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124章 政事相倚,帝王心許共生盟
回宮次日,雍正於養心殿召見軍機大臣,林瀟瀟奉旨旁聽。殿內燭火通明,禦案上奏摺堆積如山。雍正神色肅穆,與張廷玉、怡親王等人商議西北軍務、漕運改製等要政。林瀟瀟靜坐一側,默默記錄要點,偶爾為眾人添茶研墨,姿態恭謹卻不容忽視。
議至晌午,雍正忽將一奏摺遞與林瀟瀟:“愛妃看看此策。”眾臣皆是一怔——奏摺內容涉及山東災民安置,乃前朝要務,向來非後宮可涉。林瀟瀟從容接過,細讀後沉吟道:“皇上,臣妾以為,災民安置當以‘賑濟’與‘工賑’並行。開倉放糧可解燃眉之急,以工代賑則能防民生變。”雍正頷首:“與朕所想一致。”當即硃批準奏。
此後數日,雍正幾乎夜宿碎玉軒。他不僅與林瀟瀟共膳同寢,更常將奏摺帶至此處批閱,允她旁聽甚至參議。這一夜,雍正批閱至深夜,忽擱筆歎道:“瀟瀟,朕有時覺得,這龍椅坐得甚累。”林瀟瀟輕聲道:“皇上為天下操勞,臣妾願分擔萬一。”
雍正凝視她良久,忽道:“若朕立你為後,你可願意?”林瀟瀟心中劇震,麵上卻強自鎮定:“皇上,皇後娘娘尚在,臣妾不敢僭越。”雍正冷笑:“她?朕已給她太多機會。”他起身行至窗邊,望著沉沉夜色:“南巡之前,朕尚念舊情。如今……她與年家餘孽勾結,朕豈能容她!”
林瀟瀟跪地:“皇上,臣妾不求後位,隻求常伴君側,為皇上分憂。”雍正扶起她,目光深沉:“朕知你心意。但這後宮,終究需一個真正的主人。”
未幾,前朝風波漸起。都察院禦史聯名上疏,以“後宮乾政”為由,彈劾林瀟瀟“妄議朝政,敗壞綱常”。奏疏言辭激烈,甚至暗指雍正“惑於女色,失人君之度”。雍正勃然大怒,當廷斥責禦史“迂腐無知”,並將奏摺留中不發。
訊息傳至後宮,齊妃、富察貴人等人暗中竊喜,以為抓住了林瀟瀟的把柄。景仁宮內,皇後雖仍“稱病”,卻通過心腹宮女傳出密令:“聯絡前朝老臣,務必將‘乾政’之名坐實!”與此同時,年家舊部與赫舍裡氏家族暗中串聯,欲藉此事掀起更大風浪。
林瀟瀟得知訊息,並不驚慌。她深知這是皇後一黨的反撲,亦明白雍正的態度已是最大庇護。她連夜修書致父林如海,請其在朝中暗中周旋,穩住清流一派。又密會甄嬛、安陵容,囑其留意宮中動靜,謹防有人借機生事。
三日後,雍正於乾清宮設宴,款待南巡有功之臣。席間,他當眾褒獎林瀟瀟:“嘉懿貴妃**賢德,佐朕南巡,安定民心,功在社稷。”並特賜東珠一斛、田莊千頃,更允其父林如海入閣參政。恩寵之盛,舉世皆驚。
宴畢,林瀟瀟回到碎玉軒,雖疲憊卻心潮澎湃。她屏退眾人,獨坐鏡前,望著鏡中雍容華貴的自己,忽覺陌生。權力的滋味如此甘美,卻也如此危險。正沉思間,窗外忽傳來一聲輕響——似有人影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