作彆。

烤全羊,琥珀金豬,叫花雞,烤串,火鍋,全豬宴和其他各式炒菜。

還有各種乾果和精美的點心。

琳琅滿目,色香味俱全。

令人看了食指大動,口水直流。

自從皇帝讓光祿寺整出各種美食、炒菜後。

三省六部大佬們的一日三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甚至改變了整個京城的飲食文化。

如今,以京城為中心傳遍大江南北,進入尋常百姓家。

火鍋還在民間獲得一個「禦膳鍋」的美名。

皇帝賜宴。

除了美食,當然少不了美酒。

十八珍,神仙醉,神力酒,淮南王酒,九釀酒,蒼梧酒,西域葡萄酒等等。

神力酒又被大佬們戲稱為「鞭酒」。

乃是太醫署太醫令甄權開具的金方,用神仙醉浸泡神鞭而成。

倍受眾臣鐘愛。

個個喝得臉麵通紅,腹部燥熱,小二昂揚,蠢蠢欲動。

宇文衍賜宴。

一般主角都不是他,隻顧自己低頭乾飯人。

不過,偶爾插嘴開幾句黃腔。

逗得一眾大佬嘎嘎壞笑,滿臉浪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