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74章 尊“三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74章 尊“三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說。

鄖國公韋孝寬率軍追趕反叛的數千宿衛禁軍。

叛軍已經行進到數十裡之外。

老將軍的威名可不是蓋的,拍馬趕到,一番聲色厲喝,當場震懾了兩名左右武伯。

有些軍士及家眷是連哄帶騙上了賊船。

本就不願背井離鄉,跑到千裡之外的揚州去。

經韋孝寬這麼一勸,當即不再向前。

聽到楊堅矯詔奪權,現已伏誅,且全家貶為庶人後,更是大驚失色。

然。

有四名武伯率領五百死忠依然極力遊說,想要鼓動軍士對抗朝廷大軍。

從死人堆裡走過來的老將軍會怕你這?

當即一聲令下,一萬大軍形成包圍之勢。

四位武伯大驚,心知大勢已去,想要率軍強勢突圍。

老將軍沒慣他們的臭毛病,直接一輪無差彆箭雨亂射。

五百死忠倒下一半,傳出哭爹喊孃的慘叫聲。

最終。

現場近兩百人喪命,餘者儘數被俘。

四名領頭的武伯被五花大綁,押到韋孝寬麵前。

“欺君叛國,甘為走狗,該殺!”

老將軍抬手就是每人兩個大耳聒。

一時間,血水濺射,大牙飛舞。

打完拍了拍手。

下令將這些人的家眷全部拿下,押回京城。

……

宇文衍得訊大喜,親自出城迎接。

楊堅黨羽竟然可能在揚州玩起了大動作!

這讓小皇帝心裡憋了一肚子怒氣。

就在東門外。

天子一怒,人頭滾滾,血濺五步。

在數萬軍士、百姓眼皮底下,宇文衍下令將這些“死忠”全部斬首示眾。

首級懸於城頭,七七四十九天。

宇文衍接連展現出帝王殺伐決斷,冷血無情的一麵。

讓一些彆有用心的世家貴族,心裡直發虛。

至於這數百叛軍的家眷,全部貶為奴籍,發配西北敦煌。

……

韋孝寬回來後第二天,宇文衍做了兩件事。

一是舉行了一場“尊三老”儀式。

“三老”最初是指掌管教化的官員,是一種官職,而不是指三個老人。

高祖周武帝在位時,也舉行過這樣的禮儀。

當時被尊為“三老”的是八大柱國之一的於謹。

也就是大司徒於翼他老爹。

儀式在太學舉辦。

皇帝先在太學恭候,親自迎接三老進門。

三老答拜升座,象征性吃點東西。

皇帝麵北而立,三老也起身站於坐席後麵。

皇帝請教治國之道,三老予以回答。

儀式隆重而充滿溫情。

宇文衍要尊的“三老”便是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

武帝尊於謹為“三老”是為了推行儒學。

小皇帝尊韋孝寬為“三老”,卻是為了釋放重視漢臣,有功之臣的訊號。

二是下詔在京師修孔廟,祭祀孔聖人,追封孔子為鄒國公。

這是為了表明大周推行華夏傳統文化,促進胡漢融合的決心。

宇文衍此舉無疑能讓漢臣、漢將更加心安。

同時讓占人口主體的漢民歸心。

從西魏到大周。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礎上,經過關隴地區幾十年的胡漢融合。

進一步推行漢化的阻礙勢力,已經不足以影響大局了。

而且,胡漢之間相互通婚,血緣關係上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就像宇文皇室,祖上是鮮卑少數民族。

但宇文贇的生母李娥姿是漢人,宇文衍的生母朱滿月也是漢人。

所以,小皇帝便是胡漢融合最好的例子。

……

當韋孝寬聽小皇帝說要尊其為“三老”時。

他想起了和他初次見麵談話時,說過的那句話:

“朕之誌:再現大漢神威,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作為一個亂世中成長起來的漢將。

韋孝寬心中那份複我“強漢”榮光的心願是何其的強烈!

可是以他個人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

他自己都不清楚當時聽了小皇帝的話,怎麼就選擇了相信。

但現在看來,他沒有看錯人。

那清澈的眸光,以及堅毅的神情讓他的內心產生了共鳴。

五天後。

這兩件事情並沒有在朝臣中引起什麼過激的反應。

但卻能明顯看出漢臣、漢將,以及軍中漢族軍士的心境變化。

對於宇文皇室的擁護之心正在逐漸回歸。

親政這些天來。

宇文衍還保持晨練的習慣,但白天的訓練暫時放下了。

除了要給先帝守靈,也需處理一些政事。

如今。

羽林衛已經接替了皇宮的宿衛任務。

王鷹帶著李藥師,和尉遲伽,侯定,杜吒三人從十二衛中選拔了一萬軍士出來。

已經按照羽林衛當初的訓練方式開展軍訓了。

另外。

綦毋懷文負責的冶鑄作坊,在小皇帝的授意下已經開始大批量地煉鐵、灌鋼。

並從冬官府抽調了一大批年輕的工匠過去。

學習技術的同時,也給作坊補充新鮮血液。

五把神兵利器的打造方案已經基本確定。

差不多是當前技術水平下,所能達到的最佳效能效果了。

小皇帝親自查驗過。

就比如唐橫刀,絕對比曆史上唐朝的質量要高上一大截。

主要是新的灌鋼法得到的鋼材,質量提升好幾個檔次。

現在小皇帝和王鷹、李藥師,墨言晨練時用的槍,就是最新鑄造的瀝泉槍了。

有了與槍法完全匹配的武器,嶽王槍的威力更加突顯。

在他們班師回朝後,小皇帝便把剩餘的六招儘數傳授。

完整的槍法套路都已經練習兩個月了。

至於暗衛大院。

目前都是他們自行訓練,小皇帝偶爾去教學一下。

最近。

他讓冶鑄作坊把三棱軍刺打造了出來。

配合暗衛所練的刺殺術,簡直就是暗殺奪命之利器。

兩天前。

春官府為大行皇帝舉行了大殮。

即裝殮入棺儀式。

宇文衍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先人的智慧。

在如此悶熱的氣候下,竟能讓屍體停放幾個月而不腐爛發臭。

朝廷禮官經過甄灼合議,給天元皇帝宇文贇上諡號——宣皇帝。

取“施而不成曰宣”之意。

諡號為“宣”有十二種意思。

其中“施而不成曰宣”、“施而不秘曰宣”這兩種是貶諡。

其餘十種,比如“聖善周聞曰宣”這些,都是褒諡。

曆史上宇文贇的諡號就是這個。

因太上皇的靈堂設在了天宮,宇文衍暫時還是住在正陽宮。

等宣帝下葬後,小皇帝就得遷至正宮,也就是如今的天宮。

正陽宮畢竟是太子東宮。

宇文衍親政,就不宜再住那裡了。

正陽宮議事殿。

“陛下,突厥使團詢問,何時能接千金公主回草原?”

樂運被任命為禦正上大夫,有了正經職位,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閒了。

聽樂運這麼一說,宇文衍也是一楞。

敢情人家突厥使團二月就來接親,現在五月都快過完了,公主還沒給接走。

“回複突厥使者,大周國喪,不宜嫁娶,讓他們傳告佗缽可汗,來年開春後再說……”

要是之前已經接走也就算了。

現在不要說國喪,就是啥事沒有,小皇帝也會拖上個大半年再看。

因為。

這個囂張跋扈的佗缽可汗,沒幾個月好活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