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790章 青黴素問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第790章 青黴素問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朝廷的力推下。

長安城九成以上的家庭都以燒煤為主,節省了大量的木材。

各級官府嚴格實行林木有效利用,有序伐木,植樹造林。

濫砍濫伐現象大大減少。

整個關中平原,以及秦嶺北麓的植被覆蓋肉眼可見的變好。

隨著蒸汽火車的問世。

煤炭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成為助力華夏騰飛的主要能源。

除了煤炭。

猛火油的利用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當初,為瞭解決熱氣球充氣問題。

宇文衍和冶鑄司的墨者提出了蒸餾提純的設想。

經過數年研製。

打造出了一套鐵製蒸餾冷凝塔,專門用於猛火油的提純加工。

目前能夠提煉出柴油、汽油、煤油三種燃油。

雖然純度相對較低。

但比起原油來,燃燒效率也是大大提升。

煤油燈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繼蠟燭後,百姓又多了一種點亮夜間的照明工具。

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會引發人們的興趣與思考。

從而去嘗試一些前所未有的鑽研。

憑借華夏人的聰明才智,敢想敢做。

宇文衍相信。

提煉出來的燃油,以後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

……

在當朝皇帝,大周天子宇文衍的統禦之下。

神州大地可謂是日新月異,到處都是繁忙的景象。

通向四麵八方,連線各郡縣之間的水泥驛道如火如荼,有序推進。

每年都能新增平坦驛路上萬裡。

單孔、多孔石拱橋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各大小河流之上。

此外。

朝廷還大力推動大小圍堰的建造。

有了水泥,使得水壩建設成為可能。

雖說不能建造後世那種超級大壩。

但是建設用於泄洪、灌溉的小型水庫還是可行的。

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水庫,猶如大地上的明珠。

大大解決了耕地灌溉問題,還能在雨季起到防洪的作用。

河堤加固、增高一直是宇文衍特彆強調的國家工程。

也是地方父母官政績考覈的重要事項。

其實,哪有那麼多的風調雨順。

還不是人為改造自然為己所用,對抗天災,以保豐收。

也正是宇文衍大力興修水利,加固河堤。

使得乾旱時節有水源灌溉,洪澇來臨不受水患破壞。

底層官員和自耕農感觸最為明顯。

對於朝廷的擁護和皇帝的愛戴與日俱增,一片叫好!

……

臘月初十。

晨練後的宇文衍舒舒服服地泡了個熱水澡。

穿戴整齊後來到兩儀殿茶室。

室內,兩個壁爐火焰跳動,柴火劈啪作響,散發出陣陣暖氣。

茶台坐定,動手泡上一壺信陽毛尖。

清澈的茶湯香氣四溢,嘗上一口,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陛下,太醫令殿外求見。”

墨言走進茶室輕聲稟報。

“快宣!”

甄權主動求見,肯定有事奏報。

不一會。

鶴發童顏的甄權隨墨言進殿而來。

已是六十九歲的他精神矍鑠,步履輕盈,看上去如同五十來歲。

和神醫孫思邈一樣。

醫術高超的杏林妙手,都懂養身之術,大多身強體健,沒病沒痛。

“老臣參見陛下!”

“吾皇萬安。”

甄權笑容可掬地給皇帝躬身見禮。

“愛卿免禮,坐!”

“謝陛下。”

宇文衍右手輕抬,示意其入座。

“陛下,老臣此來,是向陛下報喜的。”

“太醫署經過十數年的努力,終於掌握了青黴素的培養提煉萃取之術。”

甄權嘴上說著,內心還有幾分忐忑。

自從皇帝給太醫署講述關於青黴素的內容,成立小組著手研製。

到如今已經過去近二十年。

儘管皇帝一直鼓勵不要害怕失敗,多嘗試,總結經驗,逐步推進。

但參與研製的醫官還是壓力山大,生怕辜負陛下的信任。

“什麼?”

“真的成了?”

宇文衍嗖地一下站起身來,臉上露出巨大的驚喜之色。

他也不時會關注一下進展情況。

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萃取出青黴素了。

隻是那時工藝還不完善,成功率也不高,無法實現大量獲取。

而且純度不高,藥效有限。

不過。

經太醫署測試,青黴素相較於大蒜素,藥效要好很多。

十數位剖腹產的孕婦用過後,全都度過了傷口感染的生死難關。

“回陛下,真成了。”

“研製小組經過試產,一天能夠產出百次注射的用量。”

“藥效得以驗證,皮試液也配製成功了……”

看到皇帝興奮的神情,甄權也頗為激動。

作為醫者,特彆是接觸過手術堂的外科手術後。

太醫署的醫官們逐漸理解了宇文衍所說的“細菌感染”。

甄權很清楚青黴素的藥效帶來的巨大作用。

說是能讓人活命的神藥都不過份。

“哈哈,太好了。”

“太醫署立下奇功也,定然永載史冊,青史永傳。”

“賞,厚賞……”

宇文衍龍顏大悅,雙手摩挲著來回踱步。

“謝陛下。”

甄權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看向威儀凜凜,意氣風發的皇帝,眸中滿是崇敬之色。

當朝皇帝的大方已是朝野皆知。

太醫署的地位也在大周天子的重視下水漲船高。

不論是《大周百姓藥典》的推廣,還是各地官方醫署的設立。

加上對寒熱症藥方的改善與試驗。

以及利用華佗《青囊經》殘卷,創立手術堂,發展外科手術醫治。

再到大蒜素的提煉,中成藥的研製與生產。

最近十數年來。

太醫署每年誠邀天下醫者齊聚京城,交流醫術,分享心得。

研討醫藥分科,培養女性醫者。

以這樣的方式傳承、發展華夏醫藥之術。

以上種種,每一樣成就都得到皇帝的肯定和豐厚賞賜。

詔告天下,弘揚功績,登報表揚,視為典範。

參與的醫官名利雙收,青史留名,成就感滿滿。

隨後。

甄權又奏報了太醫署的近況。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

中成藥的研製和生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風油精,清涼油,正骨水,跌打紅花油,膏藥,阿膠補血丸,安宮牛黃丸,速效救心丸等藥品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常備的中成藥。

而且,這些藥銷往域外的數量逐年增長。

越來越多的四夷百姓用過之後,視若珍寶,一發不可收拾。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