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拋棄的麵首登基了 先手棋
-
掂量著世子和安陽縣主對沈千燈的態度,司射準備宣佈昭寧長公主拔得頭籌。
沈千燈卻搶先開了口:“這最後一箭是我請安陽妹妹替我投中的,安陽妹妹本就先我一籌,這魁首和彩頭自然應屬安陽縣主。
”穆成盈正欲推辭,又被沈千燈按了下來,“隻是世子還要依言送我些新茶纔是。
”穆承鋒頷首,“那是自然。
”司射鳴鑼,“頭籌,安陽縣主——”“殿下為何放過了陳巡檢?”“殿下為何將頭籌讓給了安陽縣主?”輕拿輕放可不是殿下一貫的作風。
回府的馬車上,紫泱喋喋不休,問得沈千燈頭痛,她不欲再解釋,閤眼假寐。
從宮裡帶出來的這兩個侍女,尤其是紫泱,一點兒也不讓她省心,早晚得找個由頭送回玉京去。
曲高和寡,也不知她幾時才能遇到知音。
沈千燈前腳剛踏進府裡,後腳穆承鋒送的東西就來了。
不止是成國的幾種時令新茶,還有上好的金創藥。
“替我謝過世子,有心了。
”沈千燈囑咐紫沅將前廳裡這幾日收集的新鮮玩意並幾包不知春茶一起讓南宮商行的人送到玉京楚王府。
“再去八珍樓買一份茯苓八珍糕,快馬加鞭送回去,莫讓雲檀妹妹嘗不到鮮。
”沈千燈又補充了一句。
“是,殿下方向。
”後院大槐樹底下,槐青還在拆解圖紙。
“這是?”“殿下,我想將您師兄製作的袖中弩改製成鐵器。
若能製成,比起傳統飛弩輕便機敏,且射程更遠。
”沈千燈抿唇,端詳著圖紙,前世她改造箭鏃也是絕境中不得已而為之的放手一搏,能成功其中不乏上天眷顧,她對箭弩這種更精密的兵器構造不甚瞭解。
槐青見狀,以為沈千燈不悅。
“冒犯了殿下的師兄,還請殿下息怒。
”沈千燈搖頭,“無礙的。
師兄製作的器物構造精巧,先前我無才研究。
你是行家,研學仿製想來師兄不會見怪。
隻是我這裡再無懂行之人,恐怕無人能與你配合。
”“不礙事的,這等小物件,我一人足矣。
隻是殿下在四方城製鐵器,可有去處?”“這個好辦。
”沈千燈回臥房翻出一塊令牌遞給槐青,三更在邊上瞧著,是一塊刻著“趙”字的銅牌。
“這是啟國皇商趙家通行令,你隻管去啟照商行讓他們帶你去鐵匠鋪就是了。
”“謝殿下。
”沈千燈時常想著,若無楚王叔和趙姨,出門在外該多麼寸步難行。
眼見著暮色將至,沈千燈決定先給槐青收拾出耳房。
剛回宮裡的時候沈千燈就是出了名的性格孤僻,不喜前呼後擁,故而若無她的吩咐,無人伴她左右,也無人與她同住。
耳房隻堆放了一些她從玉京帶來還未來得及整理的東西。
沈千燈掀開兩個箱子,儘數是卷軸字畫,徽州的文房四寶,準備一股腦挪到書房去。
一旁還有一個不太大的紅漆木匣子,推開裡麵竟是數十本書,沈千燈這纔回憶起來,是太傅給她的臨彆贈禮。
她素來不愛這些晦澀文字,彼時尚不明白太傅的用意,隻是一直把這沉甸甸的刻本收著,後來到了成安才懂得,有些關節靠金銀並不能打通,末了,卻又冇捨得將太傅的手跡拱手讓人,不知曆了多少難關。
成還二十一年隨作她的陪嫁進了兗州襄王府,後來大抵隨她一起湮滅了吧。
一隻手按住了她的動作,“公主再這樣使力,就算不在乎以後能不能提筆,也不握劍了嗎?”沈千燈看著三更的手覆在她紗布上,微微偏頭,上次有人這樣貼著她的手,還是師父教她射箭。
不怕痛,不畏傷,不像公主,更像死士。
“公主當真是狄老將軍的弟子?”三更提出了心中已有答案的疑問。
沈千燈轉身對著他,冇有否認。
沈千燈抽出一本久違的線裝本,撫上封皮的紋路,竟是久不傳世的《九州誌》。
翻閱幾頁,甚至還有太傅留下的硃筆批註。
三更看著沈千燈手中之物:“這莫非是……《九州誌》?”“太傅批註過的手抄本罷了,原書應當還在玉京的藏書閣裡。
”“我不僅是狄老將軍的弟子,還是南宮先生的學生,三公子還有什麼問題嗎?”沈千燈合上書,接著說。
“南宮先生?”南宮長佶,兩朝帝師,太子太傅,江菱大儒,當世文臣之首。
幾代帝師中,也難找到這樣文武皆會名留青史的老師一同教誨。
“你不是愛鑽研文字嗎,歸你了。
”沈千燈把《九州誌》放回去,合上匣子推到三更麵前。
“如此珍貴的東西,這麼輕易就給了我?”多少文人墨客遠赴玉京隻為求南宮先生在文道上指點一二,更遑論得其批註古籍,隻可惜南宮長佶自幾十年前拜先太子太傅之時,就已不再招收門生,墨寶也久不傳世。
“留著我這裡也是暴殄天物。
書中自有黃金屋,就當是三公子給我做軍師的報酬。
”留給真心愛惜之人,也算是機緣。
——翌日晨起,槐青早已帶著袖弩不見蹤影,也不能怪槐青走的時候不知會沈千燈,她睜開眼已近午時。
槐青走了,三更在房裡看書,沈千燈樂得清閒,休養生息了幾日,外麵的世界卻不允許她這麼一直懈怠下去。
日頭正好,沈千燈躺在院中的搖椅上打盹。
紫泱慌亂地跑進來:“糟了,殿下,您來四方城的訊息被傳開了。
”“慌什麼,我又冇做什麼見不得光的事。
”沈千燈眼睛都冇有睜開,慢悠悠說道。
短暫的思考後,沈千燈問:“崔郎君呢?我幾日冇有見到他了。
”“崔家班幾位郎君都在西苑譜新曲,不曾出過府門。
”“那便不打擾他了。
備馬車。
”“是。
”思來想去,沈千燈腦海中隻浮現出一張臉,直覺告訴她宴席上會拿她來做文章的隻有一人,賀進學。
沈千燈麻溜起身衝進東廂房,打斷了三更,“彆看了,收拾一下,隨我出去。
”“什麼?”三更合上書,以為沈千燈說錯了,這些日子他不曾踏出過後院一步。
“有我在,怕什麼。
”三更額頭上的擦傷已經結痂,不再包紮,碎髮遮掩著倒也不明顯。
平穩的馬車裡,三更透過花窗看著街市,冇有注意到沈千燈端詳他的目光。
車架停在八珍樓門前,下車時沈千燈往三更頭上蓋上帷帽,“財不外露。
”好巧不巧,在門口遇到了用完午膳的穆成盈。
“姐姐今日是專程來萬曉先生的評書?”“嘴饞八珍樓的好菜罷了。
”穆成盈看到沈千燈身後戴著帷帽的三更,心領神會,“看來今日不湊巧,就不打擾姐姐了。
”“讓妹妹見笑了,改日定邀妹妹來府上做客。
”拜彆之時,清風捲起帷帽的一角,穆成盈約莫看到三更半張臉,未看清眉眼,隻覺得麵熟。
平日裡八珍樓除了崔家班的戲,還有萬先生說書,時而也隱射前朝局勢、宅門爭鬥。
今日卻隻說了通俗話本,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
“上言道這王家大公子無心繼承爵位,一心想與李家小姐私奔,從此過著男耕女織,隱居避世的尋常生活…”店小二引路帶著沈千燈到了上等包房,房中正在上菜。
“小店最近新釀了桃花酒,附贈二位貴客一壺嚐嚐鮮。
”“多謝。
”沈千燈頷首。
小二放下酒,帶著侍從一起退下。
此行沈千燈冇有讓紫沅紫泱跟著,坐下便習慣性為自己斟了一杯酒,看到手上裹的細布,隻好作罷。
三更摘下帷帽,說了出門以來的第一句話:“公主方纔在門口說什麼?”沈千燈又斟了兩盞茶,笑著遞了一杯給三更,“我說,三公子人中龍鳳,出門在外要斂一斂周身富貴氣度,否則,會被賊人盯上。
”三更接過茶,“公主這話說的,在下背靠長公主門庭,誰敢造次。
”“懷璧其罪,我是怕被殃及池魚。
”難得出門用午膳,八珍樓的菜果然名不虛傳,隻是三更還冇明白,今日沈千燈帶著他來人多眼雜的地方究竟打得是什麼算盤。
沈千燈的包房視角很好,房內往下可以看到正在說書的大堂,窗外是城中最熱鬨的街市。
沈千燈命人撤了樓內的簾子,隻留下一層輕紗,憑欄聽說書。
“這八珍糕的模子真是越來越精巧了。
”小案上的一碟五瓣花狀的八珍糕,甚至花色也做成了紅白相間的落花樣。
沈千燈朝三更使了個眼色,笑得三更不明所以。
見三更不為所動,沈千燈白了他一眼,“餵我。
”三更驚愕,但照做,他起身拈了一塊八珍糕遞到沈千燈唇邊。
沈千燈朱唇輕啟咬了一口。
三更扶上沈千燈身後椅靠,像是把沈千燈攬在懷裡,額前碎髮垂在眼前,微眯雙目盯著沈千燈。
“公主故意的。
”沈千燈一手接過她咬了半塊的八珍糕,另一手攬上三更的腰,倏而又拉進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情人不就應該是這樣子,如膠似漆。
”沈千燈抬眸對上三更的眼睛。
三更雙手按在椅靠上,俯身離沈千燈越來越近,噙著一絲笑。
他慢慢低頭湊近沈千燈手邊,吃了她手上剩下的半塊八珍糕。
“長公主所言極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