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714章 環球航行返京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714章 環球航行返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二十日。

大周軍隊圍而不攻。

隻用小鋼炮,震天雷,炸藥包給平壤城內的高句麗人聽響。

同時。

利用手推獨輪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往護城河內填土。

高句麗全麵學習中原王朝。

農業,文字,官製,律法,服飾,禮法等方麵照搬中原模式。

他們的城池和建築和中原如出一轍。

427年。

高句麗長壽王從丸都城遷都平壤。

平壤城完全仿照中原城池,修建高大的城牆和護城河。

賀若弼,楊素,周羅睺,李靖等人商議後。

決定采用軍機處製定「圍而不強攻」的策略。

不顧軍士性命,強行攻城的戰法,目的無外乎速戰速決。

主要原因還是擔心糧草供應不上。

然而。

宇文衍佈局了近二十年的這場滅國之戰。

將大後方直接搬到了高句麗的家門口。

北麵有遼東之地供應糧草。

南邊還有真番郡,以及附屬國新羅。

如今。

大周軍隊攻占高句麗全境,唯剩王都孤城負隅頑抗。

大軍完全可以圍而不攻。

待到城內糧食耗儘,自然不攻自破。

圍城之際。

秦王宇文贄率領真番郡府兵,開始接手攻占的高句麗地盤。

……

七月流火。

關中平原地處四塞盆地,炎熱難耐。

大周天子腳踏自創人字拖,身著青色龍紋大褲衩和短袖衫。

悠然地坐在禦書房太師椅上批閱奏章。

兩個半人高的木桶內,裝著整塊的冰磚,散發出陣陣清涼。

宮女琴兒手抱半個冰鎮西瓜站立一旁。

不時用銅勺給宇文衍餵食一口。

另一側。

秀麗端莊的棋兒有節奏地擺動手中的蒲扇。

不一會,書兒和畫兒端著兩個玉盤進來。

一杯冰奶茶,一盤冰鎮葡萄。

葡萄是從西域高昌引進的品種,籽小肉甜。

從葡萄架上現摘後清水衝洗,放於冰桶內冰鎮一炷香的功夫。

撚下一顆,放進嘴裡輕輕一咬。

甜絲絲,冰冰涼。

這時。

墨言一臉喜色地走進禦書房,有些激動地說道:

「陛下,郢王和劉焯大人回京了……」

「什麼?」

「回來了,好啊,好,人在哪?」

宇文衍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興奮地站起來身。

「回陛下,已到承天門,很快就到。」

「哈哈,太好了,太好了……」

宇文衍大喜。

嘴上說著,邁步就往殿外走去。

幾年前。

劉焯和萊王、郢王遠洋航行至土澳大陸回京後。

朝廷設立南瞻部洲道。

萊王宇文衎率領首批官員和移民前往,永駐這片新設疆土。

劉焯和郢王宇文術則奏請「環球航行」。

這一走,就是近四年。

宇文衍雖然嘴上沒說,但心中老是在掛念著他們。

畢竟,這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壯舉。

同時也是一條充滿了未知風險的航程。

哪怕宇文衍繪製的海圖上,明確標明瞭後世成熟的航道。

但是他也不敢保證茫茫大海中,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

特彆是橫跨大西洋和滄冥宗(太平洋)這等茫茫海域。

風險無處不在。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偏離航向,甚至船毀人亡。

現在。

聽到他們回京的訊息,怎能不讓其激動萬分。

劉焯和郢王隨宮中內侍往兩儀殿走。

遠遠便看到一個高大偉岸的身影從殿內走出,向他們奔跑而來。

「劉大人,陛下迎咱們來了。」

「真的是陛下。」

兩人見狀,心下感動,拔腿跑了起來。

「臣劉焯參見吾皇陛下。」

「皇兄,我們回來了!」

來到近前。

宇文術和劉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言語間帶著一絲哽咽。

「好,回來便好!」

「想煞朕也。」

宇文衍伸手將他們扶起來,緊緊抱了一下。

仔細打量一臉黝黑,模樣大變的兩人。

「辛苦了!」

「隨朕進殿……」

說著,挽起他們的胳膊向殿內走去。

「謝陛下!」

看到皇帝如此親切,兩人頓覺眼眶發紅。

殿內。

宇文衍吩咐四侍女取來冰鎮西瓜、奶茶、冰沙給倆人消暑。

滿懷期待地詢問航行事宜。

「可有收獲?」

「回陛下,收獲甚巨!」

劉焯眉飛色舞,從懷裡取出一物展開,正是他們航行時所用的海圖。

開始向皇帝講述他們的航程。

此次環球航行,以三艘小型寶船為主。

另有大小海船數十艘。

海員水手,戰兵,以及隨行人員共計五千人。

這規模。

不論是海船大小,還是遠航人數。

比之後世西方海盜抵達美洲大陸,強了何止百倍千倍!

船隊從揚州港出發,抵達南洋坡縣。

略作休整,補充食物淡水後。

向西穿過「通夷海峽」,進入小西洋。

沿著海岸線航行,過緬郡麗水河出海口後繼續向西。

停靠天竺恒河入海口的耽摩栗底港。

此港乃是東晉法顯和尚西行取經,返回中原時乘坐商船的啟航港。

也是李淵護送三位出家太後取經回國時,遇到華夏商行寶船的港口。

如今。

每個月都有往來此港和南洋坡縣之間的商船。

以華夏商行和九洲商行的船隊為主。

有實力的商行,都在耽摩栗底港設立了商貿據點。

專門負責一應商貿事宜。

其他就是天竺,南洋和中南半島各大小部落城邦的商船。

不過。

他們所用海船船體小,運輸量有限。

而且航行速度慢,遠洋航行風險大。

經常發生船毀人亡,或是在惡劣風暴天氣中迷失航向的狀況。

隨著中原船隊頻繁往來。

小型寶船這種龐然大物,成了沿途土著眼裡的「神之巨艦」。

華夏人使用的「浮水羅盤」和「過洋牽星術」。

更是成了他們心目中的「神仙之術」。

中原王朝的影響力開始在天竺所在片土地上傳播。

這裡以北部恒河沿線平原為中心。

最為強大的東、南、西、北、中五大天竺邦國。

正裹挾其他數百個部落、城邦處於混戰時期。

都想做老大,誰也不服誰!

因而。

各方勢力都極力爭奪與中原商船貿易的機會。

當下,以戒日王為首的中天竺實力最強。

頗有以一敵四,一統恒河流域之勢。

在恒河流域南部。

乃是高原地形,崇山峻嶺,交通閉塞。

還是以各部落劃領地聚居的原始社會。

劉焯和郢王宇文術的船隊離開耽摩栗底港後。

沿著這片倒三角形陸地的海岸線向西南方向航行。

數千裡之外。

在陸地尖角的東南近海,有一個大島。

此島麵積近兩倍於流求島。

東晉法顯和尚西行時,曾到過此島。

在其所著《佛國記》中,稱島上國度為——獅子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