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隻想到點下班 第156章 漕運風波,暗流湧江南
漕運風波,暗流湧江南
江南漕運,乃朝廷命脈,京師百萬軍民衣食所係,一旦有失,動搖國本。白蓮教竟將觸角伸向了這裡!林瀟瀟聞聽心腹侍衛稟報,隻覺一股寒氣沿著脊椎竄上。
漕幫弟子聚集哄事,看似為工錢、為待遇,但若背後真有白蓮教煽動,其目的絕不僅僅是製造混亂那麼簡單。他們是想掐斷漕運,癱瘓京畿,製造天下大亂的契機!
此事必須立刻稟明雍正!然而,想起方纔養心殿內皇帝那平靜到近乎冷漠的反應,林瀟瀟知道,僅憑父親一封信和些許“疑似”的跡象,恐怕難以引起足夠的重視,反而可能再次被質疑訊息來源和動機。
她需要更確鑿的證據。
“傳信給父親,”林瀟瀟低聲吩咐心腹,“讓他務必設法拿到漕幫與白蓮教勾結的確鑿證據,至少也要有能說服朝堂重臣的有力線索。同時,提醒父親注意自身安全,白蓮教手段酷烈,萬萬不可涉險。”
訊息送出,林瀟瀟心緒難寧。她身在深宮,雖有權柄,但對於宮外,尤其是遠在江南的變故,終究是鞭長莫及。這種無力感,讓她倍感焦灼。
前朝之上,關於漕運亂象的奏報也已送達。多數官員仍認為是尋常的勞資糾紛或地方官吏處置不當所致,主張安撫為主。隻有林如海等少數人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上書提醒需警惕有奸人煽惑,應派得力乾員前往彈壓調查。
雍正病體未愈,精神不濟,將此事交由軍機處並幾位王爺商議。怡親王等人雖覺林如海所慮有理,但苦無實證,且擔心貿然派兵會激化矛盾,最終議定,先派一欽差大臣前往安撫漕工,查問情由,同時令兩江總督暗中戒備。
這個處置,在林瀟瀟看來,過於溫和綏靖。若真有白蓮教參與,此舉無異於縱虎歸山。
然而,沒等她設法施加影響,後宮又起波瀾。或許是因皇帝病重,或許是因她接連遭遇構陷、大火,雖最終沉冤得雪,但威嚴終究受損,一些潛藏的心思開始蠢蠢欲動。
先是月常在李知月,仗著近來偶得聖心(雖不及往日,但在皇帝病中能偶爾被召見說說話已屬難得),在向林瀟瀟請安時,言語間少了幾分恭敬,多了幾分試探,甚至隱隱提及皇子教養之事,暗示三阿哥年紀漸長,需多加親近父皇雲雲。
緊接著,明貴人郭絡羅氏,因出身顯赫,家族在果郡王倒台後並未受到太大牽連,氣焰又漸漸回升,與同宮妃嬪屢生齟齬,甚至有一次竟敢對協理宮務的安陵容出言不遜。
這些瑣碎的爭鬥,看似不起眼,卻如同蚊蚋叮咬,擾人清靜,更消耗著林瀟瀟的精神。她知道,這是某些人見她“勢弱”,開始試探底線了。若她不能及時彈壓,隻怕更多的牛鬼蛇神會跳出來。
她必須以雷霆手段,穩住後宮!
這一日,明貴人又在禦花園中因一朵牡丹花與一位低位嬪妃爭執起來,言語尖酸刻薄。林瀟瀟恰好路過,並未立刻出聲,隻冷眼旁觀。
待明貴人說得愈發不堪,那位低位嬪妃已泫然欲泣時,林瀟瀟才緩步走出,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儀:“禦花園是六宮妃嬪散心之所,不是市井潑婦罵街之地。郭絡羅氏,你可知罪?”
明貴人見是她,先是一驚,隨即梗著脖子道:“皇貴妃娘娘明鑒,是劉答應先衝撞了臣妾……”
“衝撞?”林瀟瀟打斷她,目光如冰刃般掃過,“本宮方纔聽得清清楚楚,是你跋扈無禮,言語刻薄,侮辱宮嬪!看來果郡王府的教訓,還沒讓你學會什麼是安分守己!”
她直接提起果郡王,明貴人臉色瞬間煞白。
“蘇培盛,”林瀟瀟不再看她,對隨行的蘇培盛道,“明貴人郭絡羅氏,言行無狀,衝撞宮嬪,藐視宮規,即日起降為答應,遷居北五所靜思己過,無本宮旨意,不得擅出!”
處置迅速而嚴厲!直接將一個貴人打回答應,並遷至冷宮附近的北五所!眾人皆驚,這才恍然想起,眼前這位皇貴妃,是經曆了無數腥風血雨,連親王、郡王都能扳倒的鐵腕人物!
明貴人(現郭答應)癱軟在地,再不敢多言一句。
林瀟瀟目光又轉向一旁噤若寒蟬的李知月,淡淡道:“月常在似乎也很關心皇子教養?不如本宮稟明皇上,讓你去尚書房伺候筆墨,也好時時親近聖駕?”
李知月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跪地:“臣妾不敢!臣妾愚鈍,豈敢玷汙聖駕讀書之地!臣妾知錯了!”
經此一事,後宮瞬間肅靜。所有人再次認識到,皇貴妃林瀟瀟,絕非可欺之主。
穩住後宮,林瀟瀟方能稍稍喘息,將精力重新投注於前朝和江南之事。然而,江南傳來的訊息卻不容樂觀。欽差大臣抵達後,漕幫表麵順從,但暗流依舊洶湧,提出的條件愈發苛刻。父親林如海暗中查訪,雖抓到幾個疑似白蓮教外圍分子,卻未能找到核心人物與直接證據。
局麵,似乎陷入了僵持。
而養心殿的雍正,病情時好時壞,精神不濟,對朝政的掌控力似乎也有所下降。林瀟瀟幾次探視,都能感覺到他眉宇間那化不開的疲憊與……一種更深沉的、難以言喻的憂慮。
這一夜,林瀟瀟服侍雍正喝完藥,正要告退,雍正卻忽然握住她的手,聲音虛弱而沙啞:
“瀟瀟……朕有時覺得,這大清的江山,彷彿一艘行駛在暗夜驚濤中的巨艦,四周皆是迷霧,水下……暗礁遍佈。”
林瀟瀟心中一震,反握住他冰涼的手:“皇上是天子,受命於天,自有百靈護佑。臣妾等,願為皇上,為這大清巨艦,肝腦塗地。”
雍正看著她,目光複雜,良久,才緩緩鬆開手,疲憊地閉上眼:“但願如此……你下去吧。”
林瀟瀟退出養心殿,心中那股不安愈發強烈。皇帝的話,像是一種不祥的預感。
翌日,一個更壞的訊息傳來——前往江南安撫漕工的欽差大臣,在返京途中,於運河之上,遇刺身亡了!隨行護衛死傷慘重!